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麦要高产,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是营养生长时期,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生根、增生分蘖。在这一时期植株制造的营养物质一部分供幼苗生长,一部分贮藏起来供越冬和春季返青生长。冬前壮苗,根系发达,分蘖茁壮,贮藏的养分多,抗逆力强,有利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成穗率高。弱苗根稀蘖少,制造和贮藏的营养物质少。旺苗由于大量营养物质消耗于营养体的生长,营养贮量也少。这两种苗都不利于安全越冬,而且成穗率低。1 控旺苗。过旺苗一种是地并不太肥,因播量大,  相似文献   

2.
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小麦也将进入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冬以来我地降雪量少,给小麦的春季管理也带来了难度。小麦越冬之后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是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时期,是促弱苗转壮、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6年春季之后,河南省小麦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小麦生长由冬前以根、蘖、叶等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转变为根、叶、蘖、茎、穗等营养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生长量大、需肥需水也多,是小麦一生变化最大和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为客观分析小  相似文献   

4.
一、生育周期 (一)萌芽和开始生长期.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草莓早春生长主要依靠根状茎及根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根系生长7天左右茎顶端开始萌芽,先抽出新茎,随后陆续出现新叶,越冬叶片逐渐枯死.春季开始生长的时期为3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5.
桃树每年春季萌芽、开花和枝叶的生长,主要是消耗树体内上一年贮藏的营养物质(养分),若上一年树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丰富,就可提高当年花芽的质量(花芽饱满)和坐果率,枝叶生长健壮.同时还能增强树体抗病虫 危害及越冬抗寒的能力.否则,树势衰弱、花芽瘦小,杭寒、抗旱、抗病虫害等能力就较差,当年春季形成满树花,秋季半树果实或果实无几.  相似文献   

6.
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划分与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出苗期小麦的第1真叶露出地表2~3厘米时为出苗。田间有50%以上麦苗达到标准时的日期,为该田块的出苗期。2.主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绿叶伸出2厘米左右的日期,为3叶期。3.分蘖期田间有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厘米左右时为分蘖期。4.越冬期冬麦区冬前平均气温稳定降至0~1℃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这段停止生长的时期称为越冬期。5.返青期有越冬期的冬麦区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麦苗叶片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时,为返青期。6.起身期翌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主茎第1叶叶鞘拉长并和年前最后叶叶耳距相差1.5厘…  相似文献   

7.
林莉 《农民致富之友》2014,(11):177-177
<正>1、植树季节选择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是树木所处物候状况和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栽植成活,而花费人力物力较少的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植树最适宜。春季在土壤化冻后到树木发芽前正是树木休眠期,蒸腾量小,消耗水分少,栽后容易达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春季土壤化冻返浆,水分充足,有利成活,土壤化冻,便于掘苗、刨坑。春季是树木开始生长的时期,树体内贮藏营养物质丰富,生理机制开始活跃,有利于根系再生和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6,(4):28-28
小麦越冬之后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拨节阶段。春季麦田管理是促弱苗转壮.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只要认真分析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一、植树季节选择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是树木所处物候状况和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栽植成活,而花费人力物力较少的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植树最适宜。春季在土壤化冻后到树木发芽前正是树木休眠期,蒸腾量小,消耗水分少,栽后容易达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春季土壤化冻返浆,水分充足,有利成活,土壤化冻,便于掘苗、刨坑。春季是树木开始生长的时期,树体内贮藏营养物质丰富,生理机制开始活跃,有利于根系再生和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即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后生长发育加快,是决定成穗和形成籽粒的关键时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和进行农艺操作最方便时期。此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麦生长后期合理群体的构建,制约着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实现。因此,务必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对应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近年来笔者在科研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时期不同类别麦田的促、控、防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冬小麦返青期是产生春季分蘖、形成春季新根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之间的矛盾,以及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之间的矛盾,影响到麦苗的健壮生长。为了培育壮苗,以保墒、增温为中心,再辅以施肥。主攻目标:促冬蘖、增春蘖、促根、控旺、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为丰产高产打好基础。一、因苗管理返青期的主攻目标是促控结合,培育壮秆大穗。一是对冬前总  相似文献   

