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白粉病发病特点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零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上呈现白色粉状小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叶片上都是白色粉霉斑。到了7月的中旬,整个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均被白色粉霉斑所覆盖,叶片慢慢枯死。  相似文献   

2.
从叶片上看,施肥合理的君子兰叶片挺拔翠绿,光泽度特别好,叶片既宽(相对而言)又厚。缺肥的君子兰新长出的叶片既窄又薄,色素特浅,还无光泽。而施肥过量的君子兰新长的叶片有时会出现斑点,严重的叶片变黄。从根茎上看,施肥过量的君子兰肉质根发黄,严重的已腐烂。从花朵上看,肥水充足的君子兰花大色艳,而缺肥的君子兰花朵小,色不艳。  相似文献   

3.
<正>1番茄病毒病1.1症状花叶型:叶片上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病斑,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片凹凸不平新叶变小,植株矮化。蕨叶型:上部叶片细长,形成蕨叶或线状,下部叶片卷曲,植株矮化。条斑型:茎叶果上均出现症状,表现为暗  相似文献   

4.
炭疽病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叶片上的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病斑边缘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灰白色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排列稀疏,多在叶片正面,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在嫩梢上,病  相似文献   

5.
<正>由炭疽病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初期症状为黑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3毫米的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生孢子,与常见的苹果  相似文献   

6.
干红酒用葡萄果实成熟期间的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葡萄浆果成熟期,干红酒用葡萄品种果枝主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叶片着生节着的升高而增加,副梢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主梢叶片,赤霞珠品种夏芽副梢与冬芽副梢叶片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具单果穗或双果穗果枝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的酒用葡萄品种上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7.
辣椒白粉病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萱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93-196
摘要:以辣椒4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成株期感染白粉病后,接种叶片以及接种叶片的上、下位叶片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未接种时抗感材料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感材料接种叶片PAL活性均有所增加,但接种后的第2-3天内抗性材料PAL活性变化量显著高于感病材料PAL活性变化量,说明辣椒白粉病抗性与PAL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接种后,接种叶片的上、下位叶片组织中PAL活性也均提高,说明接种叶片受白粉菌侵染后会对相邻非接种叶片产生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几种主要农作物对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在 25℃恒温条件下, 分别用大豆叶片、 玉米花丝、 玉米叶片、 水稻叶片、 棉花叶片、 马铃薯叶片和向日葵叶片等寄主组织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 观察其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和产卵情况。结果表明, 双斑长跗萤叶甲雌成虫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 雌成虫产卵比例、 产卵量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供试寄主上雌成虫寿命和雌虫个体产卵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花丝、 棉花叶片、 大豆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 向日葵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棉花叶片、 玉米花丝、 大豆叶片、 向日葵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进度除取食马铃薯叶片表现为明显集中在前期外, 取食其余寄主组织的产卵进度均表现为相对均衡。在寄主玉米上, 取食雌穗花丝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叶片。综合评价玉米、 大豆、 棉花和向日葵是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期较理想的寄主植物, 在农田生态系中是该害虫选择危害的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9.
毛叶杜鹃叶片的不定芽分化是最节约的取材方法,至今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在秋季或春季,从生长中的毛叶杜鹃的植株上剪下叶片,用皂水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数次。然后将叶片浸没在7%漂白精片清液中,灭菌半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将上述叶片冼3次,然后用镊子将整张叶片放在1/1Ms+Z 2mg/1(Z:玉米素)培养基上,进行静置培养。  相似文献   

10.
问:桩景剪除全部叶子后,新长叶片,为什么会大幅度缩小? 武汉董国兴答:植物在土壤营养条件较好的环境中生长,新分枝上的叶子,前面长的叶片较小,越是后来长的叶片越大(当然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与后面生长的叶片得到前面生长的叶片进行光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叶片卷曲度杂交水稻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叶片卷曲度不同的6个代表性杂交水稻组合在开花期和花后20天上部3张叶片的卷曲度和剑叶叶片近轴面(上表面)、远轴面(下表面)光合强度、叶片角度、挺直度、群体消光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剑叶卷曲度高的组合叶片卷曲度达44%~47%,中等的组合为15%~16%,低的组合为10%~11%。高叶片卷曲度组合的剑叶上表面  相似文献   

