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蝴蝶兰因其花色艳丽,型色高雅,气清质秀,素有“洋兰皇后”之美誉。现在愈发引起人们的喜爱,并逐步走向家庭化消费。蝴蝶兰正常花期在3~5月份之间,但由于家庭养殖蝴蝶兰者对其生长习性了解不够充分,因而在家庭居室养殖中花期较短现象比较常见,在家庭,养殖延长花期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养花百事问     
①怎样养护花期的蝴蝶兰?问安徽省合肥市老龄委关尚华读者来信问:蝴蝶兰是较为娇贵的年宵花品种,据有关资料介绍,其花期可达到2-3个月,但我栽培几年了,花期只能保持1个月左右。请问蝴蝶兰花期养护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怎样才能有效延长其花期?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以其花色娇艳、花期长而风靡世界。在我国更是以她亮丽迷人的风姿为国人所倾倒。近年由于价格的下调,蝴蝶兰已进入千家万户。家庭选购和养护蝴蝶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蝴蝶兰的选购: 蝴蝶兰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观赏价值以及养护的难易程度,因此在选择蝴蝶兰时要选择花大而浑圆,花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属兰科蝴蝶兰属,又称蝶兰,因花大如蝶、形态美妙、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期持久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蝴蝶兰为多年生常绿附生植物,繁殖方法主要以组织培养法和无菌播种为主,从试管中移出的幼苗,1.5~2.0年时间即可开花。所以蝴蝶兰瓶苗移栽是组培室培养进入温室培养的第一步,而蝴蝶兰中小苗养殖对环境要求严格,对栽培技术要求也高,蝴蝶兰中小苗的长势直接影响到后期生长及其开花品质,是蝴蝶兰进行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的催花及花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蝴蝶兰由于花大,开花期长,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形美丽别致,深受人们的喜爱.通过人工调控使蝴蝶兰在元旦至春节前开花,花期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增加蝴蝶兰的商品附加值,对促进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盆栽蝴蝶兰简易、长效施肥的问题,通过盆栽蝴蝶兰施用缓/控释复合肥试验,并与普通花卉专用肥、一种进口控释肥进行生物学效应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的处理较普通花卉专用肥处理以及不施肥的对照处理能明显促进蝴蝶兰大苗生长期的生长发育,并对蝴蝶兰花箭高度、开花品质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中控释期为6个月的花卉缓/控释复合肥对盆栽蝴蝶兰的生长发育、花箭高度、开花品质的综合作用最好,表现为该处理蝴蝶兰叶色浓绿、有光泽,始花期早,花期长花朵数多而大。该处理蝴蝶兰相应时期的面积、叶数、叶片鲜重、叶展、花箭生长中后期花箭高度、花期天数、花径长度、花朵数分别较进口控释肥增加1.7%、1.7%、1.9%、5.9%、1.7%、11.0%、7.7%和8.9%。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蝴蝶兰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中秋、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因此花期调控便成为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多年从事蝴蝶兰栽培的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蝴蝶兰花期调控的成功经验,谈谈它的花期调控技术。一、生长开花习性蝴蝶兰性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适宜湿度为75~85%,适宜光照为1.5~2万 Lx,系低温春化型草本花卉。在我国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下,于秋末冬初天气转凉时开始花芽分化并抽生花梗,翌年春季开花,3~5月为盛花期。蝴蝶兰为单轴茎兰花。花梗一般在上面往下第3~4片叶的叶腋处抽出,如遇连续低温,也可继续在其上、下叶腋处抽出。二、花期调控要点1.培育成熟壮苗在蝴蝶兰的商品化生产中,生长正常的组培苗经过15~18个月的栽培可成为健壮的成熟大苗。2.预处理成熟大苗进行低温处理前须提前1个月做好催花准备,逐步增加光强,为花芽分化积累充足的养分,并使其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问:蝴蝶兰能二次开花吗? 答:蝴蝶兰花似群蝶,形态优美,绚丽高雅,花期很长。生长环境合适时,单花可开20—30天,整串花序,可开一二个月,有时花序顶端还能继续长蕾开花,使一盆蝴蝶兰的花期长达三四个月。花后,经过精心养护,第二年仍可开花,千万别在花后把它丢弃。 花后管理要注意几点:  相似文献   

9.
早在去年的第三届国际花卉展览会上,来自台湾的蝴蝶兰就引起过一场轰动。而今,台湾的蝴蝶兰的生产不仅能够应用根组织培养法,而且还可以科技手段控制花期。现在,台湾的花农可以在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时候,将开花的蝴蝶兰送入外国人的家庭。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园艺》2009,(19):45-45
8月兰花类中的蝴蝶兰,上旬虽有机关团体送礼用花需求,但中旬过后,受到月初台风灾害的影响,导致产区供货量不足,而下旬则因进入农历七月市场销售淡季,市场销售明显转弱,使得蝴蝶兰整体成交量较7月下跌12.9%,比2008年同期下滑10.1%。此外,由于正值花期的石斛兰供货花色多、且质量好,是除蝴蝶兰之外最主要的成交品种,成交量较7月增长57.8%,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3.6%。  相似文献   

