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本文着重从疫苗、动物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传染和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预防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免疫工作,兽用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或代谢物组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1]。疫苗可以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力,但多种因素会影响动物机体免疫的产生。本文对兽用疫苗接种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主要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影响动物免疫效果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福兴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93-93,95
在动物免疫监测结果分析上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同批次疫苗接种同一畜禽,两次产生抗体效果不同。同一批次的疫苗接种不同畜种,免疫抗体监测效果不同(如口蹄疫A型、O型双价疫苗接种牛和羊);同一批次的疫苗接种同群畜禽,产生抗体效果也不同(如Ⅰ系新城疫疫苗接种同群同舍同批禽);同一批次的疫苗接种不同区域畜禽,区域动物产生抗体差异明显。有的抗体监测甚至没有抗体,通过免疫效果分析,对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做如下几方面的探讨,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但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免疫效果.本文通过对当涂县乡镇2013年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后的抗体抽样检测结果的分析,主要从疫苗因素、防疫人员个人因素、畜禽机体因素等方面,探讨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物免疫促进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主动免疫的原理是十分复杂的,它受动物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两方面影响,其中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全状况属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近几年来动物免疫促进剂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对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物质的应用作一介绍。动物免疫促进剂指的是在疫苗接种前后或与疫苗同时应用,可使有效免疫应答反应及早出现,持续时间延长,免疫应答反应幅度提高,增强机体抗病力的物质。免疫促进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膜受体,提高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  相似文献   

9.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  相似文献   

10.
<正>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发生。本文将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探索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1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1.1疫苗的质量问题疫苗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疫苗瓶  相似文献   

11.
动物免疫应激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应激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疫苗的使用方法不当等也可给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文章对动物免疫应激的危害、临床表现、对动物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造成生猪免疫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说,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造成接种疫苗后群体或个体未达到预期免疫效果,而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从狭义上说,疫苗接种过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显著减弱,并由此造成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3.
所有免疫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发动物机体对某些病原体的免疫力。确实可靠的免疫效果是保护动物免发各种传染病,特别是一些危害较大的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所有养殖场(户)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全面了解这些因素对实现确实可靠的免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众多种类的疫苗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动物的营养状况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是否了解和掌握各种疫苗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免疫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鸡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正确接种疫苗能最大限度地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产生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笔者结合在鸡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供广大养鸡户和同仁参考借鉴. 1 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避免逐只抓捉,可减少劳力和应激,但这种免疫接种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一)动物免疫副反应1.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概念。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疫苗等生物制品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源物质,经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称为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一般少见,且大多数是轻微的。2.免疫副反应分类。(1)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生物制品,使动物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但是,免疫接种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只有充分掌握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科学地使用疫苗免疫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现将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和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1.1 遗传因素 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不同品种动物对疫苗应答能力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也有差异。1.2 营养 抗体是一种由众多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正(一)动物免疫副反应1.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概念。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疫苗等生物制品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源物质,经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称为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一般少见,且大多数是轻微的。2.免疫副反应分类。(1)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免疫是为了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起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但机体受遗传、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或者减弱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本文综述了影响免疫效果的各种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注意事项,为养殖场户免疫接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广义上说,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造成接种疫苗后群体或个体未达到预期免疫效果,而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从狭义上说,疫苗接种过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显著减弱,并由此造成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根据形成的原因,免疫失败又可分为真性免疫失败和假性免疫失败,前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机体的不反应性而产生的免疫失败,后者是由某种原因造成机体的暂时性未反应而形成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0.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义上说,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造成接种疫苗后群体或个体未达到预期免疫效果,而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从狭义上说,疫苗接种过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显著减弱,并由此造成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根据形成的原因,免疫失败又可分为真性免疫失败和假性免疫失败,前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机体的不反应性而产生的免疫失败,后者是由某种原因造成机体的暂时性未反应而形成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