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产地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产地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李友付占国(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郭天财王绍中(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倒伏、贪青晚熟是高产地区制约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两大难题。一般认为,中后期施氮过多或过晚是造成小麦倒伏、贪青晚熟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玉米氮,磷,钾吸收量与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土壤条件和施肥量下,对玉米,烤烟进行盆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抽雄吐丝期地上部吸收氮,磷,钾量的顺序为N〉K〉P,玉米田间小区施肥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N〉K〉P,与其吸收量大小是一致的;而氮,磷,以的优化配比为中氮中磷高钾处理(N:P2O5:K2O=1.0:0.5:0.8-1.0),即施N15-16kg/667m^2,P2O57.5-8.0kg/667m^2,K2O12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对冬小麦氮肥后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高产条件下氮肥后移技术能进一步改善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确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延缓小麦的衰老,显著提高穗粒数和粒重,使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同步提高,从而稳定获得每公顷超7500kg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氧肥后移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王晨阳  朱云集 《作物学报》1998,24(6):978-983
在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追施时期追施量对籽粒产量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小麦施氮量以240kg/hm^2,基追比例5:5为宜,追氮量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小麦产量也有不同的影响,小花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形成期追肥可明显改善植株后期光合性能,降低叶片气孔阻力,并使植株体内保持高水平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后期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延缓植株衰老,从而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结构的增产效应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洪勋  张翔 《华北农学报》1995,10(2):100-105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合理施肥研究中,采用二次曲面效应方程反映氮、磷肥投入与产量的生产函数关系.据多点试验结果分析,二次方程均能客观地反映各点实际情况,拟合度好.但在田间运用应考虑到许多影响因素.本文拟就气候条件相近,土壤类型单一的条件下,对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探讨如下问题:方程中一次项与土壤初始养分测定值的关系;效应方程中一次项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土壤养分氮、磷比例对氮、磷肥交互作用及肥效的影响;地力基础产量的估算及采用施肥效应方程推荐肥料用量的价格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小麦顾问团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单位在全省进行冬小麦增产综合措施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开发,取得显著的效果。据12个“低变中”和“中变高”试验点统计,由开发前亩产量167.5公斤提高到293.8公斤,亩增产126.3公斤,增产75.4%。4年累计推广97.1万亩,共增产小麦9747  相似文献   

8.
小麦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效果研究孙佰臣,郑百义,王嘉臣,武山,高启峰(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作物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是当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它建立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基础上,利用电算技术及高精的测试手段,进行植株营养诊断,根据营养诊断结果的百...  相似文献   

9.
10.
赵彬 《种子科技》2023,(7):121-123
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受施肥管理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一些先进的施肥方式开始不断出现,使得施肥质量提高。受传统种植方式和种植理念影响,有些农民仍使用传统的施肥方法,虽然具有增产的效果,但是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会影响小麦品质,造成土壤性能下降。为此,应重视小麦施肥技术研究,保证小麦稳产。文章以小麦的施肥特点和施肥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春小麦中前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使小麦的株高、茎基宽、分蘖数、茎叶干重等生长量提高0.05~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氮处理的小麦茎叶中全N含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而全P、全K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小麦茎基部NO3--N含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小麦茎基部NO3--N含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以反映出土壤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以‘豫麦49’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氮素处理,对小麦孕穗期株高、叶面积系数、叶片鲜干重、茎鞘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根体积等形态指标以及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小麦株高、叶面积系数、叶片鲜重和干重、茎鞘鲜重和干重、根体积,但施氮水平达到240 kg/hm2后,增幅不明显。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试验表明,施氮量为180~240 kg/hm2时有利于小麦孕穗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小麦几个数量性状不同生长时期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Logistic生长拟合曲线,把小麦株高,单株叶数和千粒粒重等性状建成划分为个生长时期。