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莉华  李涛  梁亦舟  王婷  熊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92-15094
湖北宜昌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与三峡旅游结合开展三峡茶叶游。宜昌茶叶品质好,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金香品雪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更进一步优化,以水电作为能源加工茶叶的方式应取代以煤为能源的加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宜昌茶叶的内在品质。宜昌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  相似文献   

2.
不同叶位新梢绿茶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贵州省优质茗茶的品质和产量,在湄潭茶产区进行了不同叶位新梢绿茶品质的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品质的因素。结果表明,春季制作优质绿茶以采摘一芽2叶新梢茶叶生化品质最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采摘一芽1叶茶叶新梢为原料,与独芽相比可大幅度提高优质高档茗茶的产量和品质;N、P、K、Cu、B等元素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关系,Mg、Al、Zn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促进优质茶叶的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世界茶叶的第一生产、第一消费大国,茶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庞大的茶叶市场,茶企有哪些主要的营销模式呢?通过市场调查,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一、天福茗茶的连锁店模式从1993年创办至今,天福集团在中国大陆共开设994家"天福茗茶"连锁店。天福坚持"老行业、新经营"的理念,把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属忍冬科藤本植物,用它的花与茶叶加工成金银花茶,芳香可口,具有清凉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常饮此茶,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它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饮品。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主料制备。金银花茶需要90%的茗茶作主料。将采来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茶叶,按照绿茶的加工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成粉,手折梗即断),并要去除老叶、碎叶、叶末和杂质。  相似文献   

5.
婺源县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名优茶。今年茗茶产量可逾千担,产值650万元以上。婺源县把名优茶开发作为发展茶叶生产的重点,从转变茶农小农经济意识,强化市场竞争观念入手,大力优化茶叶品种和结构,使婺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已建立万亩名优茶基地,推广“上梅洲”、“鄣科一号”等良种茶8000余亩。为保证茗茶质量,还在重点茶区举办了名优茶采制培训班,提高茶农制茶技艺。名优茶开发已由原来9家扩大到乡  相似文献   

6.
泡茶时只有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水的温度,才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茶叶的用量有“细茶粗吃,粗茶细吃”之说。一般来说,细嫩的茶叶含茶汁较少,冲泡时要多放一点;粗茶含茶汁多,要少放一些。以250毫升一杯水计算,一般茶叶可放3 ̄5克,而乌龙茶等精细茶则应放8克左右。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而定。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角度来讲,用温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水温最好是80 ̄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  相似文献   

7.
伍强溪水茶飘香全华,张国朝湖南沅陵伍强溪库区出产的褐滩茶,是我国茶叶中的珍品。早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就被朝庭列为贡品。《辰州府志》载:“唐陆蛰翰苑集序云,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今且以充土贡矣。”又据《沉陵县志》记载:此茶用碣滩沉水对岸银...  相似文献   

8.
<正>黔西北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山区面积广大,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及水土环境,比较适合种植茶树,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两丰收。据史料记载,黔西北的纳雍县是贵州的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所产的"姑箐茶"即是贡品茶。纳雍"贵茗翠剑"茶叶荣获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一、品种选择选择优质品种是生态茶叶丰产优质的首要前提。优良茶种除了提高产量、质量以外,还可提高茶树的抗逆性。良种茶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中国茶之起源,源于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之益智健身功能,中国饮茶已有3000余年历史。晋代郭璞注《尔雅》,明确“茶”的含义。进入唐代,伴随着灿烂的盛唐文明,茶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陆羽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推荐湖州紫笋茶为贡茶;浙江长兴顾渚山建起贡  相似文献   

