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及"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3年轮作和"稻-燕麦"2年轮作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分析了牧草在冬闲田种植及其对水稻、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模式下,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燕麦在冬闲田长势表现良好,均能获得较好的草产量,紫云英产量较低;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混播产量高于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单播产量。草田轮作对水稻增产具有积极作用,与对照(冬闲)相比",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模式的水稻产量3年分别增收35.4%、25.4%、10.8%和25.4%、15.2%、3.1%";稻-燕麦"和"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模式的水稻产量增收10.7%和3.1%;种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的稻田土壤的pH值和有效磷含量所提升,但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铜、锌含量略有降低,且铜、锌含量呈递减态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冬闲田栽培利用效果,2006—2007年进行了稻茬秋播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栽培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直播不仅可有效利用稻田水分,并可获得78 769.24 kg/hm2的鲜草产量,可作为稻田冬季种植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主要栽培方式。在施肥管理上,复合肥(N∶P2O5∶K2O=15∶11∶5)1 500 kg/hm2的施肥量效果较好。冬闲田种植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5个月的冬闲期里,可收获鲜草75 000 kg/hm2以上,增加收入11 025元/hm2。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桑-草套作模式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桑-草套作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orum)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海湾’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多花黑麦草‘杰威’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降低;茎叶比在整个生育期呈“升-降-升”的趋势,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多花黑麦草‘海湾’在套作条件下产量高于‘杰威’,最适密度为25.020 kg/hm2,在高密度下减产严重;多花黑麦草‘杰威’最适密度为25.020~30.015 kg/hm2。  相似文献   

4.
冬种多花黑麦草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冬种多花黑麦草品种和种植方法的比较,分析了各品种和种植方法间的优缺点,提出了冬种多花黑麦草的高产优势高效栽培技术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南方秋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麦、小黑麦、紫云英、箭筈豌豆、光叶紫花苕、绛三叶、箭三叶的产量情况以及刈割利用对燕麦、小麦、箭筈豌豆、光叶紫花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模式下多花黑麦草干草产量为0.629kg/m~2,显著高于除紫云英外的其他牧草(p0.05)";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处理2)干草产量为0.494kg/m~2,与多花黑麦草(0.429kg/m~2)和小黑麦(0.410kg/m~2)产量无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在刈割利用方面,燕麦和小麦刈割1次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刈割2次的(p0.05),而箭筈豌豆和光叶紫花苕却正好相反,且箭筈豌豆2个处理间干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1品种选择 1.1草种选择人工种草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光叶紫花苕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田,可以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多花黑麦草,或选用肉羊喜食的高丹草与多花黑麦草轮流种植。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2.3 种草养牛技术 2.3.1品种选择 2.3.1.1 草种选择。牛为草食性大牲畜,食量大。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饲用玉米等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鸭茅、紫花苜蓿、皇竹草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土良田,选用肉牛、奶牛喜食的饲用玉米、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与多花黑麦草轮作的种植模式。即9月中旬播种多花黑麦草,10月至第二年5月刈割利用,第2年4月底5月初最后1次后播种或移栽饲用玉米。  相似文献   

8.
2015~2016年在湘西水稻两熟制地区开展了冬种黑麦草对水稻纹枯病越冬病原菌存活力及后作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冬种黑麦草处理土表越冬菌核在冬春季轮作后,菌核萌发率到第二年5月显著下降至58. 49%,而冬季休闲处理萌发率达80. 0%;冬种黑麦草处理越冬稻兜上菌丝的存活率到5月显著下降至43. 0%,而冬闲田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到第二年5月存活率仍可达68%。可见,冬种黑麦草田无论是越冬菌核萌发率还是越冬稻兜菌丝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冬闲田。在后作水稻纹枯病发生方面,冬种黑麦草田发病初期,稻纹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分别比冬闲田低3. 60%和1. 25;水稻生长发育后期,冬种黑麦草田稻纹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与冬闲田差异程度增加,分别比冬闲田低24. 17%和6. 42。上述研究表明,冬种黑麦草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越冬菌核的萌发率及残留于稻兜的菌丝体存活率,有效减轻后作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暖季型饲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东非狼尾草和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暖季型饲草种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种植高丹草后,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能够延长牧草的供草时间、提高牧草总产量,5种轮作模式分别提高了单作暖季型饲草产量,高丹草和东非狼尾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增产幅度较大,甜高粱轮作多花黑麦草总产量最高。不同前作对多花黑麦草生长速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丹草收割后复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最快,墨西哥玉米收割后复种最慢。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一年生暖季型饲草轮作冷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有利于延长全年供草时间及牧草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Tetragold多花黑麦草的生产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研究表明Tetragold多花黑麦草在“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中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忍耐频繁刈割,在早稻插秧前15d就已达到产量最高峰,保证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表达,并且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比阿伯德多花黑麦草提高8.4%,比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提高10.0%。  相似文献   

