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杀虫剂锐星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 :锐星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保苗、杀虫效果 ,10 5 0g/hm2 处理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分别为82 .74%、77.89% ,优于 90 %杀虫单 75 0g/hm2 的防效 ,作为无公害生物杀虫剂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大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有效的水稻大螟防治药剂,选择5种不同的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氟虫双酰胺水剂300 g/hm2对水稻大螟的杀虫效果最佳,保苗效果达91.62%,杀虫效果达95.45%;5%甲维盐水剂225 g/hm2、5%阿维菌素乳油1 050 m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杀虫效果也较理想,保苗效果分别为87.85%、86.03%、85.05%,杀虫效果分别为90.91%、86.36%、86.36%;20%阿维·三唑磷乳油2 250 mL/hm2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苗效果为74.73%,杀虫效果为81.82%。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 :5 0 %稻螟清EC、5 0 %虫杀手WP、18%杀虫安AS防治 2代三化螟有良好的效果 ,其保苗效果与杀虫效果均明显优于 18%杀虫双AS。在 2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 ,用稻螟清 15 0 0~ 180 0ml/hm2 、虫杀手 75 0~ 112 5g/hm2 、杀虫安 3 75 0ml/hm2防治 ,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4.
选用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与对照常规用药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结果表明,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3000g/hm2药后14d的保苗效果为86.75%,杀虫效果为88.54%;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50mL/hm2药后14d的保苗效果为65.42%,杀虫效果为68.03%。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3000g/hm2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明显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050mL/hm2。  相似文献   

5.
螟纹杀克对 2代三化螟防治效果良好。用量 1 0 50~1 350g/hm2 ,杀虫效果药后 7天在 95.3%以上 ;药后 2 0天的保苗效果在90 .5%~94.9%。  相似文献   

6.
在小区试验条件下 ,进行了 50 %杀虫畏等 9种药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50 %杀虫畏 1 50 0g/hm2 、2 0 %阿·唑磷 1 50 0ml/hm2 、48%乐斯本 1 2 0 0ml/hm2 防治水稻 2代二化螟效果均较好 ;48%乐斯本 1 2 0 0ml/hm2 、2 0 %二嗪磷 3375ml/hm2 、抑虫啉 1 80 0g/hm2 ,对水稻 3代三化螟白穗、幼虫防治效果在 90 %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大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12.5 g/hm2+24%虫酰肼悬浮剂333.0 g/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12.5 g/hm2+24%虫酰肼悬浮剂459.0 g/hm2,对水稻大螟的防治效果都比较好,杀虫效果高,持效期长,保苗效果好,在大螟卵孵盛期用药防效最好,基本可控制全代危害,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20%垄歌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20%垄歌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20%垄歌水分散粒剂150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均较好,且安全、持效期长,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4种杀虫剂进行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和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保苗、保叶效果达89.59%以上,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0.20%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82.16%以上。2种虫害同时发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或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进行兼治。  相似文献   

10.
进行水稻四(2)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的防效较好,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75.9%、89.3%。药后11 d,31%甲维.丙溴磷1 200 mL/hm2的防效较好,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84.0%、80.7%;5.7%甲维盐225 g/hm2的持效性较好,药后11 d的治虫效果最高,达82.5%。  相似文献   

11.
1999-2001年进行了50%拜田净WP在水稻插秧田和直播田防除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拜田净对水稻安全,对稗草防除效果好,施药适期长,持效期长。在插秧田50%拜田净WP100-187.5g.ai/hm2加10%农得时WP37.5g.ai/hm2于稗草1-1.5叶期,或50%拜田净WP180-225g.ai/hm2加10%农得时WP45g.ai/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在直播田50%拜田净WP125-187.5g.ai/hm2加10%农得时WP37.5g.ai/hm2于稗草1.5-2叶期,或50%拜田净WP150-225g.ai/hm2加10%农得时WP45g.ai/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2.
稻曲病化学防控药剂精准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43%好力克SC与30%爱苗EC在防治稻曲病中的精准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对于43%好力克SC而言,在移栽前施用无效,在破口期至齐穗期施用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效;对于30%爱苗EC来说,在移栽前施用有预防效果,在破口前期施用的防效优于在破口期和齐穗期施用的。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用药成本等因素,推荐在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各施用43%好力克SC 129.00 g/hm2一次或只在破口期施用43%好力克SC 193.50 g/hm2一次;在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各施用30%爱苗EC 90.00 g/hm2一次或只在破口前7 d施用30%爱苗EC 135.00 g/hm2一次。  相似文献   

