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香菇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 ,花菇作为香菇中的珍品更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传统的段木或代料栽培香菇 ,受到林木资源限制 ,使南方香菇主产区香菇发展后劲不足。烟台市是我国著名的苹果之乡 ,果园面积 2 0多万hm2 ,仅苹果面积就达11万hm2 ,每年果树正常管理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达 110万t,这为发展香菇提供了优良的资源条件 ,加之烟台市地处中纬度的胶东半岛 ,发展香菇气候条件优越。因此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我市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产量从 1995年的 0 2万t,增加到2 0 0 3年 1 2万t,延长了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 ,实现了资源的多元、重复、…  相似文献   

2.
谈谈如何提高木屑栽培的香菇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年来 《食用菌》1989,(2):19-21
近几年来,我国香菇的总产量曾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1988年以来,由于香菇品位低,卖不到好价钱,外商从中渔利,致使许多菇农因无利甚至亏本,被迫中断生产,栽培规模大为缩小,仅福建省就减少了一半以上。针对近几年来,香菇生产普遍存在着“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振兴我国的香菇生产,当务之急是提高香菇的质量。现将如何提高木屑栽培的香菇质量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香菇135菌株SCAR标记的验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用菌之一,目前的全球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我国是香菇栽培的起源国,目前香菇产量居世界第一。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着香菇的产量和品质。由于我国食用菌菌株尚未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存在菌种“多、杂、乱、散  相似文献   

4.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又是多目标名贵经济树种。我国银杏树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银杏属落叶树,我国每年自然产银杏叶约200万t,除3万t定向栽培的银杏叶用于药物提取外,大部分随自然落叶流失。利用银杏叶栽培香菇,既可减少我国用于香菇栽培的林木消耗量,又可达到这一宝贵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应用目的。现将利用银杏栽培香菇配方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香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因其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近年来,随着香菇袋料栽培技术进步和"南菇北移"的发展,在西北冷凉地区的栽培区域和规模在不断扩大。甘肃天祝县自2009年引种香菇以来,通过多年栽培实践,总结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香菇优良品种,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培养料、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许多农产品会受到冲击 ,但食用菌将处于优势地位 ,前景看好。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 ,许多品种在世界占首位。如香菇 ,1999年全世界总产量共 10万吨 ,我国就生产7.8万t。由于食用菌适于劳动密集型生产 ,发达国家机械化生产显示不了威力 ,所以我国发展食用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市场形势来看 ,我国食用菌出口面临很大机遇。单说香菇 ,韩国生产量不大 ,但商品量大 ,对质量要求高 ,近年来以高关税阻滞中国香菇入韩 ,一旦我国加入世贸 ,关税大大降低乃至取消 ,总消费量可达 0 .2 5~ 0 .3万t。再如日本 ,尽管多方…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月1日至3日,国际香菇生产暨产品研讨会在我国菇城庆元县召开。庆元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早在隋唐时期当地山民就开始人工栽培香菇,漫长继代延续已使庆元形成了独特的香菇文化和生产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庆元的香菇生产发展如虎添翼,1993年干香菇产量达6886t(占全国产量1/5,世界产量1/10),其中有3700t从庆元市  相似文献   

8.
提高香菇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香菇段木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本世纪七十年代普及木屑等代料栽培技术以来,年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香菇生产、消费和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我国干香菇的质量较差、品位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近几年来,我国香菇增加,但每公斤干香菇从1984年730日元降低到1988年的850日元(而日本菇每公斤则为1485日元)。因此,如何提高香菇产品的质量,是我国当前香菇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提高香菇产品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就可以做到的。它涉及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各领域的许多单位,必须在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下才能做到。根据目前我国香菇生产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香菇味道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多种功能因子,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因此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本文从无公害香菇的生长环境入手,对其栽培技术展开了细致深入地分析,从香菇栽前准备、出菇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无公害香菇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香菇生产虽有八百余年历史,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长期以来产量徘徊在四至五千吨之间,加之土法烘干品质差,每吨卖价不到1万美元。因此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次于日本。近年来,香菇主产区的福建省古田县菇农试验成功了木屑室外袋栽香菇,很快地在我国大江南北十四省推广开,形成了商品化生产。1987年全国实施食用菌“星火计划”把香菇新栽法重点推广,使产量第一次跃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3万吨左右。1988年10月26日,在西安召开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成果展览会上,古田县《室外袋栽香菇高产优质技术》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1.
陈永生  陈娟 《食用菌》2013,35(1):4-5
香菇是世界著名食用菌,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山珍"之称,是理想的低脂肪、高蛋白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香菇营养、药用价值的认识,香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量迅速增加,香菇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芳 《吉林蔬菜》2013,(3):40-41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属我国特产,素有"山珍"之称。以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植物皇后",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近年来丹东地区栽培种植面积很大,尤其凤城边门、大兴、石城等地区,香菇的人工栽培种植已成为产业致富,农民增收的高效农业项目。现结合凤城市各地区的生产实践,结合实际,对香菇的生产,技术要点,做一下阐述与介绍。  相似文献   

