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垄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垄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垄作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虽与种植密度无显著相关,但与玉米品种存在显著相关性。种植密度的提高也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也与玉米品种关系很大。耐密型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双行较之常规垄作能够在高种植密度下获得产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鲜穗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的茎粗表现逐渐变细的趋势。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复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和鲜穗产量均较高;两年三熟春播玉米应选用中晚熟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以小于9万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官贵德 《耕作与栽培》2012,(2):55-55,37
通过对烟田免耕套种玉米和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对比及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的总产值比现行的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总产值增收6.2%以上,并省工省时。烟套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是:播种期在烟叶采收后期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烤烟和玉米共生期控制在15~20d,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3 500~4 000株/667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5.
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以及与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采收后期。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烤烟和玉米共生期控制在15~20d,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3500-4000株/667m^2,对前作烤烟产量不存在显著不利影响。相反能提高烟叶品质。烤烟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的总产值比现行的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总产值增收23.2%以上。并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6.
王冲 《中国种业》2015,(7):33-34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该品种在天津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都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569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嫩单14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密度6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为9140.97kg/hm^2;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嫩单14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8.
周伟 《中国种业》2016,(9):55-56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玉米单株叶面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玉米品种漯玉336在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等行距种植模式下,测定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方式下穗部性状、产量结果、投入成本、收益对比,调研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对不同模式的意见反馈。结果表明:肥料利用率最高,产量突出的模式是“种植密度5000株/亩 分期施肥”;收益最大化种植模式是“种植密度5000株/亩 ‘一炮轰’施肥”;农机人员及种粮大户更倾向于种肥同施模式下的最佳密度,其次才是‘一炮轰’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的生理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归纳了不同密度下,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对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总结。不同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不同,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生理指标都达到最适值,并且实现玉米群体产量的最大值,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玉米单产,为指导绥阳县山区玉米种植,2013年在黄杨镇开展了对中单808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8万株/hm2产量最高,单产达9.3t/hm2,进一步作线性分析表明,产量曲线最高值对应的密度是4.8773万株/hm2.建议山区玉米在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4.5万~4.9万株/hm2株为好;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种植密度4.7万~5万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2.
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适宜定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油菜黔油30号为材料,在绥阳县开展了对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适宜定苗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产量最高,单产达2446kg/hm2,适宜的定苗密度范围为22.5万~30万株/hm2,实收产量与定苗密度间有显著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y=-0.272x2+14.48x+2261.6,预测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最佳密度为26.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为三角叶薯蓣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采用种植密度、有机厩肥、氮肥、磷肥、钾肥5个可控栽培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1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试验结果表明:16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折合在6241.67~26416.67 kg/hm2之间,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4个试验因子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磷肥用量F值达显著水平,不同试验处理对三角叶薯蓣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15万株/hm2,施用底肥45000 kg/hm2,氮肥375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480 kg/hm2为该试验设计的最优试验组合。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能有效提高三角叶薯蓣的产量;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是影响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扁豆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扁豆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密度来提高扁豆产量,以‘上海交大红扁豆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4种种植密度处理,通过对扁豆2个采收阶段的产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为扁豆密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低于49995株/hm2时,扁豆产量随着扁豆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超过此密度后,产量开始降低。此试验中,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方式是行距2 m,株距0.2 m,种植密度49995株/hm2,与传统种植密度相比,增产了124.3%。密植后,扁豆在采收第1阶段(4月1日至6月30日)增产80.48%~272.96%,采收第2阶段(7月1日至10月15日)增产0~9.8%,扁豆增产效果第1阶段大于第2阶段。在扁豆的生产中,通过动态的合理密植,可以明显提高扁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皖北地区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选用生产上目前推广较好的紧凑型玉米品种‘中单909’、‘郑单958’以及半紧凑玉米品种‘农大108’、‘隆平206’,分析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叶片生长以及籽粒产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展开叶的生长速度玉米植株从基部到顶部均表现为从快到慢、接着从慢到快、再从快到慢的变化趋势。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的不同叶组间出叶的速度影响非常小,对玉米植株的最长和最宽叶片的叶序、叶片宽度和长度影响较大。不同种植密度间,在生育前期各玉米品种单株叶面积差异较小,在生育中、后期均表现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降趋势,在高密度种植差异缩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及品种与种植密度互作间籽粒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供试的4 个品种在皖北地区夏播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郑单958’、‘中单909’、‘隆平206’、‘农大108’应分别控制在60000~75000、60000~75000、60000~75000、45000~60000 株/hm2,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67500、75000、600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四种种植密度及四种施肥水平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得出高山反季节花椰菜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的种植密度为667m2植2400株;四种不同的施肥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理想的施肥水平为667m2施78kg;理想的组合是667m2植2400株,施肥78kg。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three okra planting densities (28 000; 56 000 and 111 000 plants ha1) intercropped within or between maize rows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field trials during the 1990 and 1991 wet seasons at Nsukka.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leaf area index (LAI) increased as the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ed in sole or intercropped okra while the number of branches per pla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kra planting density. The height of maize plants also increased as okra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ed but the LAI decreased. Intercropping reduced the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number and weight of pods per plant) of okra and maize (number of cobs, cob length and 100-grain weight). Increasing okra planting density reduced the sole and the intercropped okra and also the maize intercrop yield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ods and grains as well as the pod and grain size, respectively. Assess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ofthe mixture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yield advantage (35%) of growing okra and maize together was obtained at 28000 okra plants ha1 while the highest monetary return was realized at the highest okra planting density of 111000 plants ha1 intercropped between maize rows. The patterns of row arrangement did not have effect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he mixtures.  相似文献   

18.
陈康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6):108-112
为实现半岛地区小麦玉米双高产,探明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选用玉米品种‘登海605’,采用5个播期和3个密度的试验方法,研究‘登海605’在半岛地区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登海605’适宜播期是6月15日至6月21日,在适期内争取早播,以实现高产,最佳密度为7.2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黄芩在甘肃中部地区最佳的定植密度和采收年限,本文以黄芩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和120万株/hm2的二年生和三年生药材,测定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相关指标,并估算效益。结果表明:两年生和三年生黄芩在栽培密度为45万株/hm2时,其籽粒产量较高,分别为50.46 kg/hm2和62.77 kg/hm2;密度为105万株/hm2时,其鲜药产量较高,分别为11167.23 kg/hm2和16725.84 kg/hm2;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时,药材的平均单根最长最粗,鲜药和籽粒产量较高,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41009.39元//hm2和85083.64元/hm2。三年生黄芩除折干率外,产量性状指标均极显著高于二年生黄芩,纯收益增加35237.89~44074.25元/hm2。可见,适于甘肃中部地区黄芩最佳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收获年限以三年生为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夏季空闲日光温室内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种植密度,分别为20 cm×15 cm、2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0 cm,研究空心菜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在不同种植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及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以20 cm×10 cm的种植密度最好,其生长量最高,产量最高,且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的含量,使品质达到最好。说明在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并不是密度越大或是越小,空心菜的生长量和产量越高、品质越好,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情况下,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生长量、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