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油玉米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油饲或油粮兼用作物,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高油玉米课题组在高油玉米杂交种选育和高油玉米生产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选育出“珍油玉1号”、“珍油玉2号”2个含油量和产量均超过中国高油玉米主推种“GY115”,产量超过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杂交种“会单4号”。在普通玉米高油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中,获得了用高油玉米杂交种作为授粉者在单产不减的前提下,使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会单4号”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试5号”含油量平均提高49.1%。云南省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优质专用玉米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作物,不但对云南省的粮食生产起决定作用,而且作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包括优质蛋白玉米(QPM)、高油玉米、高维生素A源玉米、青贮玉米以及甜糯鲜食玉米等,由于其独特的内在遗传组分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籽粒结构、营养成分、加工品质和食用风味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玉米专家认为,高油玉米代表了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世界玉米发展的趋势.从其科技含量之高,遗传增值之多和用途之广来判断,高油玉米有可能成为未来玉米的主要栽培类型. 高油玉米是人工创造的一种高附加值的玉米新类型,它完成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是玉米杂交种问世以来玉米遗传育种最重要的发展.在籽粒品质方面,高油玉米的含油量、总能量水平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常规玉米,另外它还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E.在产量方面,高油玉米单产已达到常规玉米水平. 高油玉米籽粒生理成熟时,茎叶、秸秆仍碧绿多汁,含有较高的精蛋白和其它营养成份,是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这样,高油玉米的籽粒、秸秆"双优质”可以实现"双增值”.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玉米育种专家陆续创造出了世界上数目最多和平均含油量最高的高油玉米群体,并且成功育成了高油玉米的商业杂交种.以"高油玉米115”为代表的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量都在8%以上,远远高于国外目前推广的高油玉米品种.我国高油玉米品种不但在国内得到迅速推广,还引起了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等世界大种子公司的购买欲望. 专家认为,高油玉米的育成和商业化,在古老的玉米种植业中派生出一个"全新的家族”,这为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高油玉米在云南大面生产上的应用仍是一片空白。云南省农科院高油玉米课题组经过几年的努力 ,已育成一批丰产、油分含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高油组合。在多点试种中 ,3个组合的产量均超过中国主推高油玉米“高油 115”和云南省普通玉米当家种“会单 4号” ,含油量比“高油  相似文献   

5.
科技要闻     
<正>云南省玉米育种创3项世界第一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自主玉米品种云瑞88号,百亩平均667米2产创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高产纪录,可谓超高产玉米。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个百分点: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油玉米是现代科技对玉米育种的重大贡献,它把玉米的高产与优质结合起来,既符合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也符合世界玉米发展的大趋势。从其科技含量之高,遗传增值之多和用途之广来判断,有可能成为21世纪玉米的主要栽培类型。创造众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高油玉米种质资源是高油玉米育种成功的前提条件。我国在创造独居知识产权高油种质资源的同时,对合法引进材料进行系统改进和发展,因而当前掌握种质资源之多与含油量之高均居世界前列。根据市场需要和终端产品的技术要求,高油玉米的三个发展方向是:多抗稳产生态保护型,常规玉米高油化普及型和加工专用型。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1,(5):50
<正>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自主玉米品种云瑞88号,百亩平均667米2  相似文献   

9.
《云南农业科技》2011,(6):F0004-F0004
爵祥扩,副研究员,云南珍禾丰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高油玉米课题组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和课题组的发展策划。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昆明市科技进步奖1项。致力于玉米育、繁、推、销一体化工程建设23年,探索出了以“经营养科研,科研促经营”的发展模式。公司始终以市场为导向,自筹大量资金用于育种研究,始终秉承精品化育种理念,主持育成了11个通过云南省审定的强优势玉米。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专家认为,高油玉米代表了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世界玉米发展的趋势.从其科技含量之高,遗传增值之多和用途之广来判断,高油玉米有可能成为未来玉米的主要栽培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以20个优良的普通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含油量不同的10个高油杂交种为父本,配制200个杂交当代组合,旨在通过分析杂交当代粒重和油分直感的表现,研究品质性状在杂交当代的表现规律,探讨高油玉米杂交种与普通玉米杂交种配套种植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种杂交当代籽粒主要表现为:油分显著增加、百粒重增加不明显;父母本间在这2个性状上互作不显著,但农大62×187、农大62×931和沈单16×961等少数组合杂交当代百粒重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油分、产量、父母本株高、开花期和生育期等性状后,筛选出了适合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夏玉米区种植的不同伴侣杂交种组合,并对伴侣杂交种选育的一些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油玉米籽粒灌浆期间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普通玉米为对照比较研究了高油玉米授粉后氮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籽粒灌浆期间籽粒氮的百分含量较高,而叶片和茎秆中氮的百分含量低于普通玉米,成熟期植株中的氮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普通玉米高,平均高6.9%;形成100 kg籽粒所需氮量高于普通玉米,平均高0.13 kg,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营养体中氮的输出率比普通玉米低,籽粒中氮的来源主要依赖于籽粒灌浆期间直接从土壤中的吸收,占籽粒氮的70.05%(普通玉米为40.65%)。