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样本分布来看,83%的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17%感到不满意。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接受和认同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大;家庭生活水平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社区支持网络对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2.9%,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89.1%,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经济上去了,农村文化怎么样?农民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富"了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新疆霍城县部分乡镇、行政村及一些农民家庭,以实地察访、交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对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与思考。一、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及特征基本调查结果显示:1.农民对目前农村文化生活满意度:55%的户主对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45%的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春玉米农田N2O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鉴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日益突出,且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随机选择了该地区9个自然村,通过访问式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群众对生活垃圾的认知以及参与管理的意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0 g·人-1·d-1;主要组分有厨余类、灰土类、橡胶类、纸类和木竹类;垃圾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和热值分别为106 kg·m-3、39.16%、19.48 %、41.37 %和7615 kJ·kg-1。此外,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群众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性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感受,对可回收生活垃圾的认知直接受当地废品回收商的影响,对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认知不足;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支付意愿较好,参与生活垃圾保洁和管理工作的意愿较强,该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村的村民生活水准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也随之增长。2016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在1亿t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48.2%,有垃圾收集点的村占64%,情况较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改善,但农村垃圾处理形势仍然严峻,201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1.35%,大多数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仍是随意倾倒和堆积焚烧,二次污染严重。通过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治理的研究,对农村垃圾问题解决必要性、目前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鉴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及对该地区农村固体废物的研究空白,随机选择该地区5个自然村,通过访问式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固体废物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生活垃圾的基本特性、群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愿和环保认知进行了调研,以期为青藏高原农村地区固体废物和生活污水的管理与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调研表明:在受访家庭中,有60.8%的生活垃圾通过简易焚烧进行处理,86.3%的人畜粪便用作肥料,58.8%的牛粪用作燃料,84.3%的作物秸秆用作牲畜饲料,92.2%的灰渣还田,塑料薄膜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其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的处置方式与内地有着较大的不同。青藏高原调查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5 g·人-1·d-1,主要包括橡胶、灰土、厨余、玻璃和纸类,所占比例共计83.94%;生活垃圾的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热值分别为65 kg·m-3、19.25%、44.90%、35.85%、10 520 kJ·kg-1。与其他地区城市和农村相比,青藏高原调查村的生活垃圾具有产量、容重、含水率低而可回收物含量、热值高的典型特征。虽然青藏高原农村地区的受访群众严重缺乏环保教育,其环保认知不足,但是他们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和参与环境管理的意愿较强。因此,该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农村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的群众基础,农村生活垃圾可选择聚居地集中处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人工湿地工艺的优势,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工艺对主要指标CODCr、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2.9%、86.6%、89.1%,且进水负荷的变化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小,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探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宜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法,以杭州市的10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调查、实地检测以及生活垃圾物理组成分析等方式,研究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特征,以验证其源头分类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不同分类收运方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影响,从经济性、运行状况以及管理与社会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估杭州市农村主要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中主要组分为厨余类、纸类、橡胶塑料类、纺织类、灰土类和玻璃类,分别占垃圾总量的55.9%、9.0%、10.8%、5.7%、4.0%和7.2%;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比例分别为55%、1%和20%,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堆肥化方式处理;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初期,"二分法"(分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是较理想的源头分类方法;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通过3种模式分类收运,且采用不同的分类收运模式明显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经济成本和易腐垃圾的有效收运比例,显著影响了基层管理执行人员的管理效能、农村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正确率及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接受度。研究表明,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初期,较适宜的分类收运方法是上门收运农户门前分类垃圾桶中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非点源营养盐流失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为例,利用JOHNES输出系数模型估算2009年农业种植、禽畜养殖和农村生活非点源的总氮(TN)、总磷(TP)负荷,结合环境经济学防护费用法定量评估这3类非点源营养盐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结果显示:TN非点源负荷中,种植地负荷占57.48%,农村生活负荷占30.22%,畜禽养殖负荷占12.30%;TP非点源负荷中,农村生活负荷占46.18%,畜禽养殖负荷占29.00%,种植地负荷占24.82%。农业非点源营养盐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为232 942.47万元/年,其中种植地损失占55.46%,农村生活损失占31.21%,畜禽养殖损失占13.33%。可见,减少农业非点源营养盐流失损失应注重控制种植地及农村生活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