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56例中无1例发生出血或穿孔,术后2个月后复查,所有息肉残蒂或残端脱落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安全、彻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出血或穿孔的发生率,提高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25例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被套扎的息肉蒂部组织完全脱落消失,治愈率100%,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安全、彻底、效果好,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在结肠镜下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凝摘除。结果:372例921颗大肠息肉均成功摘除,无一例穿孔,1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采用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9例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穿孔,1例带蒂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3例术后1d少量便血,经治疗2d内出血停止。术后1a 71例行常规复查肠镜,原部位均未发现息肉。结论无痛结肠镜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与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让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方法结合,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内镜下诊断、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的临床经验,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大肠侧向发育型息肉11例中6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5例采用高频电圈套凝切。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切除了病变并痊愈出院,术中和术后未见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内镜下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德国ERBE 公司生产的APC(VI0 200D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258例老年患者共检出525枚息肉全部使用APC治愈,根据息肉大小和形态,使用APC灼除302枚(57.5%),APC切除89枚(17%),黏膜下注射后APC切除134枚(25.5%),局部渗血者行APC电凝或钛夹止血.术后2例(0.8%)出现少量便血,予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PC可作为老年人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68例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息肉切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8例中共切除息肉382枚,全部患者术中经过顺利.术后4周复查,6例电切部位形成浅表溃疡,表面附有白苔,其余电切部位肠黏膜光滑,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贲门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175例贲门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术后半年复查胃镜,再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75例中复发20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直径>0.6 cm、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食管炎者更易复发.结论 息肉直...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结肠息肉最为常见。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剖腹手术。高频电技术切除结肠息肉手术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我院于近年使用电子内窥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手术96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手术配合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所致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1例由功血、子宫内膜肌瘤或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分析其手术操作,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月经改善情况。结果:61例手术顺利,仅2例因腰麻引起低颅内压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功血患者有效率为87.0%,子宫肌瘤和息肉患者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好,创伤小;配合严格B超检测及合理的手术操作可避免漏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肠息肉癌变的内镜诊断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癌变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及寻求息肉癌变的早期诊断、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诊断的68例(71个)大肠息内癌变的内镜、病理与临床资料。结果:1660例(2540个)大肠息肉中有68例(71个)癌变,癌变率为4.10%,左半结肠息肉癌变69个,占息肉癌变总数的97.18%。绒毛状腺瘤、混合腺瘤癌变率较高(分别为56.76%、14.71%),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为4.17%)。息肉直径>2.0cm者癌变率为37.40%,息肉直径1.0-2.0cm者癌变率为4.64%,息肉直径<1cm者癌变率为0.43%,息肉直径>2.0cm者癌变率明显高于2.0cm以下者。广基息肉癌变率10.08%。结论:左半结肠息肉、宽基息肉、直径>2.0cm息肉、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大肠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予以切除,全瘤送检。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1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以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合并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美国大约每6万~30万人有1例PJS患者。目前我国对该病的发病率的报道仍较低,作者收集了近30余年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PJS,现将病例综合报道如下。图1 PJS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图2 PJS的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1临床资料2例病例中,1男1女,年龄分别为10岁、16岁。患者皆是无明显诱因发生口唇周围出现黑斑,逐渐增多,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到手和足的掌面(如图1)。伴有间断腹痛、腹泻。不伴里急后重、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行肠镜检查见直结肠距肛门5~15 cm有多处的息肉样病变,息肉无特征性表现,有蒂、无蒂、分叶状均可见到(如图2)。息肉主要分布于结肠、直肠。息肉的大小及数量不等,直径可以从1 cm至5 cm以上,以多发为主,多数表面黏膜光滑。经肠镜下经高频电加圈套器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诊断为胃肠多发息肉。经内镜下切除息肉后,腹痛腹泻都能有所缓解,色素沉着无缓解。经随访发现,症状缓解后易复发,时间短,仅为4月余。2讨论PJS是一种极少见的以...  相似文献   

13.
下腹部腹膜皱襞共5条,其中脐正中襞1条,脐内侧襞和脐外侧襞各2条,均可作为独立解剖结构应用于儿童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①将腹膜皱襞直接缝合于前外侧腹壁覆盖加强疝环口;②制作带蒂腹膜瓣片覆盖加强疝环口;③制作带蒂腹膜瓣片填塞疝环口。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应用上述方法可有效预防儿童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综述了下腹部腹膜皱襞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儿童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近20年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病理特征和息肉恶变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我院近20年行结肠镜检查的11 67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990 - 1999年的10年间的患者设为A组及2000 - 2009年间的患者设为B组,对比两组的检出率、病理特征和息肉恶变情况.结果 (1)B组的各年龄组大肠息肉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1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不良事件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时,两组经期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5-ALA-PDT)与高频电灼治疗跖疣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确诊为跖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ALA-PDT组32例采用5-ALA-PDT治疗,高频电灼组28例采用高频电灼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副作用。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5-ALA-PDT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高频电灼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0805,P<0.05);5-ALA-PDT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3.1%,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87.5%(P<0.05);随访3个月,5-ALA-PDT组的复发率为6.3%(2/32例),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28.6%(8/28例)(P<0.05)。结论5-ALA-PDT治疗跖疣的疗效明显优于高频电灼法,是一种疗效好、无明显痛苦、无瘢痕形成、复发率低的治疗跖疣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7.
息肉因其有恶变的危险,故视为癌前病变.以往临床上对高位息肉,无蒂广基息肉多采用剖腹手术切除,因其疗程长、创伤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作者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肠腔结扎器(已获国家专利权),采用结扎器经内窥镜结扎息肉基底部,阻断其血循环,瘤体枯萎而自行脱落.在我科结扎治疗直肠息肉62例,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采精的方法精液采集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徒手法、假阴道法、电刺激法、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采精设备等,但如今最简单最常用的是徒手法。徒手法采精不仅操作方便所需设备也简单。让采精公猪进入到采精室,首先用湿暖毛巾擦洗干净公猪的腹部和包皮,再让其嗅爬上假母猪台,此时采精员用手抚摸公猪腹部和阴部,来刺激其性欲。公猪身体开始抽动并射精,采精员一手拿采精杯,一手顺着阴茎伸收节奏抽拉阴茎。手握阴茎的力度应适中,切不可太大或太小。公猪射精时,最初较  相似文献   

19.
马蹄内翻足俗称“马蹄足”,是儿童常见的畸形,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矫正并不困难,但还是有不少患儿不得不承受手术治疗的痛苦。其实,无论是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只要家长及早发现“马蹄足”,并予以治疗,徒手就能让孩子的双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自制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支撑喉镜内镰状喉刀连接高频电刀自制成高频电刀对107例会厌囊肿患者在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一次性完成,术后随访6~12个月,经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会厌术区均未发现囊肿复发,无会厌部分缺损。结论采用自制高频电刀在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下切除会厌囊肿具有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副损伤小、不易复发、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