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均可提高水稻产量,氮肥是增产的主要因子,远高于磷、钾肥增产效果。产量(y)与施氮量(x1)、施磷量(x2)、施钾量(x3)呈抛物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21 9x12+18.255x1+5 063.8;y=-0.135 3x22+29.049x2+7 159.4;y=-0.033 7x32+15.238x3+7 057.2。不同肥料因子对水稻产量构成影响不一,氮肥促进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加,而降低千粒重;磷肥促进有效穗数、千粒重增加,而对穗粒数影响不大;钾肥促进穗粒数、千粒重增加,而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氮、磷、钾肥对水稻形态影响不一,3种肥料因子均能增加叶面积,但氮肥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磷肥和钾肥;氮肥增加株高和穗长显著,而磷钾肥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2015年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水稻施肥总养分量一致的条件下,设计3种氮磷钾施肥比例,试验测定了植株光合速率、养分积累,考查了植株生长情况,研究不同施肥比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2为最佳,施肥总量为尿素266 kg·hm~(-2),磷酸二铵120kg·hm~(-2),硫酸钾158kg·hm~(-2),养分比N∶P2O5∶K2O=2.6∶1.0∶1.4,总养分278kg·hm~(-2)。在该施肥比例条件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效促进水稻植株光合,增加植株养分积累,促进水稻植株生长,收获期茎蘖数增加1个·穴~(-1),穗粒数增加3个·穗~(-1),粒重增加1.2g·穴~(-1),谷草比提高0.19,产量增加3.8%,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1.1%、15.2%,垩白率降低17.8%,改善了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水稻土水稻"3414"完全试验结果进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分析,获得了相关氮磷钾施肥参数,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多年经验,建立了本地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磷钾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厚朴植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优质厚朴植物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试验,对厚朴树高、胸径、氮磷钾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施肥与厚朴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能增加树高11.3%~56.5%、增大胸径10.2%~48.4%,提高厚朴氮含量2.6%~22.2%、磷含量1.5%~10.4%、钾含量12.2%~40.0%。且各指标与氮磷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厚朴植物的生长,对生长影响较大的N∶P∶K的施入量的比例为1.00∶0.44∶2.67。 相似文献
7.
肥料利用率是确定作物精准施肥量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通过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处理2N0P2K2,处理4 N2P0K2,处理8 N2P2K0,处理6 N2P2K2的产量结果及生产100 kg稻谷需要吸收的氮磷钾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勉县平坝墡土田水稻施肥肥料利用率参数,为制定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平县水稻不同产量水平氮磷钾施肥配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个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黄平县水稻高、中、低产量水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及施肥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高于600 kg/667m2的化肥用量为纯N 12.7 kg/667m2、P2O57.2 kg/667m2、K2O 10.7 kg/667m2;水稻产量在500~600 kg/667m2的化肥用量为纯N 10.6 kg/667m2、P2O56.4 kg/667m2、K2O 9.5 kg/667m2;水稻产量低于500 kg/667m2的化肥用量为纯N 10.4 kg/667m2、P2O56.8 kg/667m2、K2O 8.0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水稻根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不同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处理对沈稻3号根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沈稻3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肥密条件与根系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成熟期插秧穴距均与根体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拔节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r=0.593**)、根干重密度(r=0.336*)、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62**)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每穗粒数与根体积密度(r=-0.371*)、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369*)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齐穗期每穗粒数与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49**)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成熟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r=0.631**)、根干重密度(r=0.441**)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与沈稻3号根部性状间均存在着密切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探索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水稻氮、磷、钾最佳配比,提高水稻单产和肥料利用率,笔者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20kg/667m^2、P2O5肥7kg/667m^2、K2O肥14kg/667m^2时,有利于水稻分蘖发生,个体发育较快,产量最高。施N肥20kg/667m^2、P2O5肥7kg/667m^2时,施钾水平为0或7kg/667m^2时有效穗数较高。 相似文献
14.
张天斌 《新农村(黑龙江)》2011,(2):17-18
据三亚市种植范围较广的水稻品种博优15,以博优15进行了“3414”田间试验,在土壤有机质26.33g/kg,碱解氮134.96mg/kg,有效磷17.66mg/kg,速效钾81.62mg/kg,Ph6.26的基础上,以氮、磷、钾为主要因素,通过“3414”试验,初步确定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水稻3414配方施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方施肥肥效试验是配方施肥的基础,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途径。通过3414试验,摸清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3414”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氮肥、磷肥、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田间试验所得的参数,对影响水稻的产量进行试验得出以下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水稻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肥料效应方程一、二次项偏回归系数的分析得出:磷肥对水稻产量性状的贡献最大、氮肥次之、钾肥最小,且水稻的氮、磷、钾的各个双因素之间均有交互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得出最佳施肥量为纯N83.87kg/hm^2,P20547.88kg/hm^2,K2O 141.13kg/hm^2,产量为6663.45kg/hm^2。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