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喹乙醇中毒对蛋鸡肾脏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喹乙醇急性中毒鸡肾脏和血清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变化情况。将45只40日龄海蓝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喹乙醇100mg·kg^-1,高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喹乙醇400mg·kg^-1,分笼常规饲养,连续给药3d,饲养期内观察鸡的临床表现,43日龄时剖杀,取血清和肾脏用于T-AOC,MDA,SOD指标的检测。随着喹乙醇给药量的增加,肾脏和血清中SOD和T-AOC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各指标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喹乙醇中毒能够引起肾脏抗氧化功能的改变,引起氧化应激,导致机体和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喹乙醇中毒对崇仁麻鸡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00羽30日龄崇仁麻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喹乙醇30,60,120,240 mg/kg饲料,通过人工复制喹乙醇中毒病例,对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进行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中毒组鸡血清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和GSH的含量下降,MDA和活性氧的含量升高,说明自由基与喹乙醇中毒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72只6日龄艾维因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喹乙醇处理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喹乙醇,建立鸡喹乙醇蓄积中毒模型。运用显微技术对鸡喹乙醇中毒时肝肾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组鸡只肝、肾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线粒体膜、细胞核膜不完整,线粒体嵴减少、空泡化,肾线粒体膜增厚,Ⅰ组无异常变化。结果提示,鸡经喹乙醇蓄积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临床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200羽30日龄祟仁麻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喹乙醇30、60、120、240mg/kg饲料,通过人工复制喳乙醇中毒病例,对祟仁麻鸡喳乙醇中毒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1)第Ⅱ组鸡的日增重得到明显改善,高于对照组,而中毒组鸡生长受到抑制;(2)中毒组鸡的Glu、TP、ALb的含量和CHE的活性下降,血清中的GPT、AST、AKP的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素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5 kg左右湖羊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活酵母3 g·(只·d)-1,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添加复合益生素1 g·(只·d)-1,试验共60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湖羊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高17.06%(P<0.05)和8.42%(P>0.05),料重比降低7.47%(P>0.05);试验Ⅱ组总蛋白和白蛋白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1%和4.67%(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较对照组降低了3.19%和2.67%(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2.08%(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了20.93%(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7%、10.72%、8.89%和7.26%(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9.49%(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抗菌肽对鹌鹑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 20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雌性鹌鹑,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菌肽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1%抗菌肽、抗菌肽Ⅱ组饲喂基础饲粮+0.2%抗菌肽、抗菌肽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4%抗菌肽。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1)整个试验阶段,抗菌肽Ⅱ组和抗菌肽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第21天,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均显著升高了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水平(P<0.05);抗菌肽Ⅲ组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水平、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IL-2和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第21天和第35天,所有试验组的血清T-SOD活性和T-AO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阿奇霉素急性中毒鸡脑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将45只40日龄海蓝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阿奇霉素0.914mg·kg^-1,高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阿奇霉素1.371mg·kg^-1,分笼常规饲养,连续给药3d,饲养期内观察鸡的临床表现,43日龄时剖杀、取血清和脑组织用于T-AOC、MDA、SOD指标的检测。随着阿奇霉素给药量的增加,脑和血清中T-AOC和SOD活性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SOD和T-AOC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各指标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阿奇霉素中毒能够引起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改变,证实氧化胁迫是阿奇霉素对脑发挥其毒性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6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SⅠ、COSⅡ和COSⅢ组分别饲喂含200、350和500 mg/kg壳寡糖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在第21和42天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T-SOD、GSH-Px、CAT和GR的活性,MDA和GSH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饲粮中添加200、350和500 mg/kg壳寡糖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酶活性(P0.01),降低血清MDA的含量(P0.05),提高GSH含量(P0.05),提高T-AOC和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P0.05)。【结论】饲粮中壳寡糖添加量达200 mg/kg及以上水平时,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选取36头平均体质量为(9.62±0.72)kg的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仔猪饲喂28.54%的未发酵豆粕,试验Ⅰ组仔猪饲喂14.27%的发酵酶解豆粕,试验Ⅱ组仔猪饲喂28.54%的发酵酶解豆粕,研究发酵酶解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前连续收集粪便3 d,测定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的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腹泻频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日粮中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的消化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仔猪血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蛋白(TP)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液中白蛋白(ALB)的含量(P<0.05),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降低了尿素氮(BUN)的含量;试验Ⅰ组和Ⅱ组均显著降低了血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发酵酶解豆粕后,仔猪血液中ALP、TP、ALB、超氧化物岐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的含量和平均日增重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2=0.632 1,0.779 5,0.984 2,0.995 1,0.947 7),BUN、MDA的含量与日增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2=0.982 5,0.996 4)。在日粮中添加发酵酶解豆粕,通过提高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液指标,降低仔猪断奶应激性腹泻,从而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蛋白饲粮对肉鸡肾氧化损伤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影响。【方法】选取120羽20日龄健康白羽肉杂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蛋白质含190 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豆粕使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220,250,280 g/kg的饲粮。试验期为14 d。于试验第0,7和14天,分别从每组随机选取5羽鸡经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肾功能(血清钙(Ca)、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血清磷(P)、镁(Mg)含量)、脂质过氧化(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羟自由基(·OH)含量和总抗氧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XOD活性检测。试验结束时,每组选5羽鸡进行解剖,取肾脏组织,用于检测XOD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各高蛋白饲粮组肉鸡血清Ca、CREA、BUN、U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血清P、Mg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高蛋白饲粮组肉鸡血清MDA、NO、·O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T-AOC、GSH-Px、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各高蛋白饲粮组X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XOD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蛋白饲粮可改变肉鸡肾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导致血清XOD活性以及肾组织XOD mRNA表达量升高,导致鸡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1.