13.
香菇的栽培规模在我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是食用菌中的重要品种。菌种是香菇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香菇育种技术有许多种,而在香菇品种选育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技术还是杂交育种。通过综述我国香菇杂交育种及其相关技术发展情况,为今后香菇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反季节香菇价格不降反升,并出现了价格高、价格稳、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趋势.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香菇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被消费者普遍认可,拉动了市场消费;二是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日趋成熟,质量有保障,满足了淡季市场的供应;三是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要求高,产量低,供应量少,使反季节香菇成为夏季蔬菜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促进了反季节香菇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袋栽香菇的成功,使世界香菇产销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销中心由日本、韩国向中国转移。我国南方传统香菇产区受自然资源、栽培方式的限制,已经很难适应庞大的栽培需要,难负继续大发展的历史重任,产地势必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笔者对维坊市香菇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回顾香菇产业发展的历程,总结经验和问题,不仅能更好地促进我市香菇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同行有所借鉴,以便加快南菇北移步伐。  相似文献   

16.
〔按语〕世界年产香菇三百多万吨(鲜重),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4~15%,仅次于蘑菇。但作为保健食品,香菇更受青眯,每磅售价高者可达15美元(蘑菇为0.8美元)。1987年我国干香菇产量突破1.5万吨(鲜干折合率随鲜菇含水量变化,大多为6.5~8.5∶1),比1986年增产50%。1983年,日本香菇产量占世界82.8%,中国只占9.4%,现已提高到38%左右。我国近两年代料栽培大发展(代料菇约占3/4),使产量猛增。然而在产品质量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尚不少.这与菌株性状,栽培基质及栽培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讲座拟从采收后处理加工方面进行叙述,含保鲜、脱水干制、深加工、菌丝体开发利用等内容。香菇的商品形式,绝大部分为脱水干菇,此外是鲜菇、罐头及各式风味香菇。鲜香菇肉质嫩滑、鲜美可口,有一定市场。在日本城市,不仅餐馆,就是家庭购买者为数亦不少,1980年香菇鲜销量是1960年的12倍,达8万吨左右。由于香菇的耐贮性差,20℃下自然存放保鲜期只有两天,这是影响扩大鲜销量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市场看台     
《蔬菜》2007,(8)
未来香菇产业发展方向1.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香菇产量逐年上升,占了世界香菇总产量的近八成。但出口的多是干香菇和保鲜等初加工产品,分级包装也跟不上,起点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所得收入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10,(6):92-92
<正>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  相似文献   

19.
需求决定生产.任何一项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关键在于市场.与其它任何产业一样,市场也是香菇生产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香菇生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大家都认为香菇生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未来香菇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发展前景究竟"广阔"到什么程度?想必不是人人都弄得清楚的,"闻其道而不知其所以道",很多人只是听说而已,其实自己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与观察,笔者对香菇生产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对其发展前景也充满了信心,认为这是一项市场容量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香菇,我国的生产数量、面积以及花菇的产品质量、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尤其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先有河南的“泌阳花菇甲天下”闻名于世,后有东北地栽香菇以及花菇生产的崛起,均令中国香菇赢得国际市场跨出了关键性的步伐;此后,我国大陆的香菇生产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有诸如山东的惠民,河北的平泉、遵化等地,纷纷崛起为“香菇之乡”,丰富了市场的同时,为当地菇农和财政的增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