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榨菜是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的主要农作物,其种植方式和深加工技术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粮食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针对榨菜种植与深加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梁平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小春作物。随着旱地耕制改革的推进,"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因经济效益好,在渝东北地区的应用面积日渐扩大。以当地常用品种作对照,开展"小麦—榨菜"模式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调查不同品种的群体结构、抗性和产量性状等。试验结果:渝麦13号的综合抗性良好,群体结构合理,产量最高,为294.05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适宜"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良小麦品种。试验还发现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下,提高小麦产量的首要措施是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适时早播水稻,免耕移栽、抛栽水稻,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齐泥收稻、开沟排水,带芽播种洋芋,施足底肥、覆盖稻草,稀播匀播榨菜,榨菜苗床管理,适时移栽榨菜,榨菜本田管理,收获洋芋、洋芋秸秆还田,收获榨菜、榨菜叶还田"等各方面介绍了"中稻—稻草洋芋/榨菜"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费省效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榨菜叶还田对土壤养分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叶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变化较小,水稻生长后期土壤速效N、P、K含量都高于化肥处理;而化肥处理氮磷钾含量变化较大,说明榨菜叶养分供应能够与作物的吸收相互协调,养分供应持续稳定,能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NPK养分的需要,是一种天然的缓释肥料。在水稻生长期,榨菜叶还田能明显的提高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水稻收获后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均有所上升,以榨菜叶及其配施化肥处理上升的幅度较大,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斌 《南方农业》2012,(11):57-59
榨菜是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的骨干经济作物,也是百胜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对百胜镇榨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介绍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重庆市涪陵区选用榨菜品种"永安小叶"进行榨菜田免耕连作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免耕连作田平均667 m~2产量为2 493 kg,高产田达3 400 kg,比翻挖田和常年榨菜土高出11%~127%;平均667 m~2产值为735.63元,收益为488.95元,比常年榨菜土增收128.53元。该技术起到了稻草还田、榨菜叶留在稻田的作用,继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又有利于保护性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7.
选择膨大期、成熟期和“雨水”节后3个时期的榨菜,研究种植和深加工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提出榨菜作蔬菜食用时宜避开膨大期,加工酱腌菜宜在“雨水”节前,深加工宜用腌制23 d的榨菜.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辐照榨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表明 ,天然榨菜经电子束 (8MeV) 3kGy辐照 ,在南京地区 9~ 1 0月常温(2 0~ 2 5℃ )下保质期为 3个月。辐照榨菜的卫生指标、感观指标、全N以及Pb、Hg、As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辐照对榨菜氨基酸 ,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典型丘陵山地——万州区甘宁镇庙沟村发展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例,介绍其蔬菜产业发展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水稻-榨菜""玉米-榨菜""南瓜-榨菜""辣椒-榨菜""豇豆-榨菜"等周年生产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助推庙沟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相似文献   

10.
食用榨菜是十字花科芥菜茎部的瘤状突起(俗称菜头)加工制成。原产于四川东部。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糖、矿物质和氨基酸,实为佐餐佳品。尤以四川榨菜脆嫩鲜美,香味独具。榨菜的生产栽培受气侯条件影响极大。在四川,一般是秋季“白露”前后育苗移栽,冬季茎体膨大,于二月份菜头还未完全成熟(保证脆嫩)时收获加工。据实验和考证,种籽在吸收自身体重80—90%的水份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开始萌动,其出苗时间长短,成活率高低健壮与否,直接受温度影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2月30日,第三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园仪式在涪陵区举行。在开幕式上了解到,2020年涪陵区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带动16万余农户人均榨菜纯收入2 200元。作为涪陵区农业产业的"第一名片",近年来,涪陵榨菜产业迈开高速发展步伐,现已形成完整的榨菜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年生产榨菜14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52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Internet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庆涪陵榨菜的病虫害诊断和防治经验集成,建立了基于Web的榨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榨菜概述、病虫害概述、诊断与防治、专家在线等模块,采用ASP网络语言、Aces数据库技术和Html可视化程序语言设计了推理机,构建了知识库,开发了信息操作窗口。  相似文献   

