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30)的RFLP作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姊妹交第5代群体(SIB5)和回效一代群体(BC1)为作图群体,对经细胞学初步定位于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雄性不育基因(ms30)进行了RFLP作图。选用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探针18个,用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tant analysis,BSA)进行标记筛选 ,用JoinMap作图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IB5群体的RFLP分析表明,ms30基因与玉米第4染色体长臂上的两个探针位点um  相似文献   

2.
芝麻人工构建雄性不育基因的转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基因枪将人工构建的植物雄性不育基因TA29-Barnase及其标记基因bar导入芝麻豫芝4号的离体子叶,在MS+5mg·L-16-BA+1mg·L-1IAA+1mg·L-1ABA+5mg·L-1AgNO3的培养基上交培养12天,转入光、暗光替培养,诱导出不定芽。经添加2mg·L-1除草剂(BASTA)的上述培养基筛选,获得了11个BASTA抗性株系,对其中3个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证实其中2个为转基因株系,转化率为1.46%  相似文献   

3.
1988~1992年对1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与不育系测交,鉴定其对育性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培矮64、Cpslo17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02428、晚轮422、Cpslo、MCP231对粳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L-201、8544、Lemont、Dular对粳型不育系具有部分恢复能力。具有恢复基因的广亲和品种,可用于选配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和选育新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4.
一个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圣 Brow.  GG 《作物学报》1998,24(6):705-710
1993年春在白菜型油菜品种“浠水白”中发现了几株雄性不育株,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浠水白”雄性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所有调查过的白菜型油菜品种(系)均具有这种雄性水育的保持系。与pol CMS和napCMS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测交结果表明,“浠水白”雄性不育与nap CMS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与pol CMS具有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EcoRⅠ,HindⅢ,PstⅠ和Sal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5.
6X小黑麦品种Venus和2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选育出NR9849等8个系群94个系,其中大部份抗条锈病或(和)白粉病。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APAGE)分析了NR9849等系群的64个株及其亲本Venus、小偃6号和川育12号的醇溶蛋白,结果表明,50.00%的株系具有1RS/1BL所特有的G1d1B3位点,20.31%的株系在Gli-2位点发生了普通小麦与6X小黑麦遗传物质重组;64个株系中出现了1种亲本类型,3种重组类型和3种突变重组类型,突变率15.6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指出,大多数株系Glu-1位点与普通小麦亲本相同,即由Glu-A1编码的亚基1,Glu-B1编码的亚基7+8、14+15,Glu-D1编码的亚基5+10、2+12。文中还讨论了6X小黑麦向普通小  相似文献   

6.
D6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春季了田间分期播种,冬季在温室在不补光种植,研究了具有D^2型细胞质(胞质供体为粗厚山羊草Ae.crassa)的Norin26异质系在呼和浩特自然光生长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的Norin26异质系在田间的不育株率均达到了100%,不育性在形态上表现为雄蕊心皮化;(2)三个播期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3月28日播种的为40.85%(半不育),4月7日播种的18.82%(高不育)4月  相似文献   

7.
K型杂交小麦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B)和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R)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A/R),F2,B2(A/F),B2′(A∥BR)作为试验材料,对育性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恢复性遗传研究的最佳指标-套代自交结实率为育性指标,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配子体不系,三个恢复材料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棉花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_5ms_6半保持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_5ms_6半保持系的选育SelectionofSemi-MaintenaceLinesofGeneticDoubleRe-cessive(ms5ms6)MaleSterileCotton1961年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抗风暴...  相似文献   

9.
应用回交法转导水稻广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林  曹立勇 《作物学报》1996,22(5):595-602
以热研1号为广亲和基因(S)的供体亲本,粳型雄性不育保持系76-27B作为轮回亲本,用回交和测交鉴定进行的方式,将S基因逐步导入到76-27B中,在BC2F3后代中选得8份材料,其中5份材料73-2-1、73-2-4、73-2-6、73-2-7和73-2-8带有S基因,以下简称B(S5S5);另3份材料73-2-2、73-2-3和73-2-5带有S5基因,简称B(S5S5)。亲和性比较分析表明,B  相似文献   

