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包括柔嫩、毒害、巨型、堆型艾美耳球虫等。鸡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性卵囊而发病。凡被病鸡或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各种品种和日龄的鸡都对鸡球虫具有易感性,肉鸡以15~30日龄的鸡群最易暴发球虫病。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7~8月份高发。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小肠球虫和盲肠球虫。本文主要阐述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  相似文献   

2.
肉鸡肠毒综合症也叫烂肠症、肠毒血症,是近期在山东、辽宁等主要肉鸡养殖区出现的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流行病,该病对肉鸡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其病原尚无定论,因其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对数十个临床病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肠毒综合症也叫烂肠症、肠毒血症,是近期在山东、辽宁等主要肉鸡养殖区出现的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流行病,该病对肉鸡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其病原尚无定论,因其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对数十个临床病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诊治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肉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而引发的疾病。任何品种和日龄的鸡只都容易感染,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15~30日龄的肉鸡。病鸡消化道黏膜会被破坏,使其发生出血,还会由于感染各种细菌以及毒素而发生各种炎症,造成症状加重,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防治。1发病原因一般来说,夏秋季节的温度、湿度非常适宜,会有大量球虫繁殖,因此肉鸡容易发病的发季节。  相似文献   

5.
肉鸡肠毒综合症是商品肉鸡普遍存在的一种肠道性疾病,本病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为主要特征。肠毒综合症多发于10~30日龄,10日龄之前,病例较少且较轻。1典型病例一肉鸡养殖户所存栏的4000只12日龄的肉鸡出现腹泻、血便、采食量下降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肉鸡肠毒综合症。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6.
肉鸡肠毒综合症也叫烂肠症、肠毒血症。是近期在河北抚宁榆关、留守营等地的养殖场出现的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流行病,该病对肉鸡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其病原尚无定论,因其临床报道很少,笔者对数十个临床病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诊治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去年入夏以来,胶东各地均发生了以神经症状为主的肉仔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瘫痪、惊叫、乱飞、转圈、震颤等神经症状。此次肉鸡神经症状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日龄不固定,临诊上10~50日龄鸡群均有感染发病;剖检多为严重典型的小肠球虫或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发病;地面平养、网上养殖的均有发生;在使用多种抗球虫药物之后,病鸡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肠粘膜内而引起。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流行病,主要侵害3月龄内的皱鸡,常见4~6周龄雏鸡中暴发球虫病,但很少见12日龄内发生。生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柔嫩艾美白球的致病力强,又称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小肠粘膜的毒害艾美白球虫,也称小肠球虫。本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是肉鸡生产是常见多发病,在潮湿闷热的季节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9.
肉鸡柔嫩美艾球虫病是球虫病的一种,对雏鸡危害十分严重。肉鸡柔嫩美艾球虫属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球虫目,艾美科,艾美耳球虫属。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在球虫中属致病作用最强的。在1999年9月厂旬,我县有一肉鸡养殖户饲养的4000只20日龄的肉鸡出现零星死亡,以排血便,呆立一隅,生长缓慢等症状。开始因饲养人员没有及时发现,造成发生本病,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l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废绝,饮水量下降,生长缓慢,呆立一隅,羽毛蓬乱,双翅下垂,拥挤在一起,喷囊积食。后期出现下痢,并排出带血或暗红色粪便。贫血、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浙江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流行严重,对肉鸡业造成很大危害。笔者碰到过不少病例,现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特性及防治作一介绍。一、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5~9周龄肉鸡,但十几日龄的幼雏也能发病;本病全年均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于11  相似文献   

11.
正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症状肠毒综合征发病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小肠球虫;其次,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被霉菌污染;肉鸡患有大肠杆菌病、梭菌性肠炎等,也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较常见的肠毒综合征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其症状共同点是:病鸡表现兴奋,在鸡舍内疯跑,蹦跳、尖叫;排出脓样鱼肠子,或黑芝麻糊样或拉带血丝西红柿样料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渣)。不同的致病原因,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0~30日龄的肉鸡和16~35日龄817杂交鸡易感性高。鸡舍环境差、潮湿、饲养密度大、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合理等,易导致该病的发生;鸡群中发生小肠球虫、盲肠球虫时,发病几率升高;在易感日龄期间,雨后易发生;突然之间猛增料后也容易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24日,我县护河镇一养鸡户到我站求诊。该专业户饲养1000只土种鸡,现57日龄。鸡群零星发病。发病鸡只消瘦,鸡冠苍白,拉红褐色粪便。剖检发现盲肠肿胀,质地坚硬,剪开可见暗红色坏死物质。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用磺胺喹噁啉连续4d进行治疗。随访经治疗发病鸡群得到控制。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病原学病原是艾美尔艾美属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我国已发现9个种,如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等。2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在3月龄以内,一般发生在3~6周龄的雏鸡。感染途径是食入…  相似文献   