13.
10种麦田除草剂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 :10种麦田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排列须序依次为 5 0 %麦草霸 3 0 0 0g/hm2 ,2 5 %异丙隆 3 90 0g/hm2 ,5 0 %麦草霸 22 5 0g/hm2 ,70 %麦草净 10 5 0g/hm2 ,2 5 %高渗异丙隆 1875g/hm2 ,2 0 %超级麦草灵 12 0 0g/hm2 ,70 %高渗麦草净 10 5 0g/hm2 ,5 0 %麦无草 12 0 0g/hm2 ,10 %麦草灵 15 0g/hm2 ,2 5 %敌草强 3 75g/hm2 ,5 0 %麦草霸 15 0 0g/hm2 ,10 %麦霸 15 0g/hm2 。具有推广应用前途的除草剂是不含有甲黄隆、绿黄隆成分的麦草霸、异丙隆、高渗异丙隆和敌草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配制剂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最佳剂量。[方法]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4506、007、509、00g/hm2为处理,以50 g/L氟虫腈悬浮剂37.5 g/hm2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剂量范围内,药剂对水稻安全,对水稻天敌种群无明显影响;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75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结论]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复配制剂农药,适于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型叶面肥YZS和GZS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组合喷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处理,处理(1)是先在分蘖期喷施YZS 750 g/hm~2,然后在孕穗期喷施GZS 750 g/hm~2;处理(2)是在处理(1)基础上,在水稻齐穗期再喷施GZS 750 g/hm~2,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水稻分蘖期喷施GZS 10 d后观察发现,2个处理水稻株高分别为86.5和86.3 cm,而对照株高为88.3 cm,差异极显著;根长分别为12.1和12.3 cm,对照为11.4 cm,差异显著,且处理根系数量多于对照。收获前2 d测产结果表明,2个处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个处理结实率分别为82.72%和83.96%,对照仅为74.85%,差异显著;2个处理千粒重分别为24.77和25.80 g,对照为24.13 g,差异显著;2个处理理论产量分别为11 471.85、10 531.35 kg/hm~2,对照仅为9 662.4 kg/hm~2,差异显著。[结论]YZS对水稻株高有抑制作用,但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种处理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齐穗期喷施GZS可明显增加千粒重,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安全有效的蓖麻田间除草剂,选用4种除草剂对蓖麻田间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草效果最好的处理为氟乐灵1800g/hm2+扑草净2250g/hm2、氟乐灵1800g/hm2+甲乙莠6000g/hm2,对蓖麻基本没有药害。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对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索杂交大豆在不同氮肥因素水平下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杂交大豆杂优豆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高产大豆蒙91-413为对照,设置5个水平3次重复的氮肥处理,进行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终花期时杂优豆1号的分枝数在氮肥水平为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7.0和7.4,在氮肥水平为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6.4和6.8,在未施氮肥的A处理中仅为6.2;杂优豆1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氮肥水平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104.0个和105.4个、188.0粒和201.0粒2、9.8 g和31.3 g,在氮肥水平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95.8和98.8个1、65.7和166.6粒2、6.6和27.0 g,未施肥的A处理中分别为83.9个、141.3粒2、4.8 g。杂优豆1号在C、E和B、D处理中的小区产量分别为4.284、.38和3.813、.82 kg,比A处理增加21.2%、24.1%和7.9%、8.2%。[结论]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杂交大豆单产,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密度、行距和密度与行距的互作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施肥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 12万株 /hm2 比 9万株 /hm2 的增产 10 .87% ,宽窄行比等行距的增产 5 .71%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12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比等行距处理增产 12 .3 0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9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与等行距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 12万株 /hm2 ,宽窄行栽植 ,施纯氮 2 70kg/hm2 ,P2 O5180kg/hm2 ,K2 O 2 2 5kg/hm2 ,硼砂 2 2 .5kg/hm2 ,最高产量可达3 73 8.90kg/hm2 。  相似文献   

19.
在陕北黄土区 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 ,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 ,P ,K ,Ca ,Mg等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 >树枝 >树根 >树皮 >干材 ;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 ,P ,K ,Ca ,Mg总量分别为 319.5 2 ,32 .5 3,2 5 0 .0 2 ,2 19.11,4 3.5 4kg hm2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 6 6 8.75 ,0 .6 7,0 .2 4 ,195 .0 6kg hm2 ;油松人工林N ,P ,K ,Ca ,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3.81,5 .19,18.78,1.0 7,4 .81;每生产 1t有机物质需要这 5种元素约 9.4 1~ 12 .19kg (hm2 ·a) ;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 4 71.2 7~ 6 6 8.75kg hm2 ,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 14 .9%~ 16 .7% .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年庐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和一类调查样地调查数据,利用CBM-CFS3模型的估算功能,估算江西庐山2009年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显示:庐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4 T g(T=106t,t=106g),各主要森林类型之间因森林面积大小不同其碳储量差距很大;其中马尾松碳储量最大,占总碳储量的41.64%,国外松最小为2.18%。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262.55 t/hm2,其中混交林碳密度最大为365.95 t/hm2,杉木碳密度最小为194.96 t/hm2。利用一类样地数据和平均生物量法得到庐山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密度为32.87 t/hm2,与模型计算结果 31.86 t/hm2基本一致。庐山总生物量碳库碳储量占庐山生态系统碳储量的12.47%,死有机质(DOM)碳库占比为87.53%,土壤碳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6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