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羊痘病毒增殖与沉淀抗原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取山羊痘分离野生强毒H—GZ株通过Vero—E6细胞传代增殖,经硫酸铵盐析与Sephadex G-200层析制备了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该抗原在琼脂扩散反应和对流免疫电泳的试验中能够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所形成的沉淀反应能够被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与其它常见的动物病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本次制备的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和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可以用于兽医临床诊断、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 琼脂双扩散沉淀反应(简称琼扩)是Ouchterlony氏于1946年建立起来的.目前是国内外诊断多种传染病的常用方法.对马传贫的诊断也常用此法.在实际检疫工作中常遇到弱阳性反应判定困难和是否有漏检的问题.当弱阳性反应时,有时被检血清孔边沿出现淡而模糊的沉淀线或者在对照用的阳性血清的沉淀线的一端出现内眉弯(或叫内侧弯)现象,其弯曲度很小而且模糊,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鹅瘟病毒增殖制备GPV沉淀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小鹅瘟病毒(GPV)通过家禽胚胎传代增殖,取感染胚尿囊液制备了GPV沉淀抗原。其抗原在琼脂扩散反应和对流免疫电泳的试验中能够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而且与小鹅瘟标准抗原的沉淀线相吻合。所形成的沉淀反应能够被小鹅瘟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与其它常见的禽病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本次制备的GPV沉淀抗原可以用于兽医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以超声波粉碎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地方株C2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与NS-1骨髓瘤细胞三次融合,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副结核分枝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染色体数目为78-110条,分别为IgM和IgG2。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腹水和血清效价为10^-2~10^-7。交叉试验证明,McAbO1与受试的各株副结核分枝杆菌反应强烈,与牛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有微弱特异性抗原之一。SDS-P  相似文献   

5.
采用福尔马林,煮沸,醋酸和酒精四种方法处理鸡梅氏菌菌悬液,分别制备上清和沉淀抗原,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确定福尔马林和醋酸两种方法制备的上清抗原与鸡梅氏弧菌阳性血清检出率最高,而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琼扩抗原对鸡白痢阳性血清,鸡霍乱阳性血清及鸡入血支原体阳性血清均无效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河南省原阳市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病例。琼脂扩散试验可见被检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形成沉淀线,并与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吻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7.
用琼脂扩散法对马立克氏病感染的雏鸡群同时检查羽囊和血清的试验,表明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后约2周,开始出现羽囊沉淀抗原,1个月后羽囊阳性率到达高潮,再过1个月下降。发病死亡始于羽囊沉淀抗原出现后10天,再20天后进入高潮,持续约70天;在这个期间,羽囊阳性与症状、病变相一致。羽囊阳性率下降后约1个月,致死率随之下降,同时出现很少数羽囊阴性、但具有马立克氏病症状和病变的鸡。血清沉淀抗体比羽囊沉淀抗原的出现晚约3周。血清阳性率的上升较缓慢,至6月龄试验结束时,阳性率仍继续上升。有少数感染的鸡血清沉淀抗体出现后不久就消失,但大多数保持时间较长。从1岁、2岁的鸡群检查结果来看,血清沉淀抗体保持时间是相当长的。至发病死亡高潮的后半期,有一部分鸡羽囊和血清都为阳性,也有一些鸡血清阳性、羽囊阴性,包括部分后来病死的鸡在内。看来,血清沉淀抗体的存在与鸡体对马立克氏病的抵抗力没有明显关系。试验结束时,羽囊阳性鸡大多数血清也为阳性。1岁、2岁的鸡群中检出的羽囊阳性鸡,其血清也都为阳性。因此用琼扩法检查和剔除鸡群中的感染鸡时,我们认为对小鸡可单检查羽囊,对大鸡可单检查血清,对中鸡除检查羽囊外,还可同时检查血清。  相似文献   

8.
鸭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灭菌棉拭共采集蛋鸭和肉鸭的泄殖腔样品62只,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红细胞,且不能被ND,EDS-76阳性血清抑制,用病变绒毛尿囊膜制备抗原与禽流感琼扩标准阳性血清作用,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证明该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亚型分析结果为H9,电镜负染观察可见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粒子,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鸡表现为弱致病性,研究结果还表明,环境(特别是水体)贮毒可能  相似文献   

