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枣农间作的优化模式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安阳市的主要经济树种,仅枣农间作面积就达2.3万hm2,年产枣果6 000万kg,产值1.3亿元,每667m3枣农间作农田效益是纯农业的2~3倍.实践证明,发展枣农间作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快枣树发展步伐,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人,现将安阳市枣农间作优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枣农间作可充分利用光能、地力、空间 ,是增加农田经济效益、立体种植的先进耕作模式。目前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枣农间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做到优化高效 ,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们从安阳市 2 .33万hm2 枣农间作扶贫实践中 ,总结出了优化高效栽培六法。1 合理确定行株距枣树的行距是枣农间作优化高效栽培中最重要的因素。从间作地的经济效益看 ,优化高效栽培的行距 ,不但要考虑立地条件、枣农经济效益 ,而且要考虑树高。对于立地条件差的沙土地 ,要以枣为主 ,行距适当减小 ,一般为 8~ 10m ;对土壤条件较好的 ,以枣为主 ,行距适… 相似文献
5.
6.
7.
杨树速生丰产林由于周期长,在间伐以前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因此通过林粮、林瓜、林菜的间作[1~7],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不但可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还可起到灭除杂草,改良土壤的效果。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宁夏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接的地区,105 18°E,37 51°N,海拔1211 4~1221 6m,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干旱少雨,蒸腾强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年平均气温8 4℃,平均年较差30 5℃,年平均降水185 9mm。年平均蒸发量1958mm,土壤通透性好,地势平坦,便于灌排和开垦利用。2 材料与方法2002年4月选… 相似文献
8.
9.
10.
农桐间作是我国华北、中原平原地区人民在长期与风、沙、旱灾作斗争的一大创举。近年来发展较快。我省实行农桐间作最早的是鄄城等县,后来,范围不断扩大,在林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平原绿化会议之后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临夏地区杨麦间树木与小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年内1hm^2杨麦间作的收入相当于1hm^2单一栽植杨树和0.96hm^2纯种小麦的收入,土地的生产提高了近1倍,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强度同时能够满足林木和小麦的需求,光的利用率提高了1倍;除光照度外树木对农田内气温,湿度,地温,土壤水分影响甚微,并且这些气候因子也能满足小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给湘南地区千年桐林药间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湘南地区选择已进入盛果期的4年生千年桐,分别设置千年桐+草珊瑚(Ⅰ)、千年桐+玉竹(Ⅱ)、千年桐+山豆根(Ⅲ)、千年桐+金银花(Ⅳ)、千年桐+菊花(Ⅴ)、千年桐纯林(Ⅵ,作为对照)这6种种植模式进行了林药间作试验,观测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千年桐的产果量、药材产值、林地土壤水文效益和土壤冲刷量,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Ⅱ和Ⅳ的千年桐单株产果量最高,分别为7.17、7.13kg,其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2)模式Ⅳ的药材产值最高,每hm2可达10.8万元;3)模式Ⅰ、Ⅲ、Ⅴ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分别为1799.7、1776.4、1817.2t·hm^-2,且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4)模式Ⅰ、Ⅱ、Ⅲ、Ⅳ、Ⅴ的土壤冲刷量分别为299.3、329.2、396.7、423.7、410.3t·km^-2,都显著低于模式Ⅵ(对照,504.5t·km^-2);5)模式Ⅳ的综合效益最高,而模式Ⅰ、Ⅱ、Ⅲ、Ⅴ的综合效益依次次之,综合效益最差的为模式Ⅵ(对照)。 相似文献
16.
17.
枣粮间作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研资料对枣粮间作模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枣粮间作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其最佳间作栽培模式(以金丝小枣为例)为:采用南北行向,株距3~4m,行距13~16m,每hm2210株为宜。间作物配置以高矮杆搭配,三层楼式栽培为佳。 相似文献
19.
20.
近几年,伊犁平原人工林面积飞速递增,随着林业用地的增加,林业为农牧民增收贡献率也逐年上升。但就目前林业生产水平看,林地木材产量及利用率还很低,生产和效益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伊犁州平原林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林、牧、农复合经营,并已总结出造林第一至二年间种西瓜、打瓜、黄豆,实现林农双赢的经营模式。2007年林场又初次尝试了在造林第二年进行辣椒间作的林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