蝇蛆对蛋种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216只44周龄海兰褐蛋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鲜蛆对蛋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组(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g·d·^-1·只^-1麦麸培养的鲜蛆(4日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蝇蛆可显著降低试验2组蛋种鸡血清中白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试验3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P〈0.05);并可极显著降低试验2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2、3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IB醇含量(P〈0.01);蝇蛆可显著提高试验3组血清中IgG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2.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选取高产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 g、300 g和400 g过瘤胃葡萄糖;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喂期20 d。在饲喂前、饲喂后10 d和20 d检测试验奶牛血浆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Ⅱ组血糖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血浆β-羟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添加300 g过瘤胃葡萄糖能提高血糖水平,改善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14.
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20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0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苜草素、恩拉霉素、畜达肥(化学成分为林可霉素),Ⅳ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苜草素、恩拉霉素、林可霉素对肉用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成活率分别为96.2%、92.6%、93.4%、92.0%,Ⅰ组与其它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增重分别为2343.39、2283.21、2217.74、2210.83 g,Ⅰ组和Ⅲ、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肉用仔鸡全期肉料比最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Ⅱ、Ⅲ、对照组高3.8%、6.9%、7.6%.(4)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胸腺重指数分别为2.86、2.63、2.73、2.64,Ⅰ与Ⅱ、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法氏囊重指数分别为0.63、0.52、0.47、0.53,Ⅰ与其它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苜草素对肉用仔鸡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180只体重为59.46±0.09g的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以及在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500和1000g·t^-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CP、AME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甘露寡聚糖对鸡细胞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45只1日龄海兰褐壳蛋鸡雄性雏鸡随机分成3组(Ⅰ、Ⅱ组分别在千克基础日粮中含甘露寡聚糖2、4g,Ⅲ组为对照组),试验期42d.结果表明,Ⅱ组鸡的白细胞吞噬率和PHA淋巴细胞转化率(27.6%,47.8%)与Ⅲ组(23.6%,43.8%)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鸡的白细胞吞噬率与Ⅰ组(25.3%)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组鸡白细胞吞噬率(25.3%)显著高于Ⅲ组(23.6%)(P<0.05),PHA淋巴细胞转化率(47.1%)极显著高于Ⅲ组(43.8%)(P<0.01).Ⅱ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9.001亿)、盲肠和回肠内容物pH值(6.137、5.097)都极显著低于Ⅲ组(9.412亿,6.66、6.08)(P<0.01);Ⅰ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9.164亿)显著低于Ⅲ组(9.412亿)(P<0.05),盲肠和回肠内容物pH值(6.253、5.258)都极显著低于Ⅲ组(6.667、6.08)(P<0.01).测试的各项指标除白细胞吞噬率外,Ⅰ组和Ⅱ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日粮中添加甘露寡聚糖能显著提高鸡的细胞免疫功能,能通过改善肠道内环境,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促进有益的乳酸菌生长,降低场内容物的pH值.添加高剂量甘露寡聚糖对鸡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没有明显的累加效应,说明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6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15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0.5%女贞子粉)、试验组Ⅱ(基础日粮+1%女贞子粉).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蛋鸡.试验期为8周.本试验研究了女贞子粉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8.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两个试验观察蛋氨酸螯合铬对大鼠毒性及理化指标的影响,(1)蛋氨酸螯合铬的急性毒性试验,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I组、Ⅱ组分别按6g·kg^-1BW、12g·kg^-1BW(以铬计算)进行灌胃。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2g·kg^-1BW,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LD505g·kg^-1BW)实际属于无毒。(2)饲养试验,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00μg·kg^-1400μg·kg^-1氨酸螯合铬(以铬计算)。饲养试验表明,试验中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末重和平均增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体脂湿重和体脂/终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蛋氨酸螯合铬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对GLU、T-CHO和TG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预防体脂增加。  相似文献   

19.
喹乙醇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3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9.36±0.045)kg左右],试验期为39d,随机分成3个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含任何药物添加剂,即基础日粮组),第2组为基础日粮+喹乙醇100mg/kg组,第3组为基础日粮+喹乙醇200mg/kg组。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随喹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3个组间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料增重比随喹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日采食量、粗蛋白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血清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喹乙醇对仔猪的生理效应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试验中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代谢的影响。选取40只75日龄的健康雌性银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铜(Ⅰ组)、蛋氨酸螯合铜(Ⅱ组)、硫酸铜(Ⅲ组)、柠檬酸铜(Ⅳ组),添加水平以铜计均为30mg/kg,基础日粮中铜含量为5.47mg/kg。4组雌性银狐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铜源的日粮,预饲期7d,试验期57d。结果表明,不同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采食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Ⅳ组略高于其他组;对粪铜排出量、铜消化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Ⅰ组粪铜排出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铜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与Ⅰ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铜沉积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Ⅳ组最高,然后依次是Ⅰ组、Ⅲ组、Ⅱ组;对全血铜无显著性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从铜消化利用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育成期雌性银狐日粮中添加柠檬酸铜更有利于铜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