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Hoste  周化媛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13(4):47-47,49,51,60
小反刍动物的胃肠道线虫感染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动物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从绵羊、山羊感染线虫的调查资料中证实绵羊品种间和品种内有差异;奶用、肉用、毛用山羊品种间也有差异.这种线虫感染强度差异的基本机制,是与宿主免疫应答的某些组分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1病因腐蹄病又称指(趾)间坏死杆菌病,是由于感染病原菌后,会在牛群中感染其他牛只,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跛行,冠带、指(趾)间皮肤的肿胀、发炎。当奶牛受到机械性的损伤或者刺伤后,指(趾)间皮肤变薄,如果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则可为传染性微生物提供入侵的机会。奶牛感染该病的原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及营养性因素。其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为主要原因。现有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清马、羊脑脊髓丝虫病中感染蚴到达脊髓和脑的移行径路,用绵羊32只,经皮下多点注射指状丝虫感染蚴,对组织间直接移行径路、淋巴循环径路和血液循环径路作了探讨。结果如下: (1)感染蚴主要经组织间直接移行,通过椎间孔或神经孔侵入脊髓腔及脑腔,而后移行入脑脊髓实质;(2)感染蚴可移行入淋巴管,经淋巴流环入大循环,进而侵入脑脊髓,但淋巴循环是次要径路; (3)在动物生存期,感染蚴不能直接侵入毛细血管,但在濒死期可入血液循环;(4) 虫体最早于接种后3h移行入脊髓腔,依次是脑腔,5~6h侵入脊髓实质,最后入脑实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鸡免疫抑制性病原混合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感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来自江苏地区不同鸡群的376只病鸡进行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测。结果显示CIAV、MDV、REV和ALV的检出率分别为37.50%、25.00%、12.77%和33.51%,CIAV、MDV、REV和ALV的单一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5.16%、9.04%、1.60%和12.50%,被检鸡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30.59%,二重感染以CIAV+AL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7.45%,三重感染以CIAV+MDV+AL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3.46%,四重感染检出率为1.06%。4种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间相互作用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表明,CIAV和REV感染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趋势(P0.01)。结果表明,鸡群免疫抑制性病原的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与临床上鸡群发病率高、多种病原感染、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生长缓慢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子多水平的试验设计法研究5个日粮蛋氨酸水平(0.25%~1.04%)对人工感染(前、后)3×104的肉仔鸡血糖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前,当日粮蛋氨酸高水平(1.04%)时,鸡血糖显著地低于0.45%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鸡的血糖值均高于感染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2020年8月25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出现一例疑似人炭疽病例。为查明当地是否存在潜在的动物感染,以确定感染来源,通辽市农牧局立即成立专家组,赴霍林郭勒市指导开展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家组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史,同动物疫病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家畜养殖及疫情情况;对该患者饲养的羊只及储存的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同时指导当地开展畜间紧急流调排查以及紧急免疫和消毒工作。调查发现:患者有去山林活动且被刺伤史;经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畜间炭疽疫情及异常病死动物。综合调查结果,可排除患者通过接触畜间动物及其产品感染的可能,推测被环境中炭疽芽孢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调查提示,该地山林环境中存在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因而存在人畜感染风险,须加强防范,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人畜炭疽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7.