14.
<正>一、鸭鹅球虫病?球虫病是危害幼龄鸭鹅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寄生在肠道或肾脏上皮,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能耐过的病鸭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对养鸭鹅业危害极大。1.病原与流行病学。鸭鹅球虫有种类较多,国内流行的毁灭泰泽球虫、艾美耳球虫等致病力最强,鸭鹅多为几种球虫的混合感染。寄生在在小肠可以破坏肠上皮细胞,造成肠道出血、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破坏;肾脏球虫可以导致肾脏功能衰竭。不同日龄的鸭鹅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卫生条件差,肉鸡常会出现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肠毒综合症。该病也叫烂肠症、肠毒血症,是近期在河南等主要肉鸡养殖区出现的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流行病,对肉鸡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种病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该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病原及病因分析该病主要是由于饲养密度过大、育雏温度过低、环境潮湿度大、水质差等环境应激因素致使肉鸡感染球虫而发生的。当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加之…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一种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疾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鸡均易感,鸡体感染球虫后很快产生免疫力并能限制再次感染,因此常见雏鸡群爆发本病,成鸡几乎不发病但多为带虫者。由于肉仔鸡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差等特点,加之肉鸡整个生长期基本上都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当中,鸡体感染球虫卵囊机会较多,因此肉鸡球虫病成为危害集约化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流行特点:肉仔鸡整个生长周期都可发病,最早可在10日龄左右,最晚可在出栏前发病。  相似文献   

17.
球虫诱发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以表现腹泻、粪中带料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性疾病。当外界环境变化、饲养管理不善、滥用药物等不良因素造成肉鸡小肠病变,球虫、魏氏梭菌及病毒的混合感染,导致本病的发生。肉鸡发病后生长缓慢,体重减轻,饲料报酬明显下降。该病近年来呈多发趋势,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发生非常普遍,给肉鸡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1例球虫诱发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感染引发的猪消化道寄生虫病,临床常见的有蒂氏艾美耳球虫、粗糙艾美耳球虫和有刺艾美耳球虫,10日龄左右的猪发病最严重,主要表现腹泻症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治疗本病时需注意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正肉鸡球虫病(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具有普遍、分布广泛、治疗困难等特点,一旦肉鸡发病将严重影响料肉比,导致养殖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问题。肉鸡球虫种类较多,不同的寄生虫,寄生部位、致病力差异明显。因此,针对不同的肉鸡球虫合理使用相关治疗药物,对于保障肉鸡养殖基本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肉鸡球虫病及发病临床表现概述肉鸡球虫病是一种由病原球虫引起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去年夏季持续高温和干旱,肉鸡球虫病的发病机会大增,且有许多病例与新城疫并发。若单纯利用球虫药物治疗或按新城疫进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有人认为是坏死性肠炎或弧肠孤病毒感染,实则不然,主要还是球虫病,或并发新城疫。二者并发时须免疫新城疫弱毒苗,同时用青霉素及其它球虫药几个疗程才能达到彻底治疗目的。 1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不同日龄鸡都会发病,在蛋鸡以育雏和育成鸡为主,产蛋鸡也有发病,且会造成一定死亡和产蛋下降。球虫卵囊多通过尘土随风传播,也通过蚊蝇、野鸟等携带传播。农村的养鸡场(户)中,网上平养和舍内清洁干燥的发病较轻,而地面散养、卫生条件较差的发病较重。发病日龄多在15~45日龄,12日龄内的雏鸡由于有母源抗体的保护,很少发病。病鸡表现贫血,鸡冠苍白,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采食减少,有的鸡有瘫痪和点头的神经症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一般为5%~20%。出现神经症状有三种可能原因:①并发新城疫后遗症所致;②球虫本身损害肠道,同时也伤害鸡的神经系统所致;③由于损害肠壁后维生素等营养成份不能充分吸收,致使出现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症状。由于使用球虫药进行治疗,典型的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较少见,而主要为小肠球虫,所以粪便多为胡萝卜色(桔红色)粘液状,而少有鲜红血便或深红色血便。使用国产或进口球虫疫苗的鸡场发病情况相对较轻或不发病。常用的克球粉、盐霉素、球痢灵、痢特灵、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百球清、球杀死等药物对本病的疗效都不太理想,因此有的人认为是别的什么病,但按坏死性肠炎和弧肠孤病毒感染治疗也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