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雷暴、冰雹灾害的评估分析与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内蒙古雷暴、冰雹气象资料和灾情信息资料,对近年来内蒙古雷暴、冰暴灾害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估,针对内蒙古雷暴、冰暴灾害的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内蒙古雷暴、冰暴灾害的发展趋势、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提出了未来内蒙古雷暴、冰暴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和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疆近45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灾害不仅给新疆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成为影响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利用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就新疆近45年来发生的洪旱灾害、大风及沙尘暴灾害、冰雹灾害等变化情况,通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以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描绘,指出这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一些长远和近期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阳  李国春 《江西植保》2012,(3):342-346
选用抚顺地区50个乡镇1961~2008年的气候资料,并以抚顺3个主要产粮地区抚顺县、清原县、新宾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61~2008年粮食产量资料进行分析,探索冻害冷害、冰雹气象灾害对这三个主要粮食产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对霜冻、低温冷害以及冰雹等指标进行统计,探索出其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气象灾害对抚顺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危害。  相似文献   

4.
地理因子对冰雹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甘肃省永登地区1973-2003年的降雹资料,在调查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冰雹的时空分布与地形、植被、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永登地区冰雹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塬区和川区少,半山区和山区多。地形对对流云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加强作用;而森林对冰雹的形成和发展有阻碍作用;土壤对冰雹的作用,从水平温度梯度分析得出,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与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在交界处因其储存能量大小不同,温度的水平梯度不同,更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选取山东省德州市11县(市)1971—2010年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6类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皮尔逊Ш型概率分布模型计算6类气象灾害设防指标,分析特定要素的重现期兼具强度和频率的指示意义,根据各灾害气候特征和设防指标来探讨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阿克苏地区冰雹时空变化和灾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阿克苏地区10个气象站44 a逐个降雹过程资料和政府减灾部门34 a的灾情信息,对该地区降雹和受灾时空变化特征、降雹强度、活动规律及致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东西部各存在1个多雹中心,降雹以周期短、强季节性特征为主,多数县市中等以上强度降雹占降雹频次的75%以上,雹灾呈高发、强发的态势。位于西部的阿瓦提、阿克苏、温宿和位于东部的沙雅、新和等县市受灾最严重,雹灾空间分布特征与降雹强度、路径、出现季节和地域特征等密切相关,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因地制宜的防雹业务,减少该地区农业雹灾损失。  相似文献   

7.
论气象灾害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用了大量的资料论证了气象灾害是新疆主要的自然灾害,同时,阐明了气象灾害是制约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以及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渭北高原苹果26个基地县1958~1980年冰雹史料和千阳历年的苹果产量, 并用Mapinfo6.0作专题图,研究了陕西苹果基地县冰雹的时空分布规律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应做好冰雹预报、预防和雹后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冰雹灾害及其区划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这几年来,我们对新疆雹灾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获得了一大批完整,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是我国的重雹区的原因,新疆冰雹灾害的概况与危害,时空分布,以及提出了以受灾面积为指标,对新疆冰雹灾害首次进行了区划,它为新疆的防雹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目前病虫综合防治的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化,生活必需由短缺演变为商品相对过剩,区域性农业变为全球性农业等一系列演变,必然导致原来单纯追求高产的农业结构向以追求高效为目标的结构性转变。这种体制和经济政策上的改变,给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急需科技人员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而另一方面却因经费短缺,推广队伍知识更新困难,人员结构不合理,实力不足,推…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业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认为甘肃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甘肃农业地域分异是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甘肃农业地域分异特征,设计了6种不同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体现了农业因地制宜的基本发展原则,对指导甘肃各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近58年春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80个气象观测站1951~2008年的春季(3~4月)历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确定干旱标准,统计分析历年春旱发生的频率和范围。结果表明:甘肃省春旱发生频率比较高,其频率范围为30%~50%,河西走廊为40%~50%,陇中北部和陇东为40%左右,陇中南部、陇南和甘南高原为30%左右。全省春旱频率呈增加趋势,河西、陇东和陇南呈增加趋势,陇中趋势平稳,2000~2008年全省及各地春旱次数都在迅速增加。在近58年中,全省春旱范围的历年变化呈逐渐扩大趋势,陇东和陇南与全省相同,河西和陇中呈逐渐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虽然在近15年来,甘肃省的农业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各省市的发展水平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本文选取了18个指标,采用综合评分分析法,计算出农业竞争力指数(ACI)得出结论:甘肃省2004年的农业竞争力在全国排第21位(不包括直辖市)。在此基础之上,将各个指标与ACI进行相关分析,提取出4个与ACI高度相关的指标来分析甘肃省的农业竞争力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为提高甘肃省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简要分析甘肃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比较可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粮食自给为前提,对甘肃省未来30a的农产品需求及高低节水方案下的农业需水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后认为,要使农业用水保障供给,农业生产必须走高效用水的道路。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建立旱地高效农业、实行水旱互补、统等发展等农业高效用水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9~2003年的农业统计资料,计算了定西市主要农作物的规模、产量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当归、党参、花卉、马铃薯、蚕豆的种植规模省际优势明显,各农作物的单产省际优势不明显,党参、当归、马铃薯、花卉的综合省际优势明显;除花卉外,胡麻、中药材、马铃薯、谷子的种植规模全国优势突出,中药材、蚕豆、胡麻的单产全国优势明显,中药材、胡麻、马铃薯、谷子的全国综合优势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定西市的中药材、马铃薯和花卉最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其次是小杂粮和胡麻,而其它农作物不具备资源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定西市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如尽快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能,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专业化市场的层次,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等。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沙尘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资料年代较长的75个地面气象站1960~2006年历年逐日沙尘暴资料,采用相关和小波分析方法,对沙尘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各季沙尘暴日数近47 a总体呈减少趋势,小波分析显现出各季沙尘暴日数都存在6 a和9 a准周期变化振荡,也分析了沙尘暴对甘肃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沙尘暴的监测预警和防御对策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1950~2009年各种气候灾害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评估不同气候灾害对甘肃省农业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甘肃地区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除霜冻外出现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并且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也逐年增加,1950~2009年各种气候灾害直接农业经济损失共为19280.06亿元,为甘肃省2009年财政收入的32倍,最后针对构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农民抗灾能力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近43年降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选取甘肃省63个地面测站降水量资料,利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越冬作物生育期、春小麦生育期和秋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1987-2003年与1961-1986年相比,时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河西中东部为增多趋势,河东为减少趋势,分界线与黄河走向基本一致;河东年降水量减少的幅度和速率比河西增加的幅度和速率都大,河东气候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加快;旱作区降水量减少,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可利用降水资源更加紧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