10.
多抗性糯稻新品系148糯148糯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在1985年以恢复系丽恢622(90105/IR26//赤块矮/IR2e///IR26)作为抗源供体,处州糯为轮回亲本,采用改良回交法经9年的定向选育得到的中籼糯新品系。经1992~1993两年浙...  相似文献   

11.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12.
白菜型油菜(B. campestris L.)双显性核不育896AB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董振生  刘创社 《作物学报》1998,24(2):187-192
以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系S3-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油菜Tobin为父本杂交,在自交2代中出现不育株37AB,经研究认为,该不育材料是由2种不育基因(MSMSrfrf,MSmsrfrf),4种保持基因(MSMSRfrf,MSmrRfrf,msmsRfrf,msmsrfrf)组成的杂合不育群体,用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的方法,经2~3个世代的选育,育成896AB双显性不育系及125ab等双隐性临保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原产澳大利亚的稀毛棉(G.pilosum)、皱壳棉(G.costulatum)、杨叶棉(G.populifolium)的核型。稀毛棉的核型公式为2n=2x=26=16m(4sat)+10sm,皱壳棉为2n=2x=26=16m(4sat)+10sm,杨叶棉为2n=2x=26=18m(4sat)+8sm。随体均有两对,一对位于第11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另一对位于第13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平均臂比和长度比分别为稀毛棉1.53和2.51、皱壳棉1.55和2.31、杨叶棉1.49和2.37,其核型均属于Stebbins的2B类型。对称系数稀毛棉为26.04,皱壳棉为27.93,杨叶棉为28.32。三者彼此之间的核型重合率均在90%以上。核型的同质性说明三者在起源上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戚存扣  仲裕泉 《作物学报》1995,21(6):717-722
从甘蓝型油菜品种“3-63-4-5-1”与埃塞俄比亚芥品种“Dodolla”杂种F1植株开放受粉获得的F2群体中筛选出一株半不育、矮杆、甘蓝型油菜类型植株,经连续4个世代自交、分离鉴定出一个二体附加系“92I1096”。细胞学观察结果,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2n=40,比其母本甘蓝型油菜(2n=38)多两条额外染色体。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中期(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0.47I+19.77Ⅱ,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信息》2006,(10):10-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育种家为了避免杂交高粱生产中应用的雄性不育系全部依赖于迈罗型(A1细胞质)不育系所带来的象T型细胞质玉米杂交种遭受T小种专化侵染的严重问题,而致力于新型细胞质不育系的选育,先后育成了A2、A3、A4、A5、A6,9E等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目前投放国内市场的只有晋杂12号、  相似文献   

16.
章琦  施爱农 《作物学报》1996,22(2):135-141
自1986至1993年,我们选育了第一批携有抗水稻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4和Xa-12的3个粳稻近等基因系:CBB3、CBB4和CBB12(暂名)。以1个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粳稻品种沈农1033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自交直至BC5F5代。各世代经抗性测定和株型选择,直至各系的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趋于一致。进行了3个近等基因系与其供体基因的抗性反应型比较、农艺性状考查及抗性遗传分析。通过育  相似文献   

17.
切花月季萨曼沙组织培养微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切花月季萨曼沙为外植体,成功地建立了该品种无性繁殖系和高效的培养体系,在MS+BA2mg/L和MS+BA2mg/L+IBA0.1mg/L培养基上芽的诱导率均在80%以上;在1/2MS+IAA1mg/L、1/2MS+IBA0.5mg/L及1/2MS+NAA0.5mg/L的培养基上,根的诱导率在80%以上;生根试管苗经高湿度荫棚过渡锻炼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小扁豆染色体标本观察其核型,结果表明,绿小扁豆和红不扁豆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16=16m+6sm+2st+2st(SAT),两种小扁豆的核型类型都是3B,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均为2n=2x=16=4L+6M2+6M1+4S,二者主要在第7号染色体臂比和2号染色体大小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高粱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用于A1、A2保持系选育的测验种,是饲草高粱等以营养体为栽培目标的优良细胞质类型。就高粱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湘杂油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低芥酸杂交油菜品种,由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和恢复系109R配制而成,1998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长沙地区9月下旬播种,次年5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21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