13.
朱雪云  王燕  陈利萍 《核农学报》2010,24(2):401-406
对榨菜和紫甘蓝种间嫁接嵌合体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Rubisco的活性以及Rubisco酶大亚基和小亚基基因的转录水平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发现,种间周缘嵌合体TCC(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层LI-LII-LIII=TCC,T代表榨菜,C代表紫甘蓝;)的净光合速率为18.09μmol CO2·m-2·s-1,与亲本榨菜相当,但比亲本紫甘蓝高出24.8%。嵌合体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2个亲本。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光系统II的实际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榨菜中最高,而嵌合体和紫甘蓝的这2个参数基本一致。对叶绿素含量测定后发现,嵌合体的叶绿素a、b及总含量与榨菜比较接近,比紫甘蓝高97%。TCC嵌合体Rubisco酶的初始活性和总活性处于榨菜(最高)和紫甘蓝(最低)之间,为1.76和3.75μmol CO2·g-1·min-1。而TCC嵌合体的Rubisco酶大亚基和小亚基基因的mRNA转录丰度与榨菜和紫甘蓝相比明显增高。以上结果说明,与TCC嵌合体光合机构的层源亲本——紫甘蓝相比,其叶绿素含量升高、Rubisco酶的活性以及其大小亚基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增强可能是导致其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见,TCC嵌合体的异源表皮(来自榨菜)对改善其内部光合组织(来自紫甘蓝)的光合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地区花椒生长特点,在不影响花椒生长和采摘的前提下,筛选出适宜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周年绿色种植模式.简述花椒林下间作的实施意义.从间作模式下大豆、榨菜田间配植,适宜茬口安排,整地施肥,播种方式,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菌核净、腐霉利、啶酰菌胺、拿敌稳、施佳乐和富力库等6种药剂对榨菜制种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净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70%,制种产量增产18.73%,可作为榨菜制种基地防治菌核病的首选药剂,其增产机理主要是提高了种子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业》2012,(9):67
一是发展以牡丹为主的中药材,力争5年内牡丹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年产丹皮4000吨。二是发展以垫江白柚和橙类为主的柑橘产业,在长寿湖湖滨地带新建标准化晚熟柑橘园10万亩,力争5年内垫江县柑橘面积达到23万亩,打造重庆柑橘产业重点县。三是推进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建设规模化、加工流通品牌化,榨菜、蜜本南瓜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10万亩,5年内榨菜、蜜本南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  相似文献   

17.
肖波  徐茜  李保证 《南方农业》2022,(7):112-114,118
为解决茎瘤芥(榨菜)合理施氮肥的问题,探究施氮量对榨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涪杂8号"为供试材料,设置0、150、300、450、600、750、900 kg·hm-2共7个施氮水平来测定榨菜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结果显示:除株幅以外,施氮量对株高、菜形指数、茎叶比、皮筋率、空心率和净菜率均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大面积推广种植茎瘤芥(榨菜)杂交新品种涪杂7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2009年和2010年重庆市茎瘤芥(榨菜)新品种区试资料,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均值—变异系数法"和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对涪杂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涪杂7号属丰产、稳产型茎瘤芥(榨菜)杂交种,适宜于重庆市海拔600~800m作早熟鲜食栽培和加工原料栽培。  相似文献   

19.
在重庆市涪陵区进行榨菜根肿病控防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根肿消"、"嘉特生物肥2号"对榨菜根肿病的控防效果较明显,分别比对照高95.6%,62.2%;(2)从青菜头产量结果看,"根肿消"比对照高9.7%,"嘉特2号"比对照高4.2%。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解决榨菜收获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榨菜收获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榨菜收获机割台各工作参数对青菜头损伤程度的影响,对切根装置与地面夹角、切叶机构转速、喂入螺旋转速进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叶机构转速为750 r·min-1,切根装置与地面夹角20°,喂入螺旋转速250 r·min-1时,收获损伤率最低;当切叶机构转速为750 r·min-1,切根装置与地面夹角30°,喂入螺旋转速250 r·min-1时,收获含杂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