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延安地区蚕桑园艺站1988年在蚕桑生产上,继续以涧峪岔为重点,以14个烘茧站为依托,抓产、供、销配套服务,辐射指导四个基地县蚕桑生产,取得了新的成效。①涧峪岔乡养蚕810张,产茧2.3万公斤,产值39.6万元,比1987年增养140张,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25.7%和267.8%。②加  相似文献   

2.
<正> 1987年我站与安康县忠义乡桑场,签订了蚕桑生产技术承包合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使一个即将荒芜的桑场出现了新的生机。全年养蚕20张,产茧606公斤,总产值2700元,平均张产30.3公斤。总产量、产值、张产分别较1986年的205公斤、625.4元、14.64公斤增长195%、332%和%107。忠义桑场是1977年蚕桑大会战时建立起来的,经营坡地50亩,其中有桑园30亩,桑树5960株,以种桑养蚕为主,兼营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过去,由于管理不  相似文献   

3.
<正> 1986年,我县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86)1号文件精神,鼓励农民脱贫致富,狠抓蚕桑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生产蚕茧667.4吨,比1985年的576.6吨增长15.73%;截止11月底收购蚕茧636.3吨,增长17.22%;蚕茧产值达到256.28万元,增长26.98%。1986年的蚕桑生产,可概括为五大特点,六条措施。五大特点: 一是养蚕量增加。全县发种24784张,比1985年增加2784张,其中毛坝、高桥、  相似文献   

4.
<正> 石泉县自省上定为蚕桑基地县后,蚕桑生产发展很快,产值已占到养蚕农户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社员兴桑养蚕积极性很高,学习兴桑养蚕科学技术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形势,在县科协的积极倡导下,于6月22日成立了石泉县蚕桑学会,县科协,多经局、县农校、蚕技站、县蚕桑试验场、蚕种场及各区多种经营站的蚕桑专业工作者和有关领导40余人出席了会议。吸收为第一批会员的有25人,其中有大  相似文献   

5.
刘晓华 《四川蚕业》2013,41(2):52-53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万户下降到2.87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盒提高到5.1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亿元。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  相似文献   

6.
<正> 1989年我县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出现生产发展快,养蚕致富多的好势头。突出表现是:应用了科学新技术,加强管理,群众积极性高,低改桑园大见成效。全县共发放蚕种1900张(包括种茧育580克蚁量),产茧5.75万公斤。产值58.7万元。与1988年相比,产茧量增长53.9%,  相似文献   

7.
种桑养蚕,取茧制丝织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生产.纵观全国,凡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发达的省(区),其经济都较富裕.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乡的浙江、江苏、广东,农村经济都较富裕.如浙江省,1981年全省蚕桑总产值为30282万元.蚕桑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3.3%,占农业产值的6.16%,其中七个年产茧五万担以上的县,1981年蚕桑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34%,高的可达31.32%,仅养蚕一项平均每个农户收入268.18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收入62.5元.我区平南县是种桑养蚕的老区,特别是城厢公社河口大队,更是家家种桑育蚕.1982年全大队养蚕5819张,产茧2036担,收入34万多元,平均每户养蚕收入382元,人均收入64元.全大队养蚕收入超  相似文献   

8.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9.
湖州市作为我国蚕桑老区,随着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依靠零星分散和传统的操作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为探索稳定提升湖州市蚕桑产业之路,进行了"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条桑育"(1~3龄采用人工饲料育,4~5龄采用条桑育)省力化养蚕模式的应用示范。3年的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2018年每667 m~2桑园年养蚕成本与盒种成本大幅降低,分别比2015年降低17.75%与53.02%,特别是大蚕盒种用工减少了66.67%,全年蚕种饲养批次与饲养量增加,每667 m~2桑园产值提高,与应用示范前的2015年相比,2018年每667 m~2桑园蚕茧产值增加4 017元达到7 377元,增长119.55%,且同样的桑园面积,由于技术熟化度及应用面逐年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8年每667 m~2桑园蚕茧产值比2016年示范初增加2 847元,增长62.85%。"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条桑育"省力化养蚕模式的应用示范为全年多批次养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略阳县徐家坪公社潭子湾生产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桑养蚕,当年仅养3张蚕,78年达到户均一张蚕,收入超百元。三中全会后的81年,虽遇洪水灾害,仍培育良桑苗4.5亩,栽桑1.2万多株,养蚕30张,产茧1995.5斤,产值达3370.79元,比80年分别增长17.6%、20%和9.3%。加上桑苗收入938.45元,81年蚕桑总收入4309.24元,户均239.40元,人均43.53元。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79年的18.4%,提高到81年的27.3%。  相似文献   

