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恢1979是宜宾市农科院用特三矮2号/明恢63的F5代株系作母本与宜恢1577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佳,前期叶片反卷,后期上部3片功能叶正常张开,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稻瘟病抗性较强,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2005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宜香1979(宜香1A/宜恢1979)于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用IR1544/明恢63//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籼型恢复系绵恢2009,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各类不育系组配,幸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2009,红优2009,C优2009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标优2号     
品种来源:标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配合力高、强优势、米质优良的不育系M52A(是用柳州野稻O.rufipogon和长药野稻O.longistaminata杂交后代4020的F2植株与珍汕97B杂交得C17-1,与披叶系RGS20杂交得到披叶系32043-12,再用珍汕97A与其后代42886连续回交,育成定型披叶不育系M52A和M52B.)与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性好、米质较优的恢复系成恢19(是用(IR50×明恢63)F2×明恢63),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转bar基因水稻恢复系的生理性状和农艺性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杂交将转bar基因水稻亲本(Gulfmont、Bengal Hu-10和Cypress PB-6)中的bar基因转发转移到恢复系测64、明恢63和特青中,培育出6个抗除草剂(Liberty)的同型恢复系测64-B(G)、测64-B(C)、特青-B(C)、明恢63-B(G)和明恢63-B(C)。抗除草剂同型恢复系的大部分生理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原恢复系接近。将同型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选配出8个抗除草剂三系杂交组合和2个抗除草剂两系杂交组合,抗除草剂组合能保持或略高于原组合的产量水平,利用这项技术有望解决杂交稻制种过程中出现的纯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室用多系1号/明恢63//宜恢1313/鉴86-20复合杂交定向选育而成。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型佳,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组配的宜香2292,2002年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奖,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7.
江恢364是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用恢复系泰引1号、IR30、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好、易制种等特点。用江恢364组配的冈优364已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品种审定,80优364、金优364和中优2号已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8.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19 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公斤,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 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 6号迟 3天,  相似文献   

9.
宜恢4106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用明恢63作母本,与胜优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株型好、植株矮壮、恢复力强、开花习性好、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宜恢4106与宜香1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宜香4106表现高产、优质,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成恢047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IR2588-5-1-2作母本,明恢6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灿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抗温性强,配合力好,米质优,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稻瘟性好的组合,与不良系K17A配组育成的K优047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抗病籼稻恢复系泸恢61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明恢63/繁32∥多恢1,4,5号混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泸恢615,表现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强,与冈型、K型、野败型等不育系配组,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615,K优8615和泸香615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925许旭明,张爱刚,黄显波,余永安,谢小丹(福建三明市农科所365509)汕优925是珍汕97A与恢复系华明925配组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华明925是通过灿粳杂交选育而成的,其亲本配组方式是粳87/IR30//明恢63产量表现19...  相似文献   

13.
二汕优501     
二汕优501系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绵阳市农科所于1988年用二汕A与绵恢501配组育成的一个中籼中熟杂交水稻组合,1993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绵恢501系绵阳农业专科学校1983年冬用明恢63与泰引1号/IR26的一个选系(975)杂交,于1987年选育成功的一个新恢复系。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播始期较明恢63短5~7天;株高95~105cm,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6~17叶;粒中长无芒,千粒重26~27g,花期10~13天,花时集中,花粉量充足。…  相似文献   

14.
特优 6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63(龙特浦A ×明恢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其不育系龙特浦A(简称特A)是用龙特浦杂交V41A转育而成。 一、特A主要特性:1.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15.9—120粒,千粒重27—28克,比珍汕97A增加37-45粒和2—3克。2.抗寒性强,包颈短,在不喷九二O情  相似文献   

15.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273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多系1号/明恢86的后代)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特优559Teyou559,anewmediumindicahvbridricecombination特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制育成的中籼新组合。恢复系盐恢599是该所用特青与明恢75杂交选育而成。多点...  相似文献   

17.
MR365的香味遗传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R365及其作香味供体育成的香稻不育系湘香2号A、新香A、湘香2号S与V20B、V41B、珍汕97B、明恢63等非香亲本杂交,采用KOH溶液法测定杂交组合F1、F2、B1F1植株和F2米粒的香味表现,结果表明,MR365的香味遗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利用MR365育成了几个香稻不育系,并选配出一批香型杂交稻组合,其中香优63、新香优77、新香优80等高产优质组合已通过省级审(认)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系列组合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明恢63/泰引1号/IR26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尼水田谷型冰育系椟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选用优质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陆18S与强恢复系明恢63配组而成的陆两优63,是一个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栽培经济效益高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优 163(优 ⅠA ×明恢6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选配而成。不育系优ⅠA为印尼水田谷 6号不育细胞质。保持系优 ⅠB系从协青早B中选优而来。开花习性好,生育期较短的变异单株经稳定而成。该组合经1987~1989年的组合比较、多点试验、省区试和不育系试繁、试制,均表现优异。 一、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全生育期在四川和湖南作中稻比汕优63短2~3天。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比威优6号长3天左右。作中稻栽培,株高110厘米,作双晚栽培株高105厘米左右,比汕优63矮5~6厘米,株型紧凑。叶片较汕优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