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对不同生长时期净增量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不同生长时期基因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具有明显差异,遗传模型也有所不同,并且各个时期的基因效应相互独立。上位性效应对于株高和单株叶数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而粒重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生三参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麦田光合特性日变化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的光合特性逐渐增强,光合"午休"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但过多的施氮量(纯氮375 kg/hm2)虽然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但是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由此表明,氮肥对超高产小麦光合日变化有较大的调节作用,但光合作用与产量并非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姜东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97,23(2):181-190
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根系从开花后14天开始加速衰老,与籽粒灌浆速率高峰期相对应。20~40cm和40~100cm土层根衰老迟于0~20cm土层根。根系衰老与旗叶衰老、及与籽粒灌浆速率密切相关。20~40cm和40~100cm土层中的根对旗叶衰老有较大影响;在籽粒形成期,0~2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的作用大,到灌浆期,20~40cm和40~6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起重要作用。鲁215953和鲁麦14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可延缓小麦根系的衰老,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植株的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为子粒〉叶片〉根系〉叶鞘〉颖壳;各器官的NDFF以根系最多,其次为子粒和茎秆;以增加底肥的比例和分次追肥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较高;以分次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以增加追肥比例处理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苏玉糯4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肥配比(纯N 75 kg hm-2、纯N 75 kg hm-2+K2O 70 kg hm-2、纯N 75 kg hm-2+P2O5 65 kg hm-2和纯N 75 kg hm-2 +P2O5 65 kg hm-2+K2O 70 kg hm-2)和拔节期追氮(0、150和300 kg hm-2)对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回生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虽然受到施肥处理的影响,但总体上变异较小。热焓值受基肥配比影响较小,糊化范围和峰值指数受拔节期追氮量影响较小。在不同基肥配比处理下,糊化范围在基施氮钾时最低,氮磷钾合理配施处理下最高,峰值指数表现和糊化范围相反。在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处理下,热焓值以追氮150 kg hm-2时最高,追氮300 kg hm-2或不追氮无显著差异。胶凝淀粉冷藏后发生回生,表现为转变温度、热焓值和峰值指数降低,糊化范围变宽。和仅基施氮相比,增施磷或(和)钾都可降低淀粉的回生值和回生淀粉的热焓值,拔节期追氮处理的这两项指标均劣于不追氮处理。回生值与回生淀粉的热焓值和峰值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 (P < 0.01)和0.41 (P < 0.05); 原淀粉的热焓值与峰值指数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65 (P < 0.01),与回生淀粉热焓值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44 (P < 0.05),与终值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41 (P <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追氮150 kg hm-2时,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较为理想,表现为热焓值较高,回生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在水、旱两栽培条件下比较了农大189 (不抗旱品种)和晋麦47 (抗旱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及施氮的调控效应。与灌溉条件相比,旱地栽培提高了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含量及谷/醇比,降低了球蛋白含量。旱作对农大189的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晋麦47籽粒球蛋白、醇溶蛋白、总蛋白、谷/醇比的影响不显著。旱作降低了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籽粒谷氨酸合酶(GOGAT)、籽粒谷丙转氨酶(GPT)、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旗叶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且影响了籽粒GPT活性的变化趋势。旱作对蛋白质合成有关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农大189大于晋麦4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且施氮的调控效应对晋麦47大于对农大189。不同栽培条件下各处理的籽粒GS、籽粒GOGAT、籽粒GPT、旗叶GOGAT活性与籽粒蛋白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两品种旗叶GS活性与蛋白质产量的相关性不同。总之,抗旱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受水分条件影响小于不抗旱品种,表现一定的抗旱能力;施用氮肥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抗旱品种的氮肥调控效应大于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烯效唑(S-3307)干拌种浓度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氮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提高了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的含氮量,且对主茎的影响大于分蘖,随其拌种浓度的增加,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加大。烯效唑改善了籽粒中蛋白质的组分,对清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及其和均以20 mg/kg拌种处理效果最好,随其拌种浓度的升高,对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及其和的影响越明显。烯效唑通过对氮源的调控而对蛋白质进行了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