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与棉铃发育关系密切。后期棉铃因受低温影响,致使纤维品质变劣。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研究了气候因素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试图寻找影响四川棉区纤维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和利于纤维生长发育的最佳开花时段,为棉花品质栽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伴随棉花产量的提高,原棉品级和品质有明显下降。咎其原因,与近两年大力提倡的采摘老铃有关。这批棉铃的铃龄五十天,壳黄嘴开裂。实验证明,半开棉铃的纤维强力为2.7~2.9克,而全开棉铃的纤维强力则为3.8~4.0克。。由此可见,强行采摘的老铃,棉花并未真正成熟,不仅纤维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的全貌与分布规律,通过采用等速伸长法测得其断裂强力,根据断裂强力的频数直方图的分布趋势,用正态分布的偏度、峰度等参数对其进行分析,用Q-Q图与Kolmogorov-Smirnov(以下简称K-S)检验法检验苎麻单纤维强力的正态性,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规律,但有一定偏差,不对称,为右偏尖峰态。同时提出了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指标体系,即运用主体断裂强力、品质断裂强力、平均断裂强力、弱强纤维断裂强力和超强纤维强断裂力五个指标来表征单纤维断裂强力。  相似文献   

4.
湘棉12号     
湘棉12号(原名D—03)属中早熟品种,植株塔型,叶片中等大小,透光好,中下部结铃性强,内围铃比重大,吐絮集中开畅,烂铃少,僵瓣率低,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棉铃卵圆而咀长,单铃重5.29克,衣分37.14%,皮棉洁白有丝光,纤维品质好,绒长29.9毫米,强力4.27克,断长23.37千米,细度5474米/克,成熟度1.85,经北京纤维检验所试纺,综合评为“上等优级”。 该品种1985—1987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5.
苎麻品种纤维形态结构与产量、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结合苎麻育种实践,在苎麻品种资源圃中选择部分品种,于纤维成熟期取样,用万能固定液固定,甘油一酒精法软化.进行徒手切片观察;并将各品种原麻经化学脱皎后,测定单纤维支数和强力,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的纤维形态结构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狭行距、高密度栽培是一项有希望的棉花(陆地棉)生产制度,但是如果管理工作不适当,营养生长和棉铃发育间的动态平衡将被打乱,结果纤维产量低。进行本试验是研究棉花营养生长和棉铃发育的碳水化合物状况间的关系。在两个生长季节在群体密度每平方米为7.4、14.8和22.2株(译者注:合每亩4936株、9872株和41808株)的狭行栽培情况下,比较植株干重和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总量(TAC)。虽然棉株体积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不同采样期三种群体间的TAC水平是相似的。TAC为环状模式,生长季节中期为低水平。当纤维产量高时这种低水平是与结实器官干重的快速增长相一致,而当纤维产量低时则与营养体干重快速增长相一致。过度的营养生长有效地和结实器官竞争TAC。在一次有关试验中,邻近着生有正在发育棉铃的棉株主轴中段在棉株主轴上分布的TAC水平最低。这就表明在棉株内部TAC低水平处可被相对地区域化,由此使人想起光合产物由棉株顶部向棉株中部运送并不有效。重视株型育种,调态棉株冠层使能有较多的阳光照射到邻近有正在发育中棉铃的叶片和或者选育由上部叶片向发育中棉铃运送同化产物更有效的品种,可能有助于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等速伸长法测定纤维断裂强力的先进性,同时系统研究了测定根数、拉伸隔距、拉伸速率等因素对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试验结果的影响。其结果为采用等速伸长法准确测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棉铃的发育及纤维的成长,据国内外的报道,大体说来:棉铃外形的成长在开花后第15~18天生长最快,第21~28天内已长足。棉子外形的成长,基本上和棉铃外形的成长同时进行。棉子上长纤维的发生,绝大多数发生在开花当天及花后3~4日内,其后分化的均为短绒。棉纤维的伸长和棉子外形的成长基本上同时进行,开花后第6天开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两年的温室试验以明确氮素对棉花结铃、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棉株结铃和棉铃成熟期的叶片含氮量变幅为最低施氮处理的1%至最高施氮处理的3%。氮素胁迫降低了棉株叶面积、铃数和单铃重,且单株铃数的下降程度大于铃重。氮素对棉铃成熟期没有影响。氮素胁迫下,棉铃在主茎和果枝上所处的节位影响到单铃纤维重。但是,氮素胁迫只影响纤维品质性状中的纤维齐整度。第二果节棉铃的纤维麦克隆、长度、强度和整齐度值均低于第一果节的,但纤维伸长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伏桃前和伏桃发育处于20—27℃温度条件下,棉铃发育较快,棉铃体积,棉籽体积、纤维长度、纤维胞壁厚度、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积累等都发育良好;秋桃发育处于15—23℃温度条件下,棉铃发育较慢,上述各方面的发育都表现较差。不同播期相同发育阶段棉株上的相同果枝节位上的棉铃,由于所处的温度条件不同,棉铃各经济性状差异明显。20℃以上的平均温度对棉铃发育十分有利;15℃左右的平均温度对棉铃体积增加仍有作用;10—15℃的平均温度条件下,棉籽的体积仍有微弱增加;纤维中纤维素的积累在20℃以上的平均温度条件下比较适宜,18—20℃纤维素积累仍相当快,18℃以下积累逐渐减慢,12℃平均温度条件下纤维素积累仍有微弱增加。  相似文献   

