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九峰水库导流洞采用"埋设钢管拍门"方法对导流洞进口段进行突击封堵,解决了由于其他因素使得施工组织断档而出现的封堵混凝土排架及混凝土门槽缺位问题,起到工程应急作用。经多个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经济,可为中小型水库等同类型工程导流洞封堵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对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进口形式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体型,改善进口流态,为进口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库输水洞进口检修闸门埋件更换工程,原设计在洞口上游修建临时挡水土石围堰,现改用输水洞进口水下封堵方案,新方案采用了水下清淤、水下切割、水下电焊、水下浇注PBM-3聚合物混凝土、水下浇注快干水泥、水下堵漏等技术,虽然施工有一定难度,但比原方案节约投资,并缩短了输水洞施工围堰工期。  相似文献   

4.
依据泄水洞的设计、观测、运行资料,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松涛大坝导流洞泄流能力、结构强度和目前的实际功能进行复核和分析研究,在对三个处理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封堵泄水隧洞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泄水洞的设计、观测、运行资料,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松涛大坝导流洞泄流能力、结构强度和目前的实际功能进行复核和分析研究,在对三个处理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封堵泄水隧洞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石佛寺水库枢纽布置进行了多方案的选择,其枢纽布置的关键是泄洪闸及泄水洞位置布设,文中根据两个方案的比较,决定采用方案①,将闸位布置在拦河主坝右端的主河道处,泄洪洞设在泄洪闸左端,又通过对支流改建、交叉建筑物改建工程设计最终确定了石佛寺水库枢纽布置工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和基于VOF的数值模拟,对与导流洞相结合的尾水洞中发生的明满流过渡过程的水力特性和通气孔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尾水洞设置通气孔对尾水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优化了通气孔的布置。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尾水洞发生明满流时,部分监测点的压力变化过程曲线和监测断面的流量变化过程及通气孔的风速变化等,验证了通气孔减缓明满流的作用,并对通气孔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相关研究方法可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导流隧洞开挖、支护、运行以及最后封堵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仿真计算分析,给出了围岩和混凝土衬砌结构的位移、应力分布等,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导流洞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工程处理措施,基本上解决了高外水条件下隧洞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弹塑有限元性分析方法对导流隧洞开挖、支护、运行以及最后封堵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仿真计算分析,给出了围岩和混凝土衬砌结构的位移、应力分布等,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导流洞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工程处理措施,基本上解决了高外水条件下隧洞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较多高坝的泄水底孔采用深水短洞有压进水口型式,选用偏心铰弧门及相应的突扩突跌衔接布置,突扩跌坎体型突变,水流条件复杂,其水力特性是影响底孔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Souapiti水电站泄流底孔单体模型试验,对短洞有压进口底孔突扩突跌水力学特性及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得出了底孔流量系数在0.88~0.9范围内、突扩跌...  相似文献   

11.
金安桥水电站下闸蓄水后,陡升的库水位将对导流洞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堵头封堵前的导流洞结构稳定性,运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在模拟进水口边坡及导流洞开挖支护的基础上,计算汛前下闸水位时的岩体渗流场,对导流洞围岩和衬砌在岩体渗流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复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洞的围岩稳定性在蓄水后仍有保障,衬砌结构受力较小,现有环向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但在进水口变截面和导流洞变截面部位沿水流方向的拉应力较大,使得衬砌出现开裂。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区域的开裂范围有限,对整体衬砌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消力池内水流对悬栅稳定性影响情况,考虑诸多因素中水流对悬栅冲击破坏影响最大,而压强是反映悬栅受水流冲刷侵蚀的主要水力参数,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双层悬栅消力池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悬栅布置类型的消力池内压强分布计算结果得到:双层悬栅布置类型不同,每根悬栅所受时均压强差均不同;且采用双层悬栅消能效果较好的布置类型时,悬栅与水流相互作用充分,水流对悬栅稳定性影响较大,悬栅存在危险的可能性较大。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校核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苗尾水电站为例,研究了截流过程中下游不同水位运用方式对导流洞水位流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下游水位高,会影响导流洞进口水位和出流状况,并且龙口流速和单宽功率较低。并且水位越高,对导截流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江口水电站3号导流洞金属结构设备中的最重件和最大件——封堵闸门门叶运输及卸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运输通道的限制尺寸和卸车平台的相关要求,为土建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保证了工程设计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5.
一洞多用的取水方式常规采用"龙抬头"的型式布置,对于运行水头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利用在进口竖井分别开设低、高孔解决它们的进水要求。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不同的取水要求在不同库水位时引用不同引水流量的工况下,对隧洞各建筑物的流态及过流能力的观测研究分析,论证设计体型合理性,优化修正竖井进水口的体型,在各取水方式条件下建筑物正常运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腊寨水电站具有水头较高,水库含沙量较大,冲沙底孔距电站取水口较远,底孔泄流量较小等特点,采用目前常规冲沙底孔排沙措施是不可行的。利用导流洞进口天然地形条件,在大坝上游增设丁坝,导流隧洞改建成泄洪冲沙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沙流漏斗。通过排沙漏斗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沙漏斗纵横坡理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值基本接近,横向坡度比纵向漏斗坡度陡。丁坝顶部高程大于排沙漏斗顶部高程,丁坝有效地切断上游泥沙。河床上形成直径约为92 m的排沙漏斗,贯穿于库河两岸,左右岸内的泥沙通道被切断,泥沙被直接导入漏斗内,并通过泄洪冲沙洞排放至大坝下游,保持有效库容,保证进水口达到"门前清"和电站正常发电。泄洪冲沙洞前流量、泄水流速、孔前淤积厚度、冲刷漏斗纵坡、横坡等指标均基本处于11个冲刷漏斗的实测资料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板丛水库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骨干水源工程之一,工程主要任务以农田灌溉为主、兼有农村人畜供水.工程采用三洞合一多用途隧洞,该隧洞施工期作为导流洞、运行期作为泄洪兼放空隧洞.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库运行要求,对隧洞布置、选型进行设计研究,使隧洞与工程整体布置相协调并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CFD方法探讨尾水洞通气系统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过渡过程中尾水洞负压,工程中常在洞顶设置通气系统[1],但通气系统减压效果如何、对尾水洞流态的影响以及通气风速的确定至今研究较少。对某水电站有、无通气系统两种体型,采用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尾水洞通气系统的作用机理,为尾水洞通气系统布置、优化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洞两机”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采用多种关闭规律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关闭规律对相继甩负荷工况时尾水进口最小压力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得到针对尾水进口最小压力的最优关闭规律求解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关闭规律可决定尾水进口最小压力出现在先甩机组还是后甩机组工况.采取适当的先慢后快关闭规律可以使得2台机组在各自最不利时刻点的尾水进口最小压力近似相等,并优于其他关闭规律.求解该关闭规律步骤:初步选择一种两段折线关闭规律,若后甩机组尾水进口最小压力小于先甩机组的,则应将关闭规律做调整:将第1段折线斜率改小,将第2段折线斜率改大;若后甩机组尾水进口最小压力大于先甩机组的,则反之,直至2台机组尾水进口最小压力近似相等为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和分析基本方程,讨论了多机一洞水电站的水力-调速系统的稳定计算。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多机一洞布置型式的调节品质,并对多种不同组合型式的调节品质进行了比较,探讨水流惯性对调节品质的影响,建议多机一洞的情况下要考虑机组相互之间的水力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