说明高油玉米的需氮量大且籽粒灌浆期间吸收的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评价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0份高油和3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粗脂肪(EE)、可溶性糖(WSC)、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木质素(ADL)、中性洗涤纤维(NDF)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比较了普通和高油系秸秆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WSC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3.49%;IVDMD与NDF,ADF,ADL极显著负相关,与WSC,EE极显著正相关,与CP显著正相关。根据青贮玉米育种的要求,筛选出5份IVDMD和WSC含量高、NDF和ADF含量低的自交系。高油系表现为高IVDMD,WSC和低NDF,ADF含量,总体上高油系秸秆品质优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来源不同的20个高油系和5个普通系杂交当代和后代籽粒油分花粉直感效应及遗传分离特点分析,发现N1680高油系的杂交当代籽粒和F2籽粒油分含量接近于高油亲本,表现出显性基因的遗传特征;同时,F2籽粒油分还存在明显的超高亲优势。因此推测该系可能存在显性高油基因,并与其他基因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
普通玉米授高油玉米花粉后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普通玉米农大108(ND108)授以高油202(HOC202)、高油115(HOC115)、高油4515(HOC4515)单交种玉米花粉,以ND108自交作对照,研究了授高油玉米花粉后普通玉米产量及植株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授HOC202、HOC115花粉的ND108百粒重分别比对照高10.7%和3.4%,而授HOC4515花粉的百粒重比对照低1.3%。从授粉后30d起,授HOC202、HOC115花粉的ND108单株干物重、单株籽粒产量明显大于对照。授HOC202、HOC115花粉的NDl08叶绿素a,b总量在授粉后各个时期均大于对照,叶面积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早,后期叶面积下降缓慢,且授粉至成熟期单株叶面积持续期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高油647玉米秸秆营养价值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玉米品种CAU80和饲料专用玉米品种FC3为对照,以高油玉米品种HOC647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牛的体外消化试验,研究了HOC647玉米秸秆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和纤维组分消化率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籽粒成熟度的提高,HOC647秸秆的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以及干物质、NDF消化率都呈线性提高(L;P〈0.01):在1/2乳线期时分别为0.82%、1.68%、1.33%、54.07%和75.79%。3/4乳线期时分别为2.93%、2.12%、1.88%、57.11%和46.36%,4/4乳线期时分别为19.21%、5.53%、2.71%、66.78%和48.38%;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呈线性下降(L;P〈0.01):1/2乳线期时分别为75.79%、50.12%和8.06%,3/4乳线期时分别为74.50%、47.14%和7.7796,4/4乳线期时分别为58.72%、34.60%和4.64%。可见,HOC647秸秆作为粗饲料在4/4乳线期收获,其营养价值高于1/2和3/4乳线期。在4/4乳线期收获的HOC647玉米秸秆,其水溶性糖、淀粉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玉米CAU80秸秆(P〈0.01),也显著高于3/4乳线期收获的饲料专用玉米FC3秸秆(P〈0.05);相反,其NDF、ADF和木质素等细胞壁成分却明显低于2个对照(P〈0.01)。HOC647秸秆的干物质、NDF消化率以及产气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CAU80和FC3秸秆(P〈0.01)。试验结果显示,籽粒成熟后期的HOC647玉米秸秆不仅营养物质含量高,而且消化率高。营养价值优于一般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7.
高油玉米的发展状况及其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油玉米作为人工创造的一种新型玉米,到目前为止在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已经获得了一大批含油量很高的基础群体,并且培育出了一批高油品种;高油玉米在油分形成、分布规律、脂肪酸组成上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除了遗传因素外,非遗传因素对高油玉米籽粒含油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变化的动态(试验1),以及青贮浸提液对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2),初步探明导致高油玉米秸秆青贮提高瘤胃发酵程度的因素。试验1结果显示发酵1周内,可溶性糖损失50%以上,pH降到4.0以下;乳酸含量在6周内逐步升高,而后保持不变,其他营养成分保持稳定;试验2结果表明,添加青贮浸提液后与对照组相比,最大产气量显著增加(P<0.000 1),产气速度加快(P<0.000 1),产气延滞期缩短(P=0.000 8)。其中青贮浸提液灭菌处理与否不影响产气动态参数。添加2种青贮浸提液会导致活体外人工瘤胃发酵pH显著降低(P<0.000 1)。对照组活体外瘤胃发酵液中乙酸摩尔分数最低(67.79%),其次为添加未处理浸提液组(78.48%)和灭菌浸提液组(80.19%),并且3个处理组差异显著(P<0.000 1)。丙酸摩尔分数也差异显著(P<0.000 1),其中对照的丙酸摩尔分数最高,达到21.76%,而其他2个处理组分别为8.81%和6.84%。对照组中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摩尔分数均最高,分别为0.66%和0.85%。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在1周内发酵过程变化很大,发酵6周后,进入稳定阶段。添加青贮浸提液影响活体外瘤胃发酵模式,高油玉米秸秆青贮浸提液的营养成分可能是影响瘤胃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油脂的红外光谱特性,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反向传递神经网络(BP-ANN)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结果发现,PLS和BP-ANN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掺假检测分析能力,其中BP-ANN模型的分析效果最佳,其对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掺假检测的准确率均达到了99.67%以上,该方法可用来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云南省3个主栽玉米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4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青霉菌(Penicillium)、根霉菌(Rhizopus)、瓶梗青霉菌(Paecilomyc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根霉菌(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其它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黑孢霉菌(Nigrospora)、交链孢菌(Alternaria)和茎点霉菌(Phoma)等;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在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20%克福种衣剂对种子带菌消毒、提高发芽和出苗率效果显著;Apron和Celest在促进壮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