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蕉园土壤活性微生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计数法测定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植学院教学基地香蕉园土壤活性微生物中的放线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香蕉园土壤放线菌数量表现为根际〉非根际〉根面;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大小为非根际〉根际〉根面;而反硝化细菌数大小为根际〉根面〉非根际。  相似文献   

2.
3.
香蕉园土壤16S rDNA文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采自海南省福山香蕉园香蕉枯萎病发生地和正常种植园的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对这两类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构建2种土样的细菌16S rDNA基因文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haI对随机克隆进行酶切筛选,测定代表克隆的16S rDNA序列,并对2种土样的细菌种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正常香蕉种植区的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为主要细菌类群;而香蕉枯萎病发生地土壤以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要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河口县8个香蕉种植区的194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1.6%的土样pH值在正常范围内;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镁低于临界值20 g/kg、90 g/kg、10 mg/kg、100 g/kg、50 mg/kg的土样分别为23.2%、30.4%、59.3%、75.8%和63.9%;所有土样的有效铁、锌含量均高于临界值;少数样品的交换钙、有效铜、锰含量低于临界值。据此提出河口县香蕉园相应的施肥建议,对指导香蕉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对棕壤不同容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采自不同土层土样及不同容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层与梨底层土样都是随着玉米生长发育,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吐丝期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随土层深度及容重增加逐渐减少;耕层土样中3种菌在对应时间与层次比梨底层土样显著偏高(P<0.01),梨底层土样在不同层次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玉米连作对中部农区主要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影响的分析,明确了作物生长期间在高肥力条件下,非连作与连作相比,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了24.6%~32.8%,放线菌的数量增加不明显,真菌数量在成熟期有明显的提高,低肥土壤和高肥土壤分别增加29.6%和38.4%.说明非连作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以细菌占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较少.氮素生理群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反硝化细菌次之,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最少.玉米生长期间非连作和连作相比较,高肥土壤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固氮菌数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对维护AMF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极为重要。于贵州4个重点茶区(湄潭县、石阡县、贵定县和都匀市)茶园采集茶树根际土样,采用Bradford法测定茶树根际GRSP,并分析土样的基本理化性质,以了解茶树根际GRSP含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总GRSP(Total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T-GRSP)和易提取GRSP(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EE-GRSP)含量因茶树品种、种植区域不同而各异,总体含量分别在5.71~22.84 mg·g-1和2.35~7.91 mg·g-1间,均值分别为12.96 mg·g-1和4.88 mg·g-1。相关性分析发现,T-GRSP与水解氮(Hydrolysable nitrogen,Nh)、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Ka)和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EE-GRSP与Nh、Ka和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 H值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不同土壤因子对GRSP的贡献不同,对于T-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对于EE-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可见,茶树根际GRSP含量丰富,它与土壤因子有密切关系,可通过了解GRSP的含量来评价茶树根际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香蕉种植区采集了23个香蕉枯萎病发病和不发病土壤样品,研究其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及其数量与香蕉枯萎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与香蕉枯萎病是否发生没有直接的相关性;②土壤pH值是影响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③香蕉枯萎病危害程度中、重度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的种类及数量与危害程度轻度和无危害土壤相比均明显减少,而真菌种类没有明显的改变,数量却明显增加;④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约8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重度和中度发病区与轻度发病或不发病区两大类型。由此推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改变是香蕉枯萎病发病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5个地区的香蕉VA(泡囊丛枝)菌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根存在香蕉的根毛区和近假茎区的皮层组织中,以根毛区最多,形成率在90%以上。用湿筛倾析要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土壤中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初步鉴定其为球囊霉属、类球囊霉属和巨孢霉属3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广西不同品种香蕉种植地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Spearman相关性分析、RDA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进行测定分析,阐述了香蕉及种植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土壤细菌样品OTU总量与真菌样品OTU总量比率大约是2∶1;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所在属Fusarium占属水平丰度5.132%~55.13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usarium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真菌的丰度与多样性比细菌更易受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营养元素的影响,单一土壤理化性质无法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土壤真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香蕉品种的抗病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广东蕉园的改进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高梁[sorghum bicolor (L.) moench]和香蕉(Musa acuminata colla)作为指示作物,利用ASI法进行广东香蕉园土壤养分评价的比较研究,以确定ASI法在广东蕉园土壤中的适宜指示作物.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P>N>Zn;番禺东涌点和灵山点N>Ca;高州沙田点N>Ca>Mg;博罗长宁点N>P>Mg;四会大沙点N>P.(2)香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N>P>K;博罗长宁点和四会大沙点N>P;N是番禺东涌点、番禺灵山点及高州沙田点的唯一限制因子.(3)N是广东省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6个香蕉主产区有代表性香蕉园土的第1养分限制因子.(4)建议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时,盆栽试验仍可采用高粱作指示作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南省保亭县橡胶园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速效氮、磷、钾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空间相关性较弱,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中等,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相关距离变化范围分别为6 938.8、18 040.8 、6 938.8 m。速效磷和速效氮的空间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速效钾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2)保亭县胶园土壤速效氮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为第四和第五等级;速效磷含量整体水平为中偏低,主要为中下水平的第四等级,速效钾含量整体水平较低,以第五等级为主。  相似文献   

