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在全球的分布与危害、症状、主要扩散原因、抗病育种、抗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所采取的 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以期促进我国香焦镰刀菌枯萎病抗性育种及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 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目前正严重危害世界香蕉生产,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抗病育种被认为是解 决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危害的根本措施,其中突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取 得了较多的成果。而抗病品种的抗病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可能是物理阻碍和化学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又称西贡蕉枯萎病,黄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此病最早是在1874年澳大利亚被发现,在1910年造成巴拿马香蕉极大的损失,故此病又称巴拿马病。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均有发生。1症状枯萎病在各个生长期都会发病,但幼龄蕉树发病较少。症状有两种:(1)外部症状。①叶片倒垂型黄化。成龄蕉株接近结果时,下部叶片叶缘先出现特异性黄化,而后逐渐  相似文献   

3.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香蕉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又称黄叶病、巴拿马枯萎病,是一种侵染香蕉植株维管束的毁灭性病害,属国际植物检疫对象。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香蕉主产区之一,全市香蕉面积2.8万hm2,产量74万t。该病20世纪70年代在广东首次发病,漳州市20世纪90年代零星发生后,近几年发展很快,并有扩展趋势,极大制约着香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香蕉枯萎病防控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和一些热带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发展,其中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产业全球毁灭性真菌病害,目前仍无有效、彻底的根治措施。随着该病害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香蕉枯萎病的防控目前已成为香蕉生产和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笔者重点对近年来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抗病育种以及香蕉抗病基因和枯萎病菌致病基因的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更加深入进行香蕉枯萎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蕉又称粉蕉,是芭蕉科,芭蕉属丝蕉类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稳产,果实酸甜可口等优点,是闽南内陆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中主要发展的作物之一,我县现有面积达1000hm^2。美蕉巴拿马病,又称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菌存在多个生理小种,为害美蕉的隶属于第1生理小种(race1),是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近几年来,福建省美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忽视检疫防治工作,造成该病害发生蔓延,极大地制约着美蕉产业的发展,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毁灭性病害,是广东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1996年以前仅为害粉蕉品种,从1996年开始发现新的生理小种为害香蕉品种。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广州市香蕉生产的发展,给蕉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在防治上,目前仍存在较大困难。在此,笔对该病的发生及其防治对策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铜、锌(EDTA-Cu、EDTA-Zn)对香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锌与拮抗菌21号(SQR21,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配合使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用尖孢镰刀菌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处理香蕉幼苗96 h后,对照植株萎蔫严重,呈枯死状,添加EDTA-Cu或EDTA-Zn,显著减轻了粗毒素对香蕉幼苗的伤害。(2)与对照相比,添加EDTA-Cu或EDTA-Zn均显著增加了香蕉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和真菌生物量,但显著降低了镰刀菌酸的产量,分别降低73%和96%。(3)盆栽试验中,加锌(ZnSO4 · 7H2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其中锌与拮抗菌21号菌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好,处理75 d病情指数比直接接菌处理降低62%。(4)21号菌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直接接菌处理相比降低了18%,锌与21号菌同时使用显著增加了尖孢镰刀菌数量,比直接接菌处理增加了30%。上述结果表明,锌离子可能通过降低香蕉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量以及增强拮抗菌21号菌的生防活性来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改性石灰氮防治香蕉枯萎病及其恢复香蕉生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志勇  樊小林 《果树学报》2008,25(3):373-377
针对我国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退化引起的土地生产力疲劳、毁灭性土传病害(香蕉枯萎病)泛滥、养分不均衡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改性石灰氮综合措施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对照区的枯萎病发病率为67.58%,应用综合措施可以使发病率降低到13.75%,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的灌溉水消毒措施对防治枯萎病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综合措施的实施使收获面积由对照的32.42%增加到86.25%,单株产量由24.4kg增加到26.9kg,单株实收增产10%以上,并改善了香蕉果实外观、营养和食用品质,增加了蕉农的产值和经济效益。由此可以认为,以改性石灰氮综合调控为主要内容的蕉园土壤质量保育措施可以有效的用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一个重要病害,1874年Joseph Bancroft在澳大利亚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904年该病在美国的夏威夷首次发现,1940年Snyder和Hansen将该病命名为Fusarium oxys- porum f.sp.cubense (E.F.Smith)Snyder et Han- sen。现在所有香蕉种植区都有该病的发生。1967年我国台湾报道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我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引种的粉蕉上发现了枯萎病;1983年广东省中山、新会等地出口蕉种"过山香",因感染枯萎病而全部毁灭。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轻的在10%左右,严重的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10.
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国际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和我国广东省、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为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和检疫力度,控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保护香蕉生产的安全,促进我国香蕉非疫区的建设,通过全面搜集香蕉枯萎病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