11.
水田冬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是近年来形成的冬闲田生产利用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生产大量的优质青饲料,缓解南方农区冬季青饲料紧缺问题,而且可以改善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态群落,增加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抑制农田杂草数量及其种子库,从而促进后作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其产量。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南方地区意大利黑麦草的栽培管理技术也日臻成熟。本文从黑麦草品种的选择、播种方法、水肥管理、刈割利用,以及对土壤和后作水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意大利黑麦草在南方冬闲田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及黑麦草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为系统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1)种草施肥处理区,尤其是复合肥施肥处理区的早稻生物量高于休闲区和种草无肥区,但分蘖数有所减少;(2)施肥处理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千粒重,施用尿素增加了早稻的有效分蘖,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晚稻的有效分蘖。千粒重和有效分蘖的增加是施肥导致后作水稻增产的主要因素;(3)种草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休闲区增产7.9%-14.6%,比种草无肥区增产9.7%-16.5%,而 草无肥区与休闲区相比,水稻减产1.6%,可见,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是后作水稻增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4)考虑到从黑麦草收获物中必然带走大量的磷和钾,本研究也证实了单施尿素影响晚稻的有效分蘖,而且单施尿素容易引起肥害,因此,种草期间应施用复合肥,施肥量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大,只要施肥量足以维持黑麦草的正常生长(750kg/hm^2),即可对后作水稻生产产生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冬种黑麦草最终割草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对冬种黑麦草最终刈割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4种时间间隔中,间隔15d的处理最为理想,对早稻的分蘖,生长高度,有效分蘖,穗长,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在该处理条件下表现最佳,因此,建议IRR系统中黑麦草和早稻前后作采用15d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农区水稻套播多花黑麦草播种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研究长江下游农区水稻套播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的可行性及适宜播种时间。本实验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及稻田实地试验,研究了不同遮荫强度、遮荫时间及遮荫解除后小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套播时间对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小苗的单株生物量、分蘖数及株高随遮荫强度的增强及播种时间的延迟而显著降低(P0.05);水稻收获前25d套播的小苗越冬前的生物量、分蘖数、株高、茎粗及越冬率均显著高于收获前15d套播和收割后播种的小苗(P0.05)。遮荫胁迫解除后,各遮荫处理的小苗均可正常生长。其中在全光照30.6%以上的弱光条件下,小苗的POD活性及MDA含量能够在胁迫解除后7~14d恢复至对照水平。水稻收获前25d套播的小苗次年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均显著高于收获前15d套播和收割后播种处理(P0.05),其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与冬前植株的强弱有密切关联。综上可知,多花黑麦草能在水稻收获前套播,并以水稻收割前25d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黑麦草饲喂奶牛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对采用冬闲水田生产的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养奶牛效果进行研究。通过23 d(5 d预试期+18 d正试期)的奶牛饲喂试验,发现采用部分或者全部黑麦草代替野生杂草作为奶牛的青饲料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延长奶牛的泌乳高峰期,并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试验还证明了黑麦草提高牛奶乳蛋白率的作用在奶牛泌乳高峰期与下降阶段同样成立。通过经济效益估算,全部以黑麦草代替野生杂草作为奶牛青饲料,增收达到每天6.0元/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海盐胁迫对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于辉  沈益新 《草业科学》2004,21(10):41-44
用不同浓度的海盐溶液处理,研究了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子在发芽阶段对海盐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海盐浓度低于6.4 g/L时,2种牧草种子的发芽不受影响;随海盐处理浓度增高,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逐渐下降.2种牧草相比,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阶段对海盐的耐受性高于苇状羊茅.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率降至50%的农业盐渍临界值的海盐浓度分别为19.98和22.78g/L.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饲草资源,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为材料,研究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设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贮,青贮42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原料干物质(DM)含量,添加大豆秸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原料的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损失率,显著(P<0.05)提高了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的降解率;同时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的值.从青贮品质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8:2和7:3的比例混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山梨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增欣  邵涛 《草业科学》2009,26(3):64-67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山梨酸(0、0.05%、0.10%、0.15%、0.20%)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发酵品质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山梨酸添加比例。 结果表明,青贮30 d后,添加山梨酸组可显著降低pH值、氨态氮/总氮值及酪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干物质含量(P<0.05),对乳酸、乙酸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乳酸/乙酸值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添加0.1%水平的山梨酸,多花黑麦草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原料,研究不同茬次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间的差异。刈割茬次设第一、二、三茬3个水平,含水量设75%和65% 2个水平,青贮42 d后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65%水分条件下发酵品质均为优,且第二茬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丁酸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因此,以含水量为65%的第二茬多花黑麦草作为青贮材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