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消毒 春季要对饲养畜禽的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1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畜禽饲养场内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对畜禽的粪便进行清理或堆放发酵;对畜禽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可乘之机,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规模养殖场每周进行1~2次消毒,其具体的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下:1.带畜禽消毒,采用喷雾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等消毒剂。2.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出全进式消毒,用2%~4%  相似文献   

2.
1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春季要对饲养畜禽的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1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畜禽饲养场内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对畜禽的粪便进行清理或堆放发酵;对畜禽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可乘之机,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规模养殖场每周进行1~2次消毒,其具体的消毒方法与注  相似文献   

3.
一、动物运载工具消毒不规范所带来的危害动物运载工具消毒是指货主或承运人在装前或卸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相关检疫管理办法,应对运载动物的车辆、运载工具及时进行清扫、冲刷、消毒,并对动物垫料、排泄物及时无害化处理,则易造成周围环境和易感动物的污染,甚至对人造成威胁,传播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室502SPF级动物的饲养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SPF级动物饲养屏障系统的建立及运营管理经验,尤其在人员物品管理、环境消毒、设备维护等几个方面。结果表明,初步建立了良好的SPF级实验动物饲养的技术平台,为SPF级实验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畜牧业日益向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今天,由于密集饲养,动物相互接触的机会越多,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速度也就越快.而在畜牧生产现场实行定期环境消毒,使动物生存的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以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可有效地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6.
为把《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海安县总结并实施“四个一”措施:一户一告知:告知养殖户周边国家和地区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及防控相关知识,让养殖户知道怎样进行预防、消毒和病死畜禽如何处理.一户一检查:检查养殖户的防疫是否到位,是否按封闭式的饲养管理严格进行饲管,是否坚持消毒,是否坚持家畜与家禽、水禽与鸡分开饲养,是否做到不随便从外地乱进畜禽、种蛋及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李楠  张梅军 《中国动物检疫》2001,18(10):18-18,22
动物卫生及动 物产品消毒工作是 科学防制动物疫病 传播的重要环节之 一。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中,畜 牧业的发展在国民 经济中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针对 这一情况,辽宁省 畜牧局对动物饲养 场、屠宰场、农贸市 场、牲畜交易市场 及动物产品运载工 具消毒技术做了具 体规范,这是十分 正确的,也是贯彻 《动物防疫法》的重 要举措。因此,结合 市场实际情况,对 如何做好市场消毒 工作谈几点体会。 1 通过培训,规范消毒程序 正规的、系统的消毒工作不但能保证市场肉品质量,净化市场环境,而且能起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并能按规定收…  相似文献   

8.
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养殖业中为防治各种传染病,使用消毒药对动物厮舍环境进行消毒是兽医广泛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引进健康动物时,必须使用消毒药物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消毒,可有效地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消毒药种类非常多,适用对象也不同,因此消毒药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应引起广大养殖业者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9.
1饲养前期准备 雏鸡阶段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致病菌和病毒的攻击,必须对雏舍和周边环境彻底清洗、消毒。2批鸡空舍间隔10天左右再次使用。清洗、消毒程序为第1-2天,彻底清理鸡粪或垫料,打扫墙壁、地面,用清洁剂浸湿设备;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散养的家犬由于饲养环境卫生比较差,对犬的寄生虫病的防控也不太重视,极易患上寄生虫病。寄生虫不仅对家犬构成一定的伤害,也会给主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提醒农村饲养家犬者应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控。1加强犬的管理家犬应固定一定的活动范围,防止到处乱跑;对家犬的粪便应及时清理并集中堆积发酵或深埋,活动场所及周围环境要定期用5%的石灰水消毒,最好是火焰消毒,因火焰消毒  相似文献   

11.
一养殖环节 1饲养环境一是动物粪便污染。对饲养的动物粪便未进行处理,任意排放或直接放在圈舍周围,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严重威胁动物体健康,也为动物食品安全埋下隐患。二是化学性污染。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和农药的滥用,引起大气、土壤、水域及动植物的污染,致使动物遭受到化学性污染。三是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近年来,由于放射性元素在医学、核电站和核工业、食品保鲜、化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动物生存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2.
饲养管理     
<正> 一、引进动物进场前必须经过检疫和消毒,隔离饲养观察20~30天,确认无病后才准进入圈舍。二、圈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场内的环境消毒,一般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当各类动物每批调走之后,都要用2%~3%火碱水消毒一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间隔5~7天,再调进一批动物。圈舍内每周用消毒药液喷雾消毒一次。规模养殖场门口  相似文献   

13.
《兽医导刊》2009,(1):68-68
2009年1月8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召开紧急会议,全市18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参会。会议决定,针对禽流感,将开展为期5天的重大动物疫病专项执法检查。同时,北京市政管委将对鸟类主要栖息地的鸟类粪便进行清理和消毒。  相似文献   

14.
1动物、动物产品装运载工具的卸后消毒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运载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船舶以及饲养用具、装载用具,货主或乘运人必须在装货前和卸货后进行清扫、洗刷,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其指定单位进行消毒,并对清除的垫料、粪便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检疫人员重视装货前的消毒工作,忽略卸货后的消毒,这样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携带的病原体附着在料或运载工具上,容易造成传播引起疫病发生。2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的回收动物在出售或调运前,由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并取得产地…  相似文献   

15.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三种情况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代作处理,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一是对饲养、经营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计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消毒的;二是对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清洗消毒的;三是不按照国家现有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的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对动物疫病有严重的影响,可使饲养环境、饮用水资源等遭到破坏,而且使疫病加速传播。本文对灾害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如何开展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作以简要介绍,包括及时处理死亡畜禽、做好灾后消毒、开展免疫检疫、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重视人员安全防护等内容,以期为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1卫生防疫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有关动物防疫法规。建立规范的消毒制度,奶牛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每个月可用10%~20%漂白粉液对牛场全面消毒1次,牛床每周消毒1次,牛栏和饲槽定期刷洗消毒。对外来或购入的牛应持有当地法定检疫部门开具的《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经隔离观察和检疫后确认无传染病时方可混群饲养。当场内、外出现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它应急措施,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2免疫和检疫每年秋季进行1次炭疽芽孢苗的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初生1周以上的牛,次…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消毒剂对畜禽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已成为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消毒剂选择错误或消毒剂浓度错误,这样就很难达到消毒的目的,反而对动物及其产品造成污染。熟练掌握常用消毒剂的特性及选择,提高畜禽场日常的消毒防疫工作效率。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利用消毒剂对畜禽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已成为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但是在  相似文献   

19.
在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中,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动物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特别是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动物疾病更容易加速传播与扩散。因此,本文对持续高温下大型养殖场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包括做好病死养殖动物的处理、减少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合理的清理与消毒等,希望有利于动物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必须充分认识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从养殖场到餐桌的一个系统工程,即应从饲料(加工和销售)→动物饲养(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加工(宰前、宰后)→运输(检疫与消毒)→储存和销售(二维码标识)的全过程监管,堵住可能污染的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兽药经营规范(GSP),严格执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规章及条例;清理整顿饲料、兽药市场,积极推广应用环保绿色饲料,提高饲料安全性;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的行为,严防、严查在饲料中使用违禁药物及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