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ingh等(1986)曾以不同陆地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籽棉产量组成成分和干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朱弘复等(1950)曾报导棉蚜的危害可以直接影响株高、叶片数和叶面积,并认为对蕾铃数量和棉花品质有明显影响。此后,张永孝(1982)根据棉花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棉蚜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指标。这些研究结果能方便地应用于综合防治,起到灭虫保产作用。但由于农业生  相似文献   

2.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4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每公顷施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5、60、75kg,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甘蔗螟虫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每公顷以45~60kg(有效成分2.25~3kg)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花牛苹果的绣线菊蚜发生严重且不易防治的问题。[方法]开展了30%氟啶虫酰胺·20%啶虫脒DF防治苹果树绣线菊蚜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0%氟啶虫酰胺·20%啶虫脒DF对苹果树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非常好,药后3、10 d的防效分别为99.7%、98.36%。[结论]30%氟啶虫酰胺·20%啶虫脒DF的防治效果优于传统药剂40%啶虫脒(DF),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茶蚜是我国茶区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重要吸汁害虫。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该虫的生物学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生态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有关茶蚜的防治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及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5.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80%滴丁.乙乳油防治玉米田杂草各级连处理均有较好的防效,使用安全。与空白对照相比,玉米产量有明显增产作用,可在玉米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商品化以来,面积迅速增加,至2005年达到33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面积的60%以上.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为害,但由于抗虫棉棉田施药量和施药次数的减少,也导致了棉田棉蚜、棉盲蝽等非靶标害虫种群上升,为害日益加重,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十分必要.2006年研究了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上棉苗蚜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旨在为制订其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蚜是山东茶区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而药剂防治虽可控制蚜害,但却杀伤大量天敌,污染环境,同时增加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观察,认为人工助迁瓢虫,是山东茶区茶蚜防治的上策,特另  相似文献   

8.
毙蚜丁是河南大学化学系研制并通过河南省科委鉴定的一种新型植物杀虫剂。它是从废次烟草中提取的硫酸烟碱为原料,经合成配制而成。它对为害农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防效,且对作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25%辟蚜雾水分散粒剂是低含量、新剂型的杀蚜剂,通过三个单剂量和两个混合剂量的防治绵蚜虫试验,证明可代替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使用。建议每667m^2用20~30g,或用15~20g与2.5%功夫乳油10ml混配,可降低农药(有效成分)施用量,达到相同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邯郸地区从1987年开始试验示范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1988年把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控制伏蚜作为棉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在肥乡、成安、临漳、曲周等县示范推广Bt乳剂8吨,面积3.94万亩,对防治二代棉铃虫、控制伏蚜效果明显。现将试验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防治棉花伏蚜,由于受棉花植株高大和田间小气候的不利影响,采用常规药剂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于1991年做了这方面的药剂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试验设计。试验共设六个处理即:20%灭  相似文献   

12.
棉花伏蚜大发生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无法喷雾防治。据试验,撒施呋喃丹有很好的防治伏蚜效果。具体方法是: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3斤,加掺细干沙土50斤左右,在清晨或傍晚棉叶潮湿时,均匀地撒在叶片上。呋喃丹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沾附在叶片上的呋喃丹颗粒遇潮后,很快就被棉花吸收传导,散落在地表上的呋喃丹颗粒,在潮湿的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园艺与种苗》2023,(4):20-21+24
松大蚜近10余年来在三门峡地区发生量越来越大,危害程度愈来愈严重。为此,对松大蚜在三门峡市的发生危害规律、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受害松树针叶枯黄、脱落,枝条干枯,严重时诱发煤污病;松大蚜以卵、若蚜越冬,每年发生10~12代,每年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10月份形成2次发生高峰;3月下旬、4月上旬倒春寒导致松大蚜自然死亡率大幅度提高;采取栽培技术防治、生物技术防治、化学技术防治可有效控制松大蚜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虫剂对花生蚜毒力及拌种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噻虫胺等9种杀虫剂对花生蚜虫的毒力和拌种处理对花生蚜虫的控制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药剂拌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烟碱类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对蚜虫的毒力最高,其毒力分别是毒死蜱的49.2、40.7、26.6和26.1倍;其次是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哒螨灵的毒力是毒死蜱的3.9倍。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50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花生蚜的防效达仍在89%以上。田间拌种处理后25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效均达100%,药后45d防效达87.07%~92.67%,其中以噻虫胺防效最高,而对照药剂毒死蜱几乎无控制效果。采用新烟碱类药剂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花生苗期蚜虫控制效果优异,并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且对天敌保护作用强。  相似文献   

15.
大豆重迎茬障碍研究进展Ⅲ.克服重迎茬障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迎茬障碍机制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大豆重迎茬障碍是多种复杂原因综合所致。防治对策应以下列三个方向为目标 ,即防治土传根部病虫害 ,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大豆生长发育。1 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重点加强对土传根部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防治技术有 :应用抗病品种 ,用药肥复合型种子包衣剂处理 ,可有效地防治根部病虫害 ,对根腐病防效达 60 %~80 % ,孢囊线虫 60 %左右 ,根潜蝇 80 %~ 98%。种衣剂还可兼防大豆蓟马、二条叶甲、蚜虫。播种同时也可施入 3%甲拌磷颗粒剂 ,3%呋喃丹颗粒剂等杀虫剂 ,控制根潜蝇、地老虎、蛴螬等发生。在大豆生长后…  相似文献   

16.
茶园中捕蚜能手——食蚜瓢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已知瓢虫将近300种,它们的幼虫、成虫大多数以蚜虫和介壳虫为食,是目前生物防治上常用的有益昆虫之一。茶园中普遍存在着捕食茶蚜的瓢虫,它们大量地捕食蚜虫,因此,认识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瓢虫,将对开展生物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色板诱蚜     
河南省睢县安庄大队,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以生防为主的基础上,针对今年棉蚜发生早、来势猛、为害重的特点,充分发动群众,抓住有翅蚜迁飞的有利时机,利用棉蚜的趋黄性,积极推广色板诱蚜。今年全大队310亩棉花,于5月中旬在块块棉田插板,共插板2500多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泉州市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林间放蜂点的选择和管护、室内收蜂、补充营养与配对、林间放蜂、效果检查与巩固等,为推广应用花角蚜小蜂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抗虫品种防治害虫是一项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据美国统计,每年用于抗虫品种研究的投资同挽回损失的比例约1:300。棉花抗蚜性的研究,大都认为棉  相似文献   

20.
氧化乐果(又名氧乐果)。国内是由北京市捉药二厂首次合成和最早生产的一种高效、广譜內吸性杀虫、杀螨剂?捎门缛鳌⑼壳o、浸种和施入土壤等亏式防治害虫。主要用以防治粮、棉、菜、果、茶、桑,油料作物及林木上的刺吸式口器和部份咀嚼式口器害虫,特别适用于防治对乐果、1059等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棉蚜、棉叶螨、稻螟、叶蟬、飞虱、薊马及柑桔红蜡蚧与其它林木蚧虫,对棉蚜及柑桔红蜡蚧效果更好。北京农药二厂正式生产该药剂已有六年之久,产品运销全国20几个省市。特别是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