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涵江区是我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县区之一,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机插秧推广试验取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近700亩,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抛秧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杂优)平均单产507公斤/亩,比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15—20公斤/亩,比抛秧增产30—40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2006年,根据重庆市农机局和农业局的安排,全市36个区县(市、自治县)的110多个乡镇开展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示范推广工作,完成面积933公顷.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机插软盘秧与人工常规手插秧相比,机插秧每小时可栽插1334~2668平方米,作业效率是人工手插秧的20倍左右,不仅显著提高了插秧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缓解目前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水稻机插秧采用宽行栽植,改善了本田小气候环境,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减轻了本田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亩(1亩=1/15公顷,下同)增产15%以上,增收节支1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又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地应该根据水稻生产技术特点和当地的生产条件选择相应的栽培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应积极发展机插秧种稻,不具备条件的应采用手插秧种稻,没有办法再用直播种稻,不宜再搞抛秧种稻.钵育手插栽培技术和钵育机插栽培技术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大区对比法研究机械宽窄行、机插标准行,人工宽窄行和人工标准行的产量差别。通过调查发现:机械宽窄行漏苗率为6%,机械标准行为3%,人工插秧方式没有漏苗。机械插秧的方式在返青期上比人工早1~2天。在黄熟期上,机插宽窄行比机插表准行晚1天,但比人工插秧方式早1天。机械宽窄行插秧较人工宽窄行插秧减产3%左右,而人工宽窄行和人工标准行产量无明显差别。为了更好地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合理调整种植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近32万亩。长期以来,我市水稻种植形成了北部沿江地区以直播稻为主,南部稻区以人工移栽为主的栽培方式。生产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已成为制约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机插秧成为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必然方向,而机插育秧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机插秧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祖国大江南北的广袤乡野里,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在今年春耕生产中,"机器换人"已经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农机代替农民,让种田变得更轻松、更高效。4月19日,在江西崇仁县桃源乡西陂村田背村组,"80后"种粮大户宁佇正熟练地驾驶着一台红色拖拉机在水田里"打田"。她和丈夫今年流转了400多亩地种植水稻,耕地插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以前人工插秧一天插不了1亩地,现在机器一天可以轻松插秧20亩,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镇为乐清市的粮食生产大镇,近几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0亩左右。由于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本、省力、高产高效等特点,深受我镇农户,尤其是粮食种植大户的欢迎。随着粮食生产的升温和政府对机插秧扶持力度的加大,使我镇近几年机插秧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全镇早稻机插秧面积达到4800多亩,占全镇早稻播种面积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三角洲地区,依靠黄河水种稻,过去是4月10日至20日育秧,5月25日至6月20日插秧。自1992年以来,2月下旬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直到7月15日汛期到来时才能插秧。因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试验示范汛期种稻栽培技术,到1995年汛期种稻面积已发展到11.5万亩,平均亩产稻谷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亩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成本进行详细调查比对,比较了川西北地区水稻手工栽插、机插秧和人工直播几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插秧和人工直播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手工栽插,这2种栽培方式能够进一步节约人工,增产增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盘育苗机插秧技术,是在大地育苗和隔离层育苗的基础上参考日本资料发展起来的,主要解决人工手插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改机械插秧省工省力,提高插秧进度,降低生产成本,综合了多年几项育苗技术的优点,提高了秧本田比例。降低了亩用重量,节省了水的用量,通过用盘育苗机插秧配套技术,在甜水镇盐碱较重的地区培育出适合机插秧的理想秧苗,提高了水稻产量。1水稻盘育苗技术的由来与发展。水稻盘育苗机插秧技术是在大地育苗和隔离层育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海林市水稻种植总面积13.5万亩,绝大多数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直播种稻面积很少。今年由于育苗期间气候异常,苗床发生立枯病较普遍,程度较重,加上不少农民,不论气温状况盲目大通风,甚至夜间气温较低时(低于8℃有几天更低)也不盖膜,导致秧苗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造成大量秧苗死亡。由于育苗失败缺苗,无奈采用直播方式种稻的农户今年比往年多一些,今年全市直播面积约0.5万亩左右。为了摸清插秧田和直播田的水稻产量及成本效益状况,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抛秧就是当秧苗在秧盘生长到适宜移栽时,将秧苗从秧盘拔出,通过机械设备均匀地抛撒于田,靠秧苗根部土钵下落时的重力,入成泥浆状的田里,最终完成水稻植的过程。1、技术要点(1)作业效率高。机械抛秧作业效为10~15亩/小时,综合工效是人工秧和机插秧的4~6倍,是人工插秧1  相似文献   

13.
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具有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近几年在我镇得到大面积推广。我镇从2002年引进一台PF455S型江苏东洋插秧机,到2005年插秧机累计达65台,面积从2002年的22亩发展到2005年的12100亩,发展形势喜人。经过四年的示范推广和逐步探索,机插秧技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各地水稻生产规模差距较大,农户采取的栽培技术也各不相同。目前水稻机插秧面积发展最快,占比也最大;然后是手插秧,应用面积在不断减少;其后是各种类型的直播种稻,面积虽然不大,但受关注程度较高,各地试验示范也不少;此外还有零星的抛秧栽培。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水稻采用直播栽培技术较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水稻机插秧面积迅速增加,需要繁重体力劳动的手插秧相应减少,但由于水稻育秧成本和购买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在种稻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直播种稻也有增加趋势。基于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具有省工、节本、劳动强度低、增产潜力大等优点,因此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我们在鹅湖镇进行了杂交稻机插秧生产示范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杂交稻机插秧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为科学指导农民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呈现了快速发展之势,农民购买和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插秧机数量、机插秧面积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长,水稻机插秧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纵观全局,由于种种原因,仍有极少数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度一直较为缓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缓慢的原因1、有些农民对新技术认识不足,不了解机插秧技术,体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2010,(2):34-34
福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受到广大农民的肯定和欢迎,机插面积实现跨跃式增长。今年全市实现水稻机插面积1.36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269%,超额完成全年0.7万亩的计划任务。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任务分工明确.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秧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江苏省水稻机插秧近250万亩。全省各地均有示范应用,各地在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育秧、插秧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机插秧推广服务新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的迅速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邮市进行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服务公司的运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育秧难、栽秧难,水稻品种布局乱,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难,技术指导到位率低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受农民欢迎的水稻生产服务运行新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插技术是一项节本、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它解决了多年来水稻人工栽插这一原始的劳作方式,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于水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小,栽插基本苗较手插秧多,田间水层要求较浅,若不注意加强栽后田间管理,难以实现其稳产、高产,从而影响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推广. 一、人工补苗水稻机插后应及时对田块四周及漏插处进行人工补苗,确保栽足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秧推广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以来,上杭县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机插秧面积1.5万亩。在示范推广机插秧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机插秧质量与群众满意度,也阻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笔者通过近4年的实践追踪调查,对水稻机插秧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