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珠三角基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进行分类,分析当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其价值提供借鉴。【方法】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和珠三角基塘农业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挖掘其在乡村振兴中循环经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农业景观价值,通过对比研究浙江湖洲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总结珠三角基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结果】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种复合农业,其中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最早被广泛关注和推广应用。当前基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总要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将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丰富的资源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可展现农业文化遗产中多元价值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效用。  相似文献   

2.
王伟  毛伟 《世界农业》2023,(9):82-96
中国农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农业发展依旧未能摆脱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问题,而作为重要农业投融资模式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农业领域PPP项目实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领域PPP项目实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是农业领域PPP项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异质性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农业领域PPP项目实施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业领域PPP项目实施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不可避免要同时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基塘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具有较大发展前 景。分别从生态系统尧水陆空间格局和物质能量流动3 个角度介绍基塘农业,同时指出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给基塘 农业带来的各种问题,并认为GIS 和。感技术作为更先进的计算机手段会在基塘农业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 用地综合评价和用地技术评价两个方面强调了发展基塘农业必须重视其土地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榕  涂维亮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246-248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绿色农业发展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农业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受政策、资金、科技以及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影响,提出可以通过加强科技、金融对绿色农业的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发展绿色农业,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态持续发展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剖析了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现状和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控制基塘农业生态系统恶化的对策,为珠江三角洲高产高效基塘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珠三角地区有着发达的基塘农业,但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裹挟下逐渐丧失竞争力而演变成今天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水土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乡村景观单调等问题.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规划设计了以有机—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该模式变废物为资源,实现了物质的水陆循环和水域内部的循...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理论的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珠三角地区(2003~2007年都市农业发展原始数据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所建模犁对该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给出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湛江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总产值持续上升,但是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对此,应通过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不断推进湛江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新 《古今农业》2011,(1):96-104
在顺德县基塘农业中,池塘以淡水养殖业为基础而兼有蓄水的生态功能,而基面上的作物应对市场而转换,由此形成不同的基塘类型.基面作物的转换与经济类型的变化有关.明代的果基鱼塘,促进了面对国内市场的果品加工业的形成.清代桑基鱼塘大发展,产生了面对国际市场的缫丝业;晚清民国初年机器缫丝业兴起,桑基鱼塘与外向型的缫丝业更紧密连接一...  相似文献   

10.
11.
蓝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02-5703,5714
论述了珠三角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珠三角“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模型的珠江三角洲基塘景观破碎化分析及其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丹  叶长盛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32-3937
在对珠江三角洲传统基塘区2000、2006、2011年基塘景观破碎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CA模型开展了传统基塘区2020年的基塘景观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传统基塘区基塘面积减少了46.65%,斑块数量由139个增加到1 072个,平均斑块面积减少了97.12%,反映了斑块由集中成片发展成为破碎的状态;形状指数增加了36.23%,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基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边缘密度减少了88.57%,反映了单位面积上斑块数量增多了;平均最近邻近距离变化幅度最大,减少了99.75%,说明相同类型的斑块之间的距离变近,呈团聚分布。根据2020年模拟结果 ,基塘面积减少53.38%,基塘斑块数量增加为2 045个,平均斑块面积减少82.33%,形状指数增加22.12%,边缘密度增加80.74%,平均最近邻近距离减少86.00%,基塘破碎化的程度有所减缓。研究结果可为传统基塘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延续、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珠三角七个城市的农村地区,采用“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珠三角农村老年人体育 锻炼动机特征、内容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形式特征、效益表现及体育锻炼的相关影响因子。采用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在体育锻炼动机、锻炼频度、锻炼持 续时间、锻炼形式、锻炼场地选择等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老年人在体育锻炼后有着良好的心理感 知;3)场地设施不足及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是阻碍珠三角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子。  相似文献   

14.
王成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54-19156
在介绍珠三角地区概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技术政策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4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从潜在客户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支持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从理念因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是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业企业制度和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理念,它同时也吸收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理念中的有益成分,其中关键是要形成重组农业资产存量的有效机制,对外拓展农业的外延,对内提高产业的收益,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经营的颓势,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新型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营造与国际市场对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低碳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通过全面梳理与剖析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将农业生产总值、财政支农、农业人口数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农药、化肥、农膜、农用机械使用量、农业耕地面积、牲畜养殖数量等低碳农业影响因素与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关系一一进行明确与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科学制定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促进金融对低碳农业的支持,积极推进安徽省低碳农业科研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城市群的功能,对珠三角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及主要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个案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农家乐"为例,对珠江三角洲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与“9 2”省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及区域布局特点,从比较优势理论上阐述珠三角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9 2”省区优势农产品合作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