12.
一、生育周期(一)萌芽和开始生长期。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草莓早春生长主要依靠根状茎及根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根系生长7天左右茎顶端开始萌芽,先抽出新茎,随后陆续出现新叶,越冬叶片逐渐枯死。春季开始生长的日寸期为3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适期播种;播后光、温适宜,农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及分蘖,冬小麦苗齐、苗全,大多带蘖壮苗越冬。越冬期积雪覆盖,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增加农田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春季气象条件使冬小麦长势整体良好,苗情转化升级快,一、二类麦田达90%以上。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低温,有利于冬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使冬小麦增产。5月降水使农田墒情较好,降低干热风对产量影响。同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比分析,2014年菏泽市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苗情较好,生长情况良好,为冬小麦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体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弱苗弱苗一般表现为根少,蘖少,叶片窄小,叶色偏淡。弱苗冬前制造和储备养分不足,不利于安全越冬,返青后也难于健壮生长。弱苗成因,表现及措施。1.缩脖苗:干旱缺水形成。主要表现为:幼苗基部叶尖干黄,上部叶色灰绿,分蘖和次生根少或不能发生,植株生长缓慢,心叶迟迟不长呈现"缩脖"现象,严重时基部叶片枯黄干死,植株停止生长,这类弱苗多发生在抢墒播种、土壤干旱以及由于整地粗放、土壤过松、暗坷垃悬空而根与土壤不能紧密接触,吸水困难的麦田。管理此类苗要及早  相似文献   

15.
<正>1苗情特点1.1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越冬以来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长势均衡。一、二类麦田占97.1%。全市返青期平均亩茎数97.6万,单株分蘖3.9个,单株次生根5.3条。1.2越冬状况较好。今年越冬期间气温高于常年,没有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极端低温,没有死蘖死苗现象,麦田带绿越冬,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生长。  相似文献   

16.
在大蒜的生产管理中,前期管理相对较为简单,植株依靠蒜种的自身营养生长。只要冬前长至5~7叶,能够安全越冬即可。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大蒜的根进行第二次大发根。退母后随即进入旺盛生长,大蒜的产量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同时此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因此要加强大蒜的春季管理,为大蒜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返青期的管理“惊蛰”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大蒜开始返青。这个时期要及时除去大蒜越冬覆盖物、浇好返青水、追好返青肥。在浇返青水时一般每667!追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以促进大蒜生长。二、退母期的管理4月上旬大蒜开始退母。此…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秋雨的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较晚,早春麦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返青期管理1.1弱苗。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07年小麦晚播面积大,越冬期提前,造成大面积麦田越冬群体不足,根系少,预计  相似文献   

18.
宁夏灌区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宁夏灌区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进行总结:旱追肥,适时中耕,及时镇压,因苗提早灌水.可促进麦苗旱返青,早生长,育壮苗;促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达到蘖壮、穗多、穗大、壮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证明,播种期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关键在冬前生长期、冬前气温(>0℃)积温和5cm处地温(>0℃)积温与单株次生根数、根十重、根系活力密切相关,越冬期根蘖关系为r=0.9992,地上干重与根干重r=0.9986。越冬过程“上闲下忙”,根系增长较快。春季根系生长与基础苗情有关,返青—拔节期为“根系膨大期”,拔节—开花期为“根系充实期”,根重与开花灌浆期地上干重、收获期千粒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返青期是产生春季分蘖、形成春季新根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之间的矛盾,以及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之间的矛盾,影响到麦苗的健壮生长。为了培育壮苗,应以保墒、增温为中心,再辅以施肥。主攻目标:促冬蘖、增春蘖、促根、控旺、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为丰产高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