9.
使用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的IBDV血清Ⅰ型来制备IBD琼扩抗原 .将此细胞毒经PEG沉淀 ,取沉淀透析、灭活即为IBD琼扩抗原 .经琼扩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表明所制抗原和高免血清的特异性、效价、敏感性及 2 0份待检鸡血清的检测结果与标准抗原和标准血清的基本一致 .且此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安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PF鸡胚连接传代,从自然发病肉鸡脑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禽脑脊髓炎病毒,命名为AEV-L2Z株。该病毒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出现清晰的沉淀线,在接种的发病鸡胚和病鸡的胰岛细胞和大脑神经细胞的胞浆中可见呈六边形颗业状的病毒粒于聚集或散在,直径25~30nm。该病毒对pH3,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去氧胆酸钠具有抵抗力,在Mg^2+保护下抵抗热效应(50℃)对pH2无抵抗力,25℃和-80℃反复冻融3,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牛结核PPD检出阳性牛分离的分枝杆菌(包括有牛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枝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以及草分枝杆菌等),制成灭活免疫原进行豚鼠接种,并以各种分枝杆菌PPD进行变态反应检查,以观察其发生交叉反应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分枝杆菌除发生主反应外,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交叉的变态反应,尤以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牛分枝杆菌等交叉严重。提示:在牛结核及副结核的检疫中出现其它分枝杆菌干扰的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1983年以来,干草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faeni)抗原与敦煌、金塔、武威、民勤等四县的马类动物气喘病病畜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受检牲畜246头(匹),阳性检出率为52.03%。血清琼脂扩散试验情况各县牲畜反应有所不同。在琼脂扩散平板上出现1—4条沉淀线。并由病马肺和健康驴肺中分离出的干草小多孢菌与9984所制抗原对24例气喘病病畜血清琼脂扩散试验,其阳性检出率为41.67—66.67%。试验证明,干草小多孢菌为马类动物气喘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1日龄伊莎珍珠鸡分别用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攻毒,并设相同日龄雏鸡攻毒做对照。经口感染NDV组珍珠鸡全部发病,死亡率30%(3/10),雏鸡对照组亦全部发病,死亡率70%(7/10);经口接种IBDV的珍珠鸡无一发病,剖检无病变,琼脂扩散试验亦未检测到IBDV抗体,也未能在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而经口腔接种IBDV的对照鸡则有80%发病,死亡率20%,血清中检测到IBDV抗体,并从其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经泄殖腔接种IBDV的珍珠鸡亦未见发病,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法氏囊,脾脏及肾脏等处出现病变。  相似文献   

14.
利用马立克氏病病、死鸡的皮肤(羽囊)打碎、制成MD琼扩抗原.结果表明,自制的MD皮肤(羽囊)琼扩抗原与参考抗原检查MD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以皮肤琼扩抗原制造方法简单,并且可制造更多的MD琼扩抗原.  相似文献   

15.
将马立克氏病死鸡的皮肤或羽囊捣碎,制成MD琼扩抗原。试验结果表明,自制MD皮肤和羽囊琼扩抗原与标准抗的检测MD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但皮肤琼扩抗原制造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将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yis S_(10)株培养于苏通培养基,经低温高速离心,超声波裂解,Sephadex G200柱层析,获得3个峰,制备到3种胞浆蛋白质抗原,经同奶牛结核病分枝杆菌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及各种分枝杆菌高免牛血清的ELISA检测,并与牛PPD,聚合OT等抗原做了比较,以第二峰的胞浆蛋白质抗原的特异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与不同种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用异种抗原黑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吸附这4种抗血清,排除其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专化性明显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表明:经吸附后的4种抗血清可以准确地将大丽轮枝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仍不能区分其生理型和致病类型。另外,当分别使用菌丝研磨物或菌丝蛋白为特异性测定抗原时,ADD检测的结果虽然一致,但前者阳性反应沉淀线粗糙,轮廓不清晰,后者的沉淀线较细,且清晰、明显。因此适宜选择菌丝蛋白为抗原进行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牛分枝杆菌的间接ELISA方法,快速区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牛分枝杆菌,为净化牛结核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体外扩增表达并纯化的重组牛分枝杆菌CFP-10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牛分枝杆菌的间接ELISA,并应用方阵法优化间接ELISA的检测条件.[结果]重组CFP-10蛋白间接ELISA的最佳检测条件为:以8μg/mL重组CFP-10蛋白包为被抗原,37℃下包被1h,再以5%脱脂奶封闭1h,血清(一抗)经1∶200倍稀释后作用1h,然后以1:500倍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二抗)作用1h.该间接ELISA的阴阳临界值为0.281,仅与牛分枝杆菌呈阳性反应,与牛布鲁氏杆菌、牛口蹄疫病毒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能检测1:320倍稀释的血清,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结论]建立的重组牛分枝杆菌CFP-10蛋白间接ELISA具有特异、敏感等优点,临床上可用于致病性牛分枝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