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 2 0 0 2年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进行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效果的研究 ,现将利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地栽黑木耳的对比试验过程及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黑木耳 998斜面母种及黑木耳 998液体专用母种 ,由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液体菌种研究室提供。1 2 固体二级种的生产 用 5 0 0mL酒瓶盛装 ,瓶装干料 175g。培养基配方为 :杂木屑 83%、红糖1%、麦麸 15 %、石膏 1%。用斜面母种每支接 6瓶。接种后置 2 5℃的条件下培养 ,2 4h可见种块萌发 ,长满全瓶需 35d。1 3 液体菌种的生产 用COY -Ⅰ型液体菌种培养…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袋栽黑木耳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快菌种生产速度、提高菌种质量和降低成本,我们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方法、效果等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丽萍  韩向宁  赵红兵 《蔬菜》2014,(12):77-78
液体菌种代料栽培黑木耳可满足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从季节安排、品种选择、制袋、耳棚建造、出耳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液体菌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黑木耳液体菌种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适宜液体摇瓶培养的菌种接种块大小应不大于2.5 mm×2.5 mm,培养温度为24℃~28℃,装液量约为60%,摇床转速为140 r·min-1~160 r·min-1,液体发酵菌种制备适宜的通气量为1.0∶0.8~1.0∶1.0,培养时间为6 d~7 d。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条件的优化,显著缩短了制种周期,提高了菌种品质,对于液体菌种工厂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对黑木耳固体菌种向液体菌种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液碳源以葡萄糖为最好;氮源以8%麸皮汁为最好,其次为0.10%~0.15%的蛋白胨;微量元素含量为0.1%~0.3%的KH2PO4,0.1%~0.15%MgSO4;pH值5.0~6.0;摇瓶装量50~7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数140r/min。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汁8%,KH2PO4 0.1%,MgSO4 0.15%,土豆汁20%,VB1 0.1%。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接种通常是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完成的,这不仅要求环境严格消毒,还要使用一整套设备,操作烦琐,工作效率低.为了提高接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需要,本试验采用液体菌种在开放的空间进行连续定量接种的方法,并与常规接种方法作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宕昌县黑木耳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采用单因素试验,设置6个不同配方,对比不同配方中菌丝萌发时间、菌球直径、菌球密度、菌球生物量,以及接种至菌棒后的菌丝生长速度、满棒时间、产量和转化率的差异。结果显示,P3培养基中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期(1.33 d)最短,菌球直径(4.05 mm)、密度(25.67个/mL)、生物量(4.60 g·L-1)均最大;接种至菌棒后,菌丝生长速度快(0.4 cm·d-1)、满袋期短(40.67 d)、产量高(85.93 g/棒)、转化率高(12.28%),经方差分析得出,不同配方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黑木耳主栽品种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 g·L-1、葡萄糖30 g·L-1、蛋白胨3g·L-1、麸皮30 g·L-1。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液体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豆粉为最好,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蔗糖,0.15%豆粉,0.2%KH2PO4,0.25%MGS04,土豆汁20%,VB1 0.001%。初始pH值6.0;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3斜面;菌龄7~11d.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君  王芳  张玉萍 《食用菌》2009,31(6):25-26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为麸皮10%,葡萄糖2%,玉米粉2%,KH2PO4 0.2%、MgSO4 0.1%,蛋白胨0.1%,VB1 10mg/L;适宜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装量15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10%。栽培试验表明,使用液体菌种做中间种既能缩短原种和栽培种制种周期,也能缩短黑木耳栽培周期,并能提高黑木耳产量。  相似文献   

10.
卢朝亮 《食用菌》2008,(2):61-61
笔者在长期应用液体菌种的生产实践中,找到了利用自制的液体菌种接种器进行液体菌种接种,现将液体菌种接种器的制作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接种固体菌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需45~55天,而接种液体菌种只需25~30天,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规模生产,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技术集成试验结果提出安全高效的黑木耳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包括液体专用母种制作、摇瓶种制作、发酵罐液体菌种生产等,提出菌种质量检测与分析评价标准,并分析优势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固体液化菌种工艺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为对照,进行黑木耳短袋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高压灭菌料袋接种固体液化菌种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发满袋时间为49天,菌袋成品率99.3%,每袋平均产量达37.6 g,显著早于和高于接种常规固体菌种处理的55天、95.2%和32.33g,表明固体液化菌种工艺能提高黑木耳菌丝活力与产量。效益分析显示,应用固体液化菌种较常规固体菌种可减少黑木耳短袋栽培直接生产费用58%,表明其可代替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用于黑木耳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以黑木耳品种"黑山"为材料开展研究.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天数和摇床转速对黑木耳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 g·L-1、豆粕2 g·L-1、磷酸二氢钾0...  相似文献   

16.
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 ,同固体菌种相比 ,除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外 ,而且大大降低污染率 ,但有些用户因不注意相关环节的细节问题 ,也会造成接种后菌袋污染率上升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对菌袋灭菌过程中因温度或时间等问题处理不当 ,造成灭菌不够彻底 ,液体菌种接入后 ,菌丝长至 1/ 3左右时 ,杂菌由料中间向外生长造成菌丝不再向内生长。2 接种环境不达标 接种环境不标准 ,不卫生而导致接种环境无菌率低 ,因而在接种过程中杂菌孢子落入菌袋中的数量太多 ,形成优势而导致染菌。3 接种不熟练 使…  相似文献   

17.
液体菌种具有方便快捷菌龄短而一致,纯度高,活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科研工作者和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的重视,但如何正确使用液体菌种尚未见系统报道。液体菌种培养好后接种方法直接影响液体菌种优势的发挥,甚至关系到生产的成败。笔者在规模应用液体中使用过多种接种方法,各有特点,下面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2):53-54
目前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种生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生产规模受限制。要实现杏鲍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为此,笔者利用液体发酵罐,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代料栽培的菌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中 《食用菌》1996,18(5):10-11
近年来,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单产有所提高,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但生产存在不稳定现象,常出现大起大落,有的地区损失严重。其中菌种问题是导致栽培失败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要使黑木耳栽培稳步发展,实现高产稳产,首先必须把好菌种关。  相似文献   

20.
李超  李红  张敏 《北方园艺》2017,(16):170-173
以"辽黑木耳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黑木耳菌丝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膏1.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最佳接种量为10%,该条件下菌丝生物量可达12.3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