10.
程红亮 《农业考古》2006,(2):287-290
我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婺源地处皖浙赣交界的山地丘陵区,气候湿热,温度和土壤皆宜于茶树生长。由于境内气压较低、空气洁净,利于紫外线辐射;又因云雾缭绕,多漫射光,茶叶叶片不易激变,可促进鞣质、芳香油和醣类形成,故高山云雾出名茶,婺源是“茗茶之乡”,也是茶的故乡。解放以前,婺源茶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也是不堪回首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你吃过用茶叶做的水蛋,用茶叶煲的排骨汤吗?在品茗茶馆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品尝到茶式菜谱。该茶馆馆主小伟说,把茶引入餐饮,是现代很好的保健方式。据了解,品茗茶馆自开业以来,客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贡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的贡茶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赛时自唐朝以来,茶叶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饮料。唐王朝始将茶叶列为大宗贡品,自兹而后,历代王朝,都明定制度,定点定量素取茶叶,史称贡茶。凡被封建王朝指定为贡茶者,必是当时闻名海内的一流名茶。如今,史籍中保留下来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武夷茶在宋代属建茶范畴,随北苑龙田凤饼附纲入贡。明赵孟从《茶场记》载:“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之下。”又云“月团云腴哪易得,山野市井偏。”唐宋时期,武夷山林深地辟,交通闭塞,茶叶不能直接入贡,故名不扬。追至元朝大德五年(1301),诏创皇家培局(后改称御茶园),初“岁贡二十,茶户凡八十”,此后茶叶贡额逐年递增,从二十余斤到200O饼,从此,武夷茶“遂驰名天下”武夷御茶园创立,设采茶官和监制官;但设茶户来茶以进,民间大受骚扰。地方官吏乘机擅增茶租,索取茶礼;蠹役、胥丁肆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改变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工作效率低、不能保证茶叶质量等问题。[方法]采用先进原则及类比设计方法,借鉴传统的用加压板模仿手工制茶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结果]该茶叶压扁机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以机械制茶代替人工制茶,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结论]该机综合性能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调节方便,可以满足茶叶压扁这一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谚什么时候最早出现很难确切考证。晋人孙楚《出歌》说“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这是关于茶的产地的谚语。从目前史料记载来看,这可能是我国最早见于记载的茶谚。一般来说,这些都是在民间通过爷爷奶奶亲口传授流传下来,所以从书本上反而见不到。凡是出产茗茶的地方,就有流传不断的茶歌。不信你若来到茶乡西乡县,不管是走马观花,还是细品午子绿茶,都能感受到这浓烈的茶乡风情。古代称茶叶为“不迁”。因此本地及历年饮用午子绿茶的大西北一带的人,多以茶叶作定亲礼品,男女双方恋人谈妥婚事后,除其它聘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类代表茶叶中茶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各种代表茶叶中的茶多糖,用硫酸-酚比色法测量茶叶中的茶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制备工艺茶叶中,青茶和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而黄茶和红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产地绿茶中,浙茶茶多糖含量比较高而徽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熏花种类中,素茶茶多糖含量较花茶高。[结论]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为全面了解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让时光倒流,凝固到中国茶叶史上出现的高峰期--唐朝时代,这是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朝代,我们就把光彩照人的片段停留在浙江湖州(长兴)来寻根问祖吧!首先是生活在中唐时期的陆羽,在辗转各地名山大川后,隐居于长兴顾渚山,风餐露宿,品茗掘泉,研创茶学,于建中元年(708)著成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成为茶叶的百科全书;由于尊皇爱茶的陆羽受当时的湖州刺史裴清的推荐,建言献策出于顾渚山的紫笋茶成为唐朝皇帝的"贡品".事实形成后,唐朝先后有28位湖州刺史到顾渚山"修贡"、续贡80多年,并设有"贡茶院",春茶开采时人马多达3万人,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茶之劲旅.历朝续贡达800多年,因而让紫笋茶品位之高、贡额之大、续贡时间之长,在我国贡茶史上一直处于至尊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普洱茶氟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选自云南3个主要茶区的14种普洱茶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云南普洱茶的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茶叶等级不同,氟含量也不同,优质茶叶的氟含量比低质茶叶低;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云南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氟含量也不同,以生茶的氟含量最低;不同类型的普洱茶氟含量不同,紧压茶的氟含量低于散茶。  相似文献   

19.
湖南产茶历史悠久,名茶丰富多彩,品质独特。历史上曾有5个名茶被封建王朝列为贡茶,它们是:衡山的“南岳茶”(衡山石廪峰茶),为唐代最早贡品之一;岳阳的“(氵邕)湖茶”,曾有“黄翎毛”之称,在后唐五代时列为贡茶;大庸天崇毛坪茶,在明代列为贡茶;浏阳的“白鹤茶”,在清代中叶规定每年纳贡四斤;郴州五盖山的茶叶,清代列为郡贡。安化的“湘红”,与“祁红”、“建红”同列为中国红茶的正宗,鼎足为三,品质优异,驰誉中外。安化的黑茶,在清道光年间,专供皇家  相似文献   

20.
史载,神农氏尝百草而中毒.遇茶得解,由是推广种植。舜帝姚重华早期躬耕于历山,亦以种茶品茗为乐.姚氏后代子孙一直承袭舜帝种茶的雅事,流传甚广,茗茶辈出。今天,福建安溪县历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嘉怀先生秉承家传制茶技艺,不断开拓创新,成功培育了乌龙茶叶新品种“金乌龙”,饮誉海内外,产品远销日本、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重现了一个帝王茶人的雄风和气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