14.
香蕉生产中偏施氮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减少氮肥投入是有效实现化肥总量施用措施。本研究在传统施肥水平基础上,梯度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测定蕉园土壤养分淋失、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各处理株高、茎围和青叶数等指标均比对照处理生长效果好,在营养生长期株高、茎围及青叶数最高值为T3、T3、T4处理,分别比对照(CK)高14.2%、16%和19.8%,与对照处理(CK)达到显著差异;减少氮肥使用可有效降低氮肥的淋溶,其中在T1~T5处理20~60 cm土层NH4+-N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了47.4%、51.3%、30.5%、58.3%和92.1%;施用70%当量氮肥,香蕉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优, 分别比对照和常规性施肥每公顷增加26.4%和4.8%。  相似文献   

15.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由于雄性不育、单性结实等原因导致其杂交育种困难。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e Colla)是现代香蕉栽培种的祖先之一,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期研究发现小果野蕉存在部分可育 花粉,但导致花粉活力下降的原因未知。为了探求导致小果野蕉花粉活力降低的细胞学原因,本研究通过亚历山大红 染色法对小果野蕉花粉活力进行检测,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对小果野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阶段和小孢子发育阶段进行 观察。结果表明:小果野蕉花粉活力为 84.33%;小孢子发育阶段未见明显异常;正常四分体比例为 81.3%;花粉母细 胞减数分裂过程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均存在异常,比例分别为 8.8%、8.5%、7.6%、10.6%、12.1%。 因此,可能是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小果野蕉花粉活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实验研究香蕉对砷(As)、镉(Cd)、铅(Pb)3种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点,进一步通过建立香蕉茎叶与土壤As、Cd、Pb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关系,推导香蕉种植系统的土壤As、Cd、Pb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Cd、Pb对香蕉生物量表现出"低促高抑...  相似文献   

17.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GPase) is a key enzyme of starch synthesis in seeds, tubers and fruits.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UGPase) is an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闽侯野生蕉(阿宽蕉,Musa itinerans)果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颜色(绿色和紫色)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讨miRNA在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转录后水平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为芭蕉属植物果皮颜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取野生蕉同一果梳上不同颜色(紫色和绿色)的果皮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组织的miRNA表达谱,筛选不同颜色果皮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相关靶基因,通过靶基因分析,获得与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从不同颜色野生蕉果皮中共获得34.11兆条原始读长,经过滤后得到28.73兆条clean reads,从中鉴定出132个已知的miRNA序列和122个新的miRNA;筛选出36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0个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26个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表达量最高的miRNA为mit-miR167,而差异倍数最大的为mit-miR172a-3p-2。差异表达miRNA共预测出1164个靶基因可能参与野生蕉果皮颜色调控,并主要在DNA结合、离子跨膜运输活动等功能和植物病原互作等途径富集。其中,有7个基因直接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主要受到miR156和miR482家族的调控。同时,选取6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3个miRNA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3个miRNA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定量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的结果一致。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野生蕉果皮miRNA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可能和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性状相关的miRNA和代谢通路。综上所述,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受到多种miRNA的调控,并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果皮花青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并对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面积约720 km2的儋州市橡胶园土壤氮素营养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儋州市橡胶园土壤氮素营养缺乏,各土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在39.67~69.24 km之间,基本趋于大块状变异为主;同时,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基本在第四等级和第五等级;采用空间叠加方法,进行了橡胶园土壤氮素管理分区,整个研究区域可分为10个氮素管理区,每个分区内具有不同的土壤氮素营养状况,需采取不同的氮素营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南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南14个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供试胶园土壤负电荷总量(CEC8.2)介于3.81~15.66 cmol/kg;永久负电荷量(CECP)介于0.82~9.82 cmol/kg之间 ,可变负电荷t(CECv)介于0.88~13.09 cmol/kg之间:可变负电荷量占表面负电荷总量的比例介于12.27%~88.00%之间,平均值60.64%.土壤的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45~3.46 cmollkg.②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总量及可变负电荷量均是玄武岩发育的胶园土壤>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浅海沉积物;胶园土壤表面阴离子交换量(AEC)是玄武岩母质发育而成的胶园土壤>浅海沉积物>变质岩>花岗岩>砂页岩;③影响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影响胶园土壤表面正电荷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游离铁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