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地区城市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城市外围山坡地都市化现象日趋严重,为求山坡地开发行为不致造成下游水文环境之冲击,而针对城市水土保持问题综合探讨下列主题,包括:(1)山坡地都市化现象与灾害原因:(2)坡地开发之水土保持问题;(3)山坡地都市化之水理变化;(4)潜在崩塌地之简易判定方法;(5)防灾考量之集水区开发限制。鉴此,探讨台湾历年来之城市水土灾害原因与环境资源之保育利用课题,进而提供相关单位作为城市整体整体环境管理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台湾山多平地少,山坡地农业自有其发展空间,但是山坡地农业之开发苟无水土保持处理之配合,则因坡地环境之特殊性,极易造成水土资源之流失,导致农业依存之土壤日趋贫瘠,国民赖以生存之水源日渐匮乏,至其极限农业将为之消失,国家经济为之衰退,是以山坡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保育具有唇齿相依之关系。农政单位在拟定农业政策时,已充分了解山坡地农业与保育政策配合之必要性,但因缺乏足够之诱因,致使水土资源保育工作未能充分落实,而水土保育工作亦非农政单位之专责工作,必须依赖整体之经济政策,财政动摇,社会认知及及教育宣导等政府各负责部门之配合,方能竟其功。因之当今在推动山坡地农业政策及执行水土保育工作之同时,亟须配合合理土地利用规划,农地重划,设置农业专业区,提为奖励补助,提升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等降低生产成本之措施,以提高农民所得,激励农民从事水土事水土保持之意愿。并以管制农药肥料之手段,控制污染源之扩大,以补助设施农业[之方式,和物在山坡地之扩张,此外,工商业之回馈农业,使得农业能在充裕资金之支援下,导正其健全之发展,因之在农民有实质获利之诱因下,水土保持工作方得以落实,相对的,水土资源环境能获得维护下,方能维系山坡地农业之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F0002-F0002
2005年12月7日~8日在台湾台中市中兴大学召开了海峡两岸环境资源保育学术研讨会——第十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环境资源保育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1)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与对策;(2)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务;(3)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4)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理论与规划;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台湾地区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十分严重,每年给台湾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台湾当局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并重点开展了治山防灾、山坡地治理与山区农村规划与建设工作。近年来,台湾吸取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运用“生态工法”这一新的理念与方法。生态工法是一个对环境、生态友善的工程概念,它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原则、生物多样性保育、人类与自然共存共乐及永续发展等几方面。台湾采用工程、农艺、植生的方法,或三种方法相互配合,使生态工法广泛应用于山坡地灾害防治、坡地保育和河溪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水源集水区中最常造成水质恶化与水量流失之因素主要是来自变更土地使用目的的开发行为。台北水源特定区系台湾第一个经由都市计划程序规划之水源、水质、水量保护区,其管制规范系以土地使用管制为主,故无论在法令配合、人力、经费编列及业务执行运作上均系首创,因此特为本文,藉由现行经营、管理、法令制度等之探讨,以祈有助于提供未来水源保育及永续利用政策制定之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水源集水区中最常造成水质恶化与水量流失之因素主要是来自变更土地使用目的的开发行为。台北水源特定区系台湾第一个经由都市计划程序规划之水源、水质、水量保护区,其管制规范系以土地使用管制为主,故无论在法令配合、人力、经费编列及业务执行运作上均系首创,因此特为本文,藉由现行经营、管理、法令制度等之探讨,以祈有助于提供未来水源保育及永续利用政策制定之参考。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土地质量也在降低,世界范围内土地盐碱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科学、合理地治理盐碱地,应当以系统论的观点,从盐渍土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等诸方面综合考虑,把盐碱地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根据生态恢复学原理,对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统筹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努力拓展盐碱地开发利用新途径,积极推进盐碱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8.
    
序水与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之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重要因素。此种重要资源用之得当则生生不息,否则即发生枯竭及灾害。水土保持是保育生活环境、防止灾害、确保资源之良性循环与生态平衡,维护人民生命财产与人类文明之一种新兴科学。  相似文献   

