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庚型肝炎病毒(HGV)混合感染的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1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抗庚型肝炎抗体(抗—HGV)。结果,31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GV阳性者62例(19.7%),其中以重型肝炎组抗—HGV阳性率较高(23.7%),依次为慢性肝炎(21.0%)、肝炎肝硬化(18.0%)和急性肝炎(9.4%),经统计学处理各型肝炎之间抗—HG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848 P>0.05);抗—HGV阳性与抗—HGV阴性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输血或血制品史组抗—HGV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或血制品史组(32.6%vs2.2%,χ^2=44.887,P<0.01)。结论:HGV感染主要经血液及血液制品途径;HGV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轻微,其与HBV混合感染并不加重乙肝患者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粤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病毒标记物(HBVM)不同模式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7348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每一HBVM模式进行剖析。结果与结论:HBV感染者血清以HBsAg阳性率最高(92.58%),然后依次为抗-HBc(88.34%)、HBeAg(44.26%)、抗HBe(41.83%)、抗-HBs(3.93%);HBVM模式共有26组,其中以“大、小三阳”模式为主,共占71.3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采用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活检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即伴有肾组织HBV阳性)的发病率为47.5%;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78.9%);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2.6%)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1.1%),免疫荧光IgG、C3和C1q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较肾组织HBV阴性组严重(P<0.01);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乙肝病参相关性肾炎患者血清e抗原阳性率较高(84.2%),而e抗体阳性率较低,肾组织HBV阴性组则相反。结论:血清乙肝病参抗原阳性患者肾组织HBV阳性组与肾组织HBV阴性组在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在缺乏肾活检的情况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离子聚凝胺法(Polybrene法)与盐水法交叉配血的效能。方法:采用Polybrene法与盐水法对255份血样标本进行同步交叉配血比较。结果:在225份血样中盐水法检出阳性4例,阳性率为1.6%,而Polybrene法检出7例,阳性率为3.1%;35例ABO Polybrene法交叉配血结果:抗B抗体:(A型红细胞阴性,B型红细胞阳性),抗A抗体:(A型红细胞阳性,B型红细胞阴性)。结论:用Polybrene法交叉配血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和效果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血液浪费,提高无偿献血的社会效益。方法:对茂名市1999~2003年10286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选择质控CV〈18%和CV〈10%的两组抗.HCV试剂分别对1999~2000年50719份和2001~2003年52145份无偿血液进行抗-HCV检测.对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检测102864份无偿血液.不合格总数是3977份,总不合格率是3.87%,5项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ALT1.24%.抗-HCV0.94%.HBsAg0.84%.梅毒0.56%,抗-HIV0.35%。不同CV值的两组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20.31,P〈0.01)。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有29位在献血后1a内.另21位在献血1a个月以后收集血样再次检测均正常。结论;血检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选择试剂质控CV〈10%的两种试剂进行初、复检,可明显降低因两种试剂不对应引起的假阳性.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地区采集的300份猪血清的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表面抗体(抗-HBs)5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从HBsAg和抗-HBs抗体阳性血清中提取DN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和C基因的巢式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的上述5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10.7%3、.0%、6.1%、3.3%和88.5%,大三阳(即HBsAg、HBeAg、抗-HBs抗体均为阳性)的猪血清样本6份,阳性率为2%;序列分析表明,猪类HBV的S基因和C基因与GenBank中的人HBV同源性达到99%,说明猪存在类HBV感染,且猪类HBV与人HBV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38例 HBsAg 携带者和5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HBV DNA 特异性片段,通过与 HBsAg 滴度及 HBV 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HBV DNA 阳性率与 HBsAg 滴度呈正相关(r=0.981,p<0.005),与 HBeAg 减低,抗-HBe 产生以及其后的 e系统消失过程呈相应递减趋势。并且在单项抗-HBs 阳性的血清中,HBVDNA 检出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辽宁地区鸡血清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HBsAg阳性率为9.09%;HBsAb阳性率为5.88%HBeAg、HBcAb阳性率为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学的关系。方法:543例40岁以下的乙肝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10例(ALT正常,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简称大三阳);B组95例(ALT升高,大三阳);C组179例(ALT正常,HBsAg、抗HBe阳性、抗HBc均阳性而HBeAg阴性,简称小三阳),D组59例(ALT升高,小三阳)。全部患者均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检查;对各组病例的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ALT异常组肝内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较ALT正常组严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比较,炎症程度差异无量著性(Hc=0.4327,P>0.05),而纤维化程度小三阳组较大三阳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Hc=7.008,P<0.01)。组间两两比较:在炎症程度方面,除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纤维化方面,除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0.001)。结论:ALT正常的HBV感染者,肝内也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改变,及时行肝活检讨了解病情及指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1675例各类型HBsAg阳性者的各项HBV标志的检出率,并分析HBsAg滴度与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关系。结果发现抗-HBc检出率最高(56.24%),其余依次为HBeAg(36.66%),抗-HBe(32.42%),抗-HBs(1.61%),近80%HBsAg阳性者呈高滴度。HBsAg滴度与抗-HBs阳性率呈负相关,与HBeAg阳性率呈正相关,与抗-HBe、抗-HBc阳性率无明显相关关系,表明HBsAg滴度越高,传染性越大,抗-HBs产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人群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分布。方法选取拟进行输血的3 039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与分析。