11.
纤维强力是黄麻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高强力纤维可纺高强度的麻纱和织品。强力遗传研究资料有助于育种家制定有效的育种方案,改进黄麻纤维品质,但这方面的资料还很缺乏,本试验就长果种黄麻纤维强力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试验的6个长果种品种为‘Saly—out’、‘TJ6’、‘Sudan Green’、‘IR1’、  相似文献   

12.
采摘“笑口棉”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原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棉花适时采摘,越来越受植棉专业户的重视。据将棉铃从成铃到吐絮分四类测试,其强力、成熟度和细度分别为:青铃(未裂)分别为1.9克、1.39和4640千米;笑口(线裂)分别为2.9克、1.49和5700千米;半笑口(绽裂)分别为3.9克、1.65和5600千米;吐絮(全裂)分别为4.1克、1.69和5300千米。棉铃开裂越好,则纤维强力和成熟度越高。据9月份同一时期采摘不同成熟度棉铃称重比较,  相似文献   

13.
品种简要说明: “红引135”是从世界各地引进的300多份红麻种质中鉴定发现,并经系统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 1、品质特性:纤维强力413.6牛顿/克,纤维支数为276.9公支。 2、产量水平:该品种一般亩产纤维2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棉纤维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是成熟棉纤维的主要成分,占纤维干重的90%以上。棉纤维中纤维素含量的高低与纤维品质密切相关,它与纤维的成熟度、细度和强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3~**、-0.903~*和0.884~*。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纤维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之间不仅有密切关系,而且呈一定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因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不同有所差异。因此,进一步研究发育棉铃纤维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生态条件对它们的影响,对深入揭示棉纤维发育的基本规律,合理制订育种和栽培措施,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用16份有代表性的圆果黄麻品种,通过单纤细胞三维结构的显微观测和纤维品质的常规测定,估算了黄麻纤维支数、纤维强力两个品质性状与单纤细胞三维结构因子之间的相关和偏相关。三级偏相关估算结果揭示:纤维支数(6)与单纤细胞长(1)、单纤细胞宽(3)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_(16.243)=0.8406和 r=26.354=-0.9721,均达极显著水平;纤维强力(7)与单纤细胞长(1)、单纤腔宽(3)、单纤细胞壁厚(5)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r_(17.234)=0.9446、r_(37.125)=-0.6810、r_(57.234)=-0.6841,也均达极显著标准。因此,在育种高代材料观测中,注意对单纤细胞细长,细胞腔小,细胞壁薄的纤维结构材料的选择,可能有效地改良纤维品质,提高品质改良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卡布  T.W 吴德相 《江西棉花》1992,(2):46-48,F003
用普通的育种方法将商用品种与含PD种质的品种或种质系杂交,同时根据其后代的丰产性和纤维强力进行选择,共选出11个优良的品系。商用品种为5个东南及中南地区栽培品种;含PD种质的品种或种质系共28个,其中19个正在生产上应用,9个已被陶汰。根据籽棉产量对F_3单株及F_4株行进行田间选择,同时测试中选株的衣分、纤维长度、纤维强力及麦克隆值。中选优株于1986年在南卡罗来纳城的佛罗伦萨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鉴定其丰产性、纤维品质及纺织特性。