11.
<正> 紫阳县大坝乡有三村25组,农业人口2729人。1979年列为蚕桑基地乡。从1980年起,县蚕桑站就重视抓该乡的蚕桑基本建设和技术示范推广。经过几年奋斗,蚕桑生产初具规模。1988年全乡有桑树70.76万株,年养蚕1136张,产茧37090公斤,蚕茧产值3007万元,实现户均千株桑,户养一张蚕,人均100元,蚕桑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陕西省汉中市蚕桑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桑园种植分散、生产管理体制不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技术服务不到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理顺生产管理体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加强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开发等促进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城固县蚕桑生产形势越来越好,1986年七区34乡(镇)1541户养蚕2716张,产蚕茧75897公斤,产值260790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34.4%、45.6%和53.1%。十二个基地乡的发种、产茧、产值占到全县84.4%、84.2%和84.9%。其中三合、柳林、鲜家庙、莫爷庙、宝山五乡和包家营村实现产茧5000公斤。全县养蚕3张以上的农户151户,其中收入500元以上的55户,千元以上的11户。  相似文献   

15.
<正> 近五年来,我县通过狠抓蚕业基地建设,强化管理,配套服务,综合开发,蚕桑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老桑树9,118.4万株,人平118株,改造劣桑5,806万株,有小行间作桑园45,236亩,宽行间作桑园29,734亩,四边桑6,785万株。1988年全县养蚕76,156张,比1983年增长103.3%。产茧量达到226.9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130.8%。出现了柏垭区年产茧15000市担的高产区。蚕茧收入超千元的户多达3,080户。全县42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地乡的栽桑量、养蚕量、产茧量和养蚕收入分别  相似文献   

16.
"六五"期间,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省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全省产茧量比1980年增长30%,比1984年增长20.5%.蚕茧收购量比1980年增长24.47%,比1984年增长15.75%.亩桑产茧量比80年提高15公斤;蚕桑产值比1980年增长70.2%.生产白厂丝比1980年增加11.4%,织绸比1980年增长62.5%;出口创汇比1980年增长90.74%;创汇额占全国丝绸创汇的21.4%.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站是1979年建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省、地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大胆创新,普及技术,促进了全县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全县有6个区,28个乡(镇),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1978年产蚕茧44.5吨,产值31.8万元,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8%,人均蚕桑收入2.11元;到1985年,产茧达到502.1吨,蚕茧产值210多万元。六年中,蚕茧产量增长了3.6倍,产值增长了6.4倍,在衣业总产值中,蚕茧产值上升到9.3%。蚕病得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安康县大河公社桑场,由于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79年公社决定把桑场交由大河大队四队经营,公社提成,实行社队联办。该队抽调了18个劳力组成蚕桑专业队,经济上进行独立核算。专业队又设置专业户,联产计酬,实行“四定一奖”。79年养蚕33.5张,产茧1140斤,产值1445元;80年养蚕55张,产茧3037斤,平均张产55.2斤,产值4691.70元,总产比7.9年增长70%,产值增长2倍多,同时嫁接育苗12亩,产桑苗10万株,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 广安县东岳乡党委、政府齐抓共管蚕桑生产,1991年建立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两年多来,他们始终把“实干兴业,促三高”。作为搞好蚕桑服务的宗旨;干今天,想明天,真抓实干,使蚕桑生产年年登上一个新台阶。1991年,全乡养蚕4001张,比上年增加557张,增长16.2%,蚕茧增长22.4%;1992年养蚕4700张,增加699张,增长17.5%,蚕茧增长16.9%;1993年春、夏,在全县蚕桑生产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县蚕桑生产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养蚕重点户专业户,接着是蚕桑专业村也不断涌现和发展,从84年十个增加到85年七十个增长6倍。蚕桑专业村大大推动了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从84年产茧只有3909担增加到85年10167担增长1.60倍。全县85年70个蚕桑专业村桑地面积达3680.5亩,占全县桑地面积38%,其中产茧50担以上的蚕桑专业村有32个,桑地面积2484亩,饲养量9848张占全县养种量49%,养蚕总收入1084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