结果 3 039例患者血液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32例,阳性率1.05%;3 039例患者中男性1 648例,阳性8例,阳性率0.49%;女性1 391例,阳性24例,阳性率1.72%。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32例不规则抗体中,20例属Rh-hr血型系统,5例属MNSs血型系统,2例属Duffy血型系统,1例属Diego血型系统,4例属Lewis血型系统;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构成中,Rh-hr血型系统抗体数显著高于其他血型系统(P0.01)。20例Rh-hr血型系统中2例抗-D抗体,12例抗-E抗体,5例抗-c抗体,1例抗-e抗体;在Rh-hr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构成中,抗-E抗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抗体(P0.01)。结论皖北地区不规则抗体主要出现于女性中,且以抗-E抗体为主。在皖北地区对献血者进行E抗原检测,对患者(尤其女性)进行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损害与抗SSA、抗SSB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CIEE)和免疫印迹(IBT)法检测132例PSS患者血清中抗SSA、抗SSB抗体。结果:PSS患者抗SSA、抗SSB抗体阳性组出现系统性损害发生率75.0%,而阴性组仅为1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SSA、抗SSB抗体与PSS的系统性损害密切相关,它代表了不同的临床类型,对PSS病情临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步检测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的效果。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20162例作筛选试验.对两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筛选试验中TRUST法的阳性率为0.88%(178/20162).TP-ELISA法的阳性率为1.03%(207/20162),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92.P〈0.01)。TRUST法检出的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认141例.确认率为87.92%(1411/178);TP-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认195例,确认率为94.20%(195/207).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9.38.P〈0.01)。54例TRUST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标本中经TPPA试验确认阳性46例;25例TP-ELISA法阴性、TRUST法阳性标本中经TPPA试验确认阳性12倒。结论:TP-ELISA法对梅毒抗体的检出率高于TRUST法.TRUST法与TP-ELISA法均存在满检和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两种筛选试验具有互补性,用此两种方法同时对献血者标本作筛选试验.对于提高血液质量、预防梅毒经输血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得的308份猪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达66.6%,其中20-35日龄仔猪阳性检出率在80%以上;45日龄仔猪阳性检出率为75.5%;屠宰猪阳性检出率55.2%。选择70份被检血清用已建立的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的ELISA试验与传统的HI试验进行比较,其敏感性较高,ELISA检出阳性率为85.7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鼻咽癌组织细胞中E-cadherin(上皮钙粘附素)及pcatenin(β环连素)的表达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鼻咽癌组织细胞中E-cadherin、p-catenin及bcl-2基因表达.计算各例的阳性表达率.通过非参数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E-cadherin、β-catenin和bcl-2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74例鼻咽癌中E-cadherin 72例显示不同程度阳性表达,73例表达β-catenin。bcl-2在65例中显示不同程度阳性表达,阳性率皆为5%~100%不等。经检验,bcl-2中位阳性率明显低于E-cadherin及β-catenin的中位阳性率(Z=-3.021.P=0.003;Z=-3.263.P=0.001).且随着E-cadherin及β-catenin阳性率增高而减低。其中.24例伴有胞浆pcatenin阳性表达的鼻咽癌中。bcl-2表达明显低于非胞浆表达组(z=2.017.P=0.014)。结论:鼻咽癌中E-cadherin的增强表达可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在调节bcl-2基因的表丛中起重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进口第4代ELISA试剂(ELISA1)以及国产第3代ELISA试剂(ELISA2)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莞市424 064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HIV检测,抗-HIV复查呈反应性者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法)确认。结果抗-HIV阳性献血者121例,阳性率为0.029%;2012年阳性者最多,占0.048%,阳性率逐年上升;抗-HIV不确定者14例;男性多于女性,占88.43%;职业不详占69.42%;外地人居多,占95.87%;121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对1例仅出现p24条带的ELISA1(+)/ELISA2(-)抗-HIV不确定者进行随访,结果为抗-HIV阳性。结论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加强对职业不详献血者的筛查力度;建议使用灵敏度更高的第4代EILSA试剂进行HIV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进行检测,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931例受血者血清中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3931例中,HBsAg、抗-HCV、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15.80%、5.34%和1.25%,抗-HIV只检测到1例,阳性率为0.03%.其中不同年度间的HBsAg、抗-HCV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TP阳性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也可以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避免因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感染情况与AFP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140例PHC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AFP水平。结果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124例(88.6%),其中感染模式HBsAg、抗-HBe、抗-HBc 3项阳性(小三阳)为69例(49.3%),HBsAg、HBeAg、抗-HBc 3项阳性(大三阳)32例(22.9%),单纯HBsAg阳性10例(7.1%)。140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P<0.01)。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0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nT,用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经丁酸脱氢酶(αHBD)和血清门冬氨酸基移换酶(AST),2周后复检以上项目。结果:30例患儿血清cTnT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2周后cTnT浓度明显下降(P<0.01);血清cTnT与心肌酶谱比较,其阳性率增高也具显著性,且持续时间长,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的cTnT有显著升高,其检出率也明显高于CK—MB、LDH等酶类,且诊断窗口时间也长。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我区现有农村人口26.7万多人,占总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4.47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55%。全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1856人,其文化程度构成:本科学历的农民有338人,占18.2%;大专学历661人。占35.6%;中专学历(含高中)755人,占40.7%;初中及以下的102人,占5.5%。其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90人。占21%;31—45岁的742人,占40%;46—55岁445人,占24%;55岁以上279人,占15%。从事行业有:养殖业359人;种植业514人;建筑业334人;农产品加工运输业408人。营销、餐饮业24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