12.
<正>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叶霉病又称"黑毛",是设施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叶、茎、花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受害最为常见。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叶果间的内在作用规律,以桑树(Morus alba L.)当年生果枝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大小果枝上叶片特征和果实性状的差异及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果枝由小到大,果枝上的叶片数与总叶干重显著增加,而叶形指数却无显著变化;桑葚数与总桑葚干重也有显著增加,桑葚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桑葚数与叶片数、总叶干重、总叶面积及其平均桑葚干重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了果实的性状与叶片特征之间存在极密切关系。当年生果枝上的桑葚数量多少取决于果枝上的叶片总数,平均桑葚的干重则与果枝上的平均叶面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  相似文献   

16.
不同遮光程度对玉米叶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多样性种植增产、抗病的可能机制,以不同遮光处理玉米植株时玉米叶片为实验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密度、表皮细胞长宽及大小、上、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密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化趋势为:未遮光处理时(对照)的最大,其次是遮光后透光率为30%,而透光率为10%时的最小。玉米叶片表皮细胞长度、宽度和面积以透光率10%时最大,透光率为30%的次之,而未遮光处理的最小。由此看出,随着透光率的增加,上、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显著增加,由于植物病原真菌侵染时是通过直接穿透植物叶片表皮实现的,因此叶片的这种解剖结构变化可能是作物影响病菌侵染过程,减轻病害发生程度的机制之一。同时还观察到表皮细胞长度、宽度和单个表皮细胞面积均显著减少,而表皮细胞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单位叶面积的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总表面积增加,光合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叶片整体光合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区别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区别主要是植株茎秆与叶片之间夹角大小不同,叶向值不一。紧凑型玉米叶片上冲,穗上部夹角小于25°,穗下部夹角小于40°,而叶向大于40;平展型玉米杂交种茎叶间夹角较大,叶片平展或穗上部夹角大于25°,穗下部的夹角大于40°,而叶向值小于40。叶向值是反映穗位各叶片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综合指标,它受叶片与茎秆夹角、叶片下垂程度、叶片长度的影响:其值越大,表明叶片上冲性越强;其值越小,表明叶片越平展,下披程度越大,一般以值40为区分紧凑与平展的界限。计算公式是: Lov=90°—X×h/H 式中X为茎叶角,h为叶下垂长度,H为叶长  相似文献   

18.
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防治 叶斑病 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为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敞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气温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柑橘生产发展迅猛,2012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达230.7万公顷,产量3168万吨,但平均亩产量只有915.5千克,较世界主产柑橘的巴西、美国1500~2000千克的亩产量低很多。造成柑橘产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苗木种植后还未结果就出现叶片缺铁黄化,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就是其中之一。以下将柑橘缺铁的症状、主要原因与矫治方法进行介绍。1.缺铁的症状柑橘缺铁的典型症状是失绿。失绿首先发生在新梢上,叶片褪绿,叶肉部分发黄,叶脉保持绿色。典型的症状是淡绿色叶片上有绿色的细网状叶脉。随着症状的加重,叶片变薄、变白(或淡黄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坏组织。后随着叶片成熟,绿色叶脉与浅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大丽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及解决今后通过植物基因工程选育新种质的问题,以大丽花为试材,研究光照条件、叶片生理状态、激素浓度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以大丽花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的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顶部充分展开的25天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在含KT 7 mg/L+NAA 0.05 mg/L的MS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15天后转到光下培养,20天后开始有不定芽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出现的高峰期在接种后30~35天,芽分化率最高可达86%,平均叶片再生芽位点数为5.0。待不定芽长至2 cm以上时,将其剪下转到生根培养基1/2MS+ NAA 0.1 mg/L上培养后得到生根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