试验为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第二年,11个中选株系又于提福顿、佐治亚、杰伊、佛罗里达、布来克维尔及佛罗伦萨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以前曾报道过的结论,即皮棉产量与纤维强力之间的连锁在现在的PD种质内已被打破,所以在棉花的品质改良中,PD种质是一个优秀的高纤维强力基因源。中选株系是从PD系品种与下列品种杂交后代中选择而来的:DES 422,Delcot 311,Deltapine 41,McNair 220和McNair 235。在DES 422,McNair 220及McNair 235的祖先中含有PD种质,但不携带控制高纤维强力的基因;Delcot 311的祖系中含有三交种种质;而与大部分中南地区栽培品种相比,Deltapine 41则具有较高的纤维强力,几乎接近于PD种质系品种。此外,我们用常规育种方法将7个中国品种与含PD种质的3个正在应用的及5个已过时的品种或种质系杂交。对后代进行选择,与对照PD-1、PD-3相比,结果并不理想,除了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以外,其它性状都不好:衣分低,纤维短、粗,而且强力较差。因此,用PD种质与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种杂交,欲获得满意的结果,必须采用更复杂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莉莎 《中国麻业》2023,(1):33-40+48
试验对剑麻种质资源圃的14份国外原始种、25份国内原始种和21份性状优良的杂种/选育品种3类共计60份种质进行纤维强力分析,并结合单叶重、叶片纤维含量、纤维产量、纤维长度等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束纤维强力指标以H·11648为基准,筛选出7份优质的剑麻种质。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比较,发现纤维强力与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单叶重与纤维产量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3种分析类型中均达到显著水平,系数分别为0.814、0.964和0.771;通过统计分析判定出不同种质间生物学特性(单叶重、纤维产量)差异显著,系数为67.8%、79.1%,而纤维强力、单叶重和纤维长度3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综合结果分析,今后应重点在增加单叶重、提高纤维产量和提升纤维强力上下功夫,为剑麻种质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棉区发现异常棉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25日,我们在松滋市南海镇五朝门村九组发现一些棉花青铃产生异常,即从铃尖缝隙流出黄褐色液体(如图一),剖开棉铃,棉铃正中铃壳结合部产生一个畸形子房(如图二),畸形子房呈黄白色,腺体明显,中间裹着少许纤维及如针眼大小的未发育的棉子(如图三).随后,我们在江汉平原棉区荆州区、公安县、仙桃市、天门市等地进行了广泛调查,各地不同的品种上均有此现象.初步调查显示,产生异常的棉铃主要为7月20日左右定型的棉铃,8月中旬以后,产生异常的棉铃很少.这些异常棉铃因时段不同,表现不同,约7月底以前,异常棉铃烂铃比较严重,进入8月份,异常棉铃仍然存在,但发生烂铃的很少,能正常吐絮,只是吐絮铃中部有一个已变成黑色的畸形子房.  相似文献   

19.
对67份不同类型红麻品种的春播和夏播的研究结果表明:早、中、晚熟类型品种的现蕾天数变异率,分别为0.1%、30.0%、34.8%。晚熟类型品种对生态条件反应明显,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从播种到现蕾期的活动积温,早熟类型品种变化较小,中熟类型次之,晚熟类型变化较大。温度对纤维发育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恒温条件下,植株未见有纤维群和纤维束的发育。春播的纤维产量和品质以晚熟类型品种较高,夏播以中熟类型品种较好,春播与夏播的产量及产量与纤维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纤维支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强力与支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结合苎麻育种实践,在苎麻品种资源圃中选择部分品种,于纤维成熟期取样,用万能固定液固定,甘油—酒精法软化,进行徒手切片观察;并将各品种原麻经化学脱胶后,测定单纤维支数和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