9.
边坡潜在崩塌之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极易发生坡地灾害,加上人为的开发扰动,每每使得灾情扩大。因此在从事坡地工作时,如何能迅速而有效地评估可能发生崩塌区位,尽早予以实施调查、治理、监测与管制是有其必要性。搜集汇整数种较可行之边坡崩塌评估方法,分别就环境地质、数字地形分析、土壤与植生等观点为基准,建立边坡潜在崩塌之定量评估机制,如此将有助于未来国土防灾规划,并可提供相关资讯尔后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用途管制既是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也是乡村聚落演变的外源性关键因素。明晰土地用途管制下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对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探究了土地用途管制下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下,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乡村聚落数量和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转折点分别为2013年和2016年;集聚模式在空间分布上由均匀式低密度核心向集中式高密度核心突变,聚集核心由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向协调建设区迅速迁移。(2)土地用途管制对乡村聚落演变的交通指向性和沿乡镇点聚集性干预程度不显著。2018年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协调建设区内乡村聚落数量较2016年增幅为11.35%,16.74%和53.36%,乡村聚落面积增幅为35.67%,30.93%和13.35%,随着土地用途管制年限的增长,禁止开发区内乡村聚落突破管制目标,形成小规模集聚。(3)新时期空间管制规划方法更利于土地利用的统筹、优化,但仍需在相应配套政策的保障下实施。研究结果可为完善该地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案、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系针对台北都会区四周之山坡地,进行连续之地文与水理分析,目的在了解都市化山坡地之迳流特性,期就定量之研究分析,推估不同型态之土地利用及开发度,对下游水文环境所造成之冲击,并提出对应之建议。本研究首先建立台北市山坡地开发程度与其地文条件之评估模式,再配合於山沟谷口间设置水文环境监测站,以掌握山坡地之动态水文资料。经评估结果,本研究共规划设置六座水文环境监测站,对都市化山坡地之尖峰流量、稽延时间、泥砂产量、地下水位及水质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其监测资料,经验证分析之结果显示,当集水区不透水面积提高至40%时,其洪峰流量将提高2.7倍;同时亦发现当集水区不透水面积在5%以下时,其洪峰流量增加并不显着,但不透水面积提高至20%~40%范围之间时,其洪峰流量则有显着提升之现象。故於高度都市化集水区进行水理分析时,应特别考虑都市化现象对迳流机制之影响,同时该集水区之总开发度亦不宜超过30%,以避免对下游之水文环境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治理的景观规划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的设计观点虽然尚未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小流域治理实践,但在小流域治理规划中引入景观理念必然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小流域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景观多样性原则与稳定性原则等,规划方法主要包括斑块法、廊道法等5种,小流域景观生态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林业生态景观等诸多形式。建议加强景观小流域评价标准研究,以便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管理小流域,把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同人文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使小流域的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更为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山坡地公园式博览园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国际花卉博览园为例,探讨在城市中心地带山坡地公园开发建设中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论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并对排水系统、边坡防护、微地形改造、崩岗治理、施工临时措施等方面做了阐述。将自然、生态、景观理念贯穿于所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中,以期实现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城市合理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兼顾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潘峰  唐晓岚  吴雷  顾哲衍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3):279-283,289
[目的]通过量化研究探索内湖岛屿湖域视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此类区域风景规划、低影响开发和湖域景观保护等提供依据。[方法]以太湖西山岛及周围湖域为典型研究范围,基于RS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及方法,从路域视景、湖岸视景、视域开阔度、视景丰富度、地形因子等方面进行量化研究,并提取适宜的观景平台选址作为成果展现。[结果]首先通过最佳坡度坡向、平台地基尺寸、洪水淹没、低影响开发、路域可达度等指标初步筛选出30处拟选址。其次通过视域、水景开阔度和视景资源丰富度进行分析,确定最终选址。[结论]建立在量化数据基础上的视景资源开发属于源头控制,观景平台的选址科学有效,有利于视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生态。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帽儿山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对区域区划有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帽儿山为例,以2006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地形图、二类调查数据和其他数据材料为数据源,以GIS为技术手段,选取景观类型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因素(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指数与气象因子(年降水量)7个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生态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全面分析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分级处理和景观区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区域,分别代表好、较好、中、较差和差5个级别;(2)不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Ⅳ>Ⅰ>Ⅴ,Ⅱ级区域所占的比例最大,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属于较好水平;(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第一、二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好,Ⅱ级区域在一、二高程带所占比例较大,在第二高程带达到最大,第三、四和五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差。可见基于DEM模型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揭示景观生态质量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选取资源成因、环境成因和社会经济3大体系的16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心带及秦巴山地生态脆弱性最强,西部高原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较强,山前平原地区为中度,东部丘陵地区生态脆弱性次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地震次生灾害分布对生态环境影响,证明了评价结果符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7.
实施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水源区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忽视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随着治理的深入,流域内径流量减少幅度增加,影响了对受水区的供水量。为了保证水源区对受水区的供水量,对传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改进、采取新型水土保持措施已成为增加受水区输水量、改善水源区生态的现实选择。基于对水源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局限性的分析,得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并不适宜大中型城市的水源区治理,并初步探讨了水源区新型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的措施配置。  相似文献   

18.
生态涵养发展区农业景观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是新农村建设体系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该研究以北京远郊生态涵养发展区峪口镇为例,在农业景观主导功能分类基础上,基于适宜性评价与实地勘踏访谈等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专项规划设计,然后按照"农业生态优先、农业生产次之、农业服务设施再次和农业旅游休闲景观最后"的原则,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组合原理和分区权衡的方法,优化农业景观空间组合,形成研究区农业景观总体布局。研究表明,在峪口镇农业景观规划布局中,农业景观基质为粮菜生产区、经济林果生产区、农业生态保护区等,斑块为农业旅游休闲和农村聚落景观等,廊道为道路、河流、生态缓冲廊道等。该研究结果为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老挝沙湾水经济区生态用地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老挝沙湾水经济区的生态用地特征,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并保证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方法]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2个方面选取适宜的指标,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客观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综合评价研究区内生态用地的敏感程度和空间分布。[结果]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不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2%,19.36%,32.85%,46.01%,0.36%;林地景观类型破碎度相对其他景观类型最低,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小;水域和农用地景观类型破碎度最高,形状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建设用地景观类型由于研究区自身发展条件的制约,面积较小,破碎度相对其他景观类型而言位处于中等水平。[结论]研究区生态用地可划分为生态用地优先建设区、生态用地次优先建设区、生态用地过渡区和生态用地保育区4种生态用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