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1,(8):22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先锋村有着一家口碑很好的奶牛养殖户,林中淑就是这户只赚信誉钱的"掌柜"。2000年,林中淑同丈夫一起从外地来到了邻玉街道一家酒类企业打工,丈夫酿酒,她搞酒盒包装。在干了大半年后,夫妻俩发现,一个仅有7个村的邻玉街道,竟然没有一家农户在养殖奶牛,生活在这里的人要喝鲜奶不是很方便。  相似文献   

2.
出门打工的人谁不想赚大钱!可是,一个打工仔、打工妹又靠啥赚大钱?在南方那段令我尴尬的打工岁月里,我真正悟出了:要赚钱,靠的不是卖一膀子傻力气,而是靠本事,靠知识。没有到南方打工的时候,时常为自己那点浅薄的知识自命清高,只有真的来到南方,才感到自己的那点知识是那样少得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2003,(8):35
她与丈夫同床共枕了5年,还生了儿子,却一直没有领取结婚证。丈夫死后,她被法院认定与丈夫只属于非法同居关系,而非合法夫妻,根本不具备继承权。5年的辛苦经营只被认为是给“婆家”打工。  相似文献   

4.
《百姓》2003,(1)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夫妻双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管,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孩子。在一些乡村,这样的孩子占同龄孩子的百分之十,是个不小的数目;在一些学校,这类孩子也有近百分之十。那么,这些孩子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缺了一只手,那将是一件终生痛苦和不幸的事。然而,断手的悲剧,偏落到打工姐阿花的身上。家住浙西衢县杜泽镇某村的阿花,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1995年8月14日,她被招进了镇上私人办的振民塑料更新造粒厂打工。当时双方口头商定,雇用期为一年,报酬按多劳多得计算。在同厂的打工妹当  相似文献   

6.
高峰 《农家顾问》2014,(5):26-27
<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一种选择叫离开,有一种趋势叫进城"。这句话衍生出一个新词汇,叫做"空心村"。曾有媒体对江西赣西北三个"空心村"进行调查,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甚至有一个村子只剩下一位老人,陪伴他的是一只老黄狗。村民外出打工,从山村走向了城  相似文献   

7.
平遥县岳壁乡辖19个行政村,5.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200年全乡外出打工23800人,获劳务收入约380万元,打工赚钱成为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打工爱情"的一个写照就是先斩后奏。工厂里有很多都是先生孩子后结婚,比婚前同居更上一层楼。如果是男孩子,出去打工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是三个人,多了老婆和孩子;如果是女孩子,出去打工的时候是自己家的人,回来的时候却成了别人家的人,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头7年在广州打工几乎没挣到钱,回来种了2年布朗李也没有挣到钱,去年又外出1年,遇到金融危机还是没有挣到钱。今年回家才开始培育雏鸡种苗,没想到在合作社的帮扶下,我第一批1200多只桑园乌骨雏鸡苗,从育雏、病害防治到销售全是合作社包干,我只负责培育种苗,  相似文献   

10.
叶和礼  黄海 《新农村》2005,(11):29-29
我是一名进城打工的农民,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了9个月,可老板只发给我4个月的工资(都有“工资”单),还欠我5个月的工资计3000元,至今未发。为此我多次找老板索要工资,但老板总是推三推四。我怕老板在工程完工后溜走,想现在起诉他,但又怕当初没有签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安徽籍的王玉明在南京打工已经有15年了,除了日常的打工工作外,业余时间他还干起了一种捞钱的新行当。一只塑料袋,一只皮手套,外加自制的长杆  相似文献   

12.
工棚冤家     
去年,我们乡里组织青年民工到广东打工。打工队伍里,有一个漂亮小姑娘,名叫黄娟英,刚满16岁,见人都甜甜地笑。黄娟英有个死对头,是一个村的,叫林建成。这两个人,是见了面就斗嘴、吵架,没想到最后竞吵成了一家人……  相似文献   

13.
求助     
你好我是一个在外打工的人,没有技术,也没有高文化,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想回家搞养殖,可又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所以现在联系你们能否帮助我创业。  相似文献   

14.
【案例回放】出国劳务需谨慎 今年已经42岁的李汉民(化名)自从多年前下岗后就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看到儿时的伙伴和过去的工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心中自然是焦急万分。特别是看到那些出国打工回来的人每天“滋润”的生活,羡慕之余,也萌生了出国打工的念头,并找来一个像自己一样想出国打工的朋友,共同盘算出国打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徽籍的王玉明在南京打工已经有15年了,除了日常的打工工作外,业余时间他还干起了一种"捞钱"的新行当。一只塑料袋,一只皮手套,外加自制的长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安化县古楼乡年鱼村最后一批34名打工人员返回家乡,从事拦网养鱼。水中“淘金”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一心一意在家念“鱼经”,不再外出打工走四方。年鱼村是个仅有192户700余人的小村,但由于水多田少,资源缺乏,每年外出打工人员达200多人,占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的80%,成为  相似文献   

17.
吴先生:我是外地来郑州打工的农民,经同村人介绍到某建筑单位的工地干活,现在已经干了四五个月了,但建筑单位始终没有和我们签订任何合同,我们的工资也是小工头到从总工头处来扣除一部分后发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正初秋时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麻旺镇光明村6组,笔者刚走进村民张健康家的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只肥肥嫩嫩的兔子,活蹦乱跳,非常可爱。说起养兔,几年前的张健康还是个门外汉,2002年他到福建打工,一去就是10多年。2017年,他回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山间野草丰茂,山泉清澈,就考虑搞点养殖。在酉阳扶贫办、麻旺镇和光明村的扶持和帮助下,他决定试试成本相对较小的野兔散养。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2016,(8):56-57
正张万里,一个高考落榜青年,在外打工多年,只能混个肚子圆的情况下,选择回乡,扎根农村,精心经营果园,一跃成为让人刮目相看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市务果状元。今年49岁的张万里家住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安兴村。1988年他从正宁二中高考落榜以后,曾一度迷茫失望过,外出打工七八年。今年在这个厂,活不对路,明年又在那个厂。由于没有技术专长,只能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一年到头除过混饱肚子,所剩无几,家里日子依然穷困。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07,(1):44-44
问:我哥两年前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至今一直没有任何音信,家里多次派人去找并登了寻人启事,还是没有打听到他的下落。最近,我哥哥的妻儿以他失踪了为由,准备分割他的财产,遭到我父母的反对。请问,失踪人的财产能继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