11.
延长蝴蝶兰花期,一般都采取在花期降温的办法,即保持13~16℃左右。在此基础上还能再延长吗?能。蝴蝶兰一般抽2支花葶,开2支花。将2支葶的花期错开,一先一后,不就延长花期了吗?这样一来花期可达5~6个月之久。具体做法:抽葶见蕾时,将一支没见蕾的花葶从底下向上数第二节上部1厘米处剪断,促其萌发新枝。1周左右,第二节处就会显现新芽。新芽长枝条、现蕾、开花要比第一枝晚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一种能高效栽培迷你蝴蝶兰和提高其开花品质的栽培基质,本研究以迷你蝴蝶兰为实验材料,研究6种不同栽培基质对迷你蝴蝶兰植株生长及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种植杯+塑料杯种植,对迷你蝴蝶兰茎粗、茎高、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水苔种植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叶片数量为2.17枚,叶绿素含量为64.37 SPA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不利开花,开花率、开花数量、花期表现不如对照组,开花率仅为13.33%,花期为31 d,6组处理中最低,而采用水苔+椰块(2:1)种植迷你蝴蝶兰其开花率、开花数量和花期,均优于其他基质种植,开花率达81.12%,花朵数量为6.12朵,花期长达49 d,6组处理均达最高。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小苗营养生长期采用新型种植杯+塑料杯种植有利于迷你蝴蝶兰生长,小苗到大苗换杯种植时,采用水苔+椰块(2:1)种植有利于植株开花。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美丽的花朵、高贵的气质和大家闺秀的风范,迷倒了几乎所有见过它的人。而其长达2~3个月的观赏花期,又使人们感觉物有所值,甘愿倾囊相购。于是蝴蝶兰风潮在我国大陆哗然刮起,成为花卉业新的亮点和热点。一、我国蝴蝶兰发展趋势 1.发展白热化台湾是世界闻名的蝴蝶兰产区,其产品早已销住日本、韩国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90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培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兰科著名的盆栽观花植物。它清雅艳丽,花形如蝶,花期较长,为热带兰中的珍品,素有“洋兰皇后”的美誉。蝴蝶兰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我国台湾岛以及菲律宾和印尼  相似文献   

15.
科属和学名兰科蝴蝶兰属,学名蝴蝶兰。花期长达2~3个月,单朵花可开30~40天。最佳购买时间春季4-5月气温回升后,购叶片冠幅10~15厘米的中等苗,养至年底或次年春季即可开花;如购开花的蝴蝶兰,宜于元旦、春节前后选购已开1/2~2/3的花株,其观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是近几年我国及国际花卉市场中,最受青睐、发展最快的花卉品种之一.因其色彩绚丽,花色丰富,花期长(30~90d),花姿优雅,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用蝴蝶兰盆花作公关及庆典婚礼的装饰、礼品,被视为典雅高贵的礼遇.单位之间、亲友之间、恋人之间为不落俗套,赠以蝴蝶兰交流心声,已成为时尚.蝴蝶兰用途广泛,也是贵宾胸花、新娘捧花、花篮插花的高档素材.  相似文献   

17.
蝴蝶兰     
植物名蝴蝶兰。原产地亚洲热带。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植物。市场上的商品蝴蝶兰均为经杂交培育的大花型和多花型品种。花色有白、紫红、黄、微绿或花瓣上带紫红色条纹等色,花期长,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白花系、红花系、点花系、黄花系等。在西  相似文献   

18.
外源激素调控蝴蝶兰开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蝴蝶兰花期控制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处理时间一般为距预定盛花期110~140天,处理的适宜日温为25℃~27℃,夜温为15℃~18℃。根据蝴蝶兰开花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生产中可在高温下适用外源GA3、IBA、IAA等激素代替低温缩短诱导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园艺》2009,(21):45-45
9月上、中旬仍属农历七月销售淡季,市场人气不足交易平淡,但在9月28日教师节及中秋节花礼用花需求的带动下,9月下旬行情逐渐回升,其中蝴蝶兰的成交量较8月上升11.2%。此外正值花期的石斛兰,由于到货量持续充裕,且花种、花色丰富,是继蝴蝶兰外最主要的交易花种,成交量较8月份上升1%。  相似文献   

20.
植料与盆从花店购回的开花株蝴蝶兰往往有水苔腐败的现象,为保证其旺盛生长,回家后应及时更换植料(最好每年一换),正处花期的植株可延后。关于植料:1、我也认为单独使用水苔就很好,柔软、保水性强,北方干燥,根系在这样的植料中发育很快。2、用水苔包裹根系上盆时,不必过于紧密,只要保证上好盆的植株不倒伏就可以了。关于盆具,我认为蝴蝶兰用盆可分两个阶段——平时养护和花期观赏。平时养护用最普通的透明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