锦鲤疱疹病毒能在宿主体内持续性潜伏感染,被感染的鲤鱼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来抵抗病毒侵袭。笔者概述了被感染鲤鱼的抗锦鲤疱疹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参与免疫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相互作用,从免疫学角度论述了锦鲤疱疹病毒与被感染鲤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4年对庆阳市畜间布病监测,基本了解庆阳市畜间布病的感染情况,分析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为保证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18年以来莒县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人间布病感染原因,发病区域、发病年龄和防治措施等情况,为指导全县布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在大多数养牛的国家呈地方性流行,在全世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VDV感染可造成不同的结果,有亚临床疾病、腹泻、呼吸道疾病和生殖障碍,易感牛在妊娠头3个月感染可产出对BVDV免疫耐受的永久感染(PI)牛,PI牛可能为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表现正常但生长迟缓并对再次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分离的BVDV株间有一明显的遗传的和抗原性的异质性。病毒中和试验可以证实株间的差异,但试图用这种方式将病毒划分为血清型还未被普遍接受。BVDV基因组5-UIR序列测定揭示出毒株间高度的可变性。抗原性上明显不同的毒株,称为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当前危害养殖户和牛羊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当前,我省人畜间疫情时有发生,而且有上升趋势。在畜间,布病疫情主要以羊为主,其次为奶牛、牛,现将自己在布病防治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加以总结。一、畜间布病的主要症状及传播途径1.症状:感染布病的牛羊表现症状不太明显,有的不表现症状。布鲁氏菌主要侵害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表现为发炎、坏死和肉芽肿,从而引起流产、不孕、睾丸及关节炎等症状。多种动物对本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多见。2、传播途径:经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该病主要是人畜间相互接触或牲畜之间传播,以羊感染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为主,其次是奶牛和牛,人感染羊的尚无定论。一是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通过对感染者分析,以饲养、接产员、兽医、皮毛加工、屠宰和挤奶人员为主,他们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而感染;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饲喂莫能霉素的兔,无菌兔和普通兔,饲喂磷酸左咪唑及感染柔嫩爱美尔球虫的鸡,感染球虫的雏鸭以及雏鸡新城疫消化道免疫后肠道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形态、功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活性细胞,其数目与肠腔中抗原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主要位于上皮细胞核的上方、核间及核下方,形态不一。其分布以十二指肠和盲肠扁桃体较多,空肠低于十二指肠,回肠又低于空肠,直肠最少。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数量与粘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本文还对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功能、性质及迁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怀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怀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在,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2月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显著增国中,其余组上皮间淋巴细胞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怀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对的不规律性;半月龄组和5周龄组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  相似文献   

14.
日粮蛋氨酸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肉仔鸡血糖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因子多水平的试验设计法研究5个日粮蛋氨酸水平(0.25%~1.04%)对人工感染(前、后)3×104的肉仔鸡血糖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前,当日粮蛋氨酸高水平(1.04%)时,鸡血糖显著地低于0.45%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鸡的血糖值均高于感染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以大家畜和小鼠感染试验比较了我国南、北两大疫区伊氏锥虫株及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马属动物和牛的临床及血检变化极为相似,感染后者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前者的长16h,但两虫株致病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感染北方疫区动基体株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南方株的长,与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无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北方疫区虫株致病力弱于南方疫区虫株。  相似文献   

16.
熊蜂微孢子虫感染熊蜂(Bombus spp.)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进蜂种(B.terrestris)和国内蜂种(B.lucorum)分别提取微孢子虫,在两寄主工蜂的幼虫,蛹和成蜂间进行交叉感染.结果显示两种来源的微孢子虫能相互感染其寄主蜂,且幼虫、蛹和成蜂两两间无显著差异;用国内蜂种(Blucorum)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四种熊蜂(B.lucorum,B.pyrosoma,B.ignitus,B.terrestris),结果显示出同一种寄主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不同蜂种,对原寄主的感染率高于异源寄主,但死亡率低于异源寄主,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对不同寄主熊蜂感染程度的不同,是不同基因型的寄主群和不同基因型的寄生群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畜间布鲁茵病检测,掌握了陕西省绥德县全县布鲁茵病感染现状,找出了人感染布鲁茵病的主要传染源,并就今后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对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MHCⅡ-A)表达及组织定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月龄的PRRSV阴性健康长白猪和莱芜黑猪各12头,分别设感染组和对照组,滴鼻感染PRRSV后分别于3 d、7 d、14 d、21 d、28 d迫杀,分别对器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组织病理结果显示,PRRSV对商品长白猪产生较强的致病性,感染猪表现明显的免疫抑制,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和各器官炎症;而莱芜黑猪病轻微,仅呈轻微的间质性肺炎,部分淋巴结出现坏死性炎症。IH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织细胞中均有NMHCⅡ-A表达,但在肺、心肌、脾、扁桃体、软骨中表达较高,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RRSV感染后,NMHCⅡ-A表达趋势增强,且出现于细胞核中,推测PRRSV感染增强了NMHCⅡ-A核浆穿梭功能,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PRRSV在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与NMHCⅡ-A的转录水平呈正相关,不同组织间波动规律相似,但在不同品种间波动程度差异明显。综上所述,PRRSV感染对猪体内NMHCⅡ-A的表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本实验为NMHCII-A作为PRRSV抑制物的候选蛋白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今后PRRSV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112-112
美国农业部19日发表声明说,明尼苏达州已有一头猪被证实感染了目前人际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美国首次发现猪感染这种病毒。美国农业部说,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1发病原因1.1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学方面,意见尚不十分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1.2环境因素1.2.1蹄球损伤、蹄间溃疡、皮炎、角质延长等均能引发该病,促使化脓性棒状杆菌及其他化脓菌的二重感染。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