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2004—2013年抚顺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抚顺地区霾天气的变化规律、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抚顺市霾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波动性较强,近3年来霾日数有上升趋势;霾日各月差异较大,年内基本呈单谷型分布,冬季为霾现象多发季节,夏季霾出现概率最小;随着日均相对湿度的逐渐增大,霾现象出现几率也呈增大趋势;西南风向和偏西风向以及日平均风速≤2.5 m/s更有利于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4—2013年莫旗气象局玉米全生育期资料,从气候适宜度方面分析,主要气象因子有温度、降水、日照等,综合分析了玉米整个生长季的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莫旗玉米各生育期适宜度最高的气象要素是日照,其次是温度,降水的适宜度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综合气候适宜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对2004—2013年广德县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森林资源分布状况与森林资源特点,从各类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与绿化率、森林资源结构等方面对比10年间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并剖析变化的原因,以期为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0年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分析了近50年抚顺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9、0.23、0.44℃/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四季中,冬季升温幅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季略低于春季,夏季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1—2017年抚顺市国家基本气象站0.8 m、1.6 m和3.2 m逐月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和突变检验,分析抚顺市各深层地温年、季、月变化趋势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近37年抚顺市0.8 m、1.6 m和3.2 m年平均深层地温呈增温趋势,其中3.2 m增温幅度最大。从层、季平均深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来看,除夏季0.8 m和1.6 m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层各季均呈现增温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层地温月变化具有滞后的特性。近37年共16次出现异常,其中9次异常偏低,7次异常偏高,各层各季的深层地温异常偏高年份均出现在1998年以后。  相似文献   

6.
从2004—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入手,分析了2004—2013年莱芜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地类的变化速度,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土地利用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铁岭地区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04—2013年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铁岭地区视程障碍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这10年间,铁岭地区雾日最多的是西丰县,年平均雾日数为19 d;轻雾日最多的是铁岭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103.5 d;烟幕日最多的是昌图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64.2 d;铁岭地区近10年来雾和轻雾日数呈波动状态,而烟幕日数各地均呈现减幅为40%以上的减少趋势。雾日数和烟幕日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雾主要出现在7月至翌年1月的秋冬季节,烟幕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的秋冬季节,轻雾日数夏季相较于其他季节偏多。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8—2013年沽源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对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沽源县蒸发量年内呈显著的单峰型分布,5月蒸发量最大;四季当中,夏季蒸发量最大,春季略少于夏季。各月、四季及年蒸发量均呈减小趋势,5月蒸发量减少最显著,占全年的31.7%;春季蒸发量减小趋势最明显,为-48.0 mm/10年;年蒸发量减少速率为-92.7 mm/10年。年代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逐年代下降趋势。影响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风速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8—2013年通辽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时空特征统计分析,以期为今后冰雹出现的时空分布提供有力的判断依据,提高冰雹的预报预警能力。结果表明,通辽地区的冰雹天气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山区,平原地区相对偏少,这和通辽市北部为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丘陵,南部为辽西山地边缘的浅山、黄土丘陵区,中部为西辽河流域沙质冲积平原的地形(通辽市地势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平,呈马鞍形)分布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发生冰雹最多的是6月,7月次之。冰雹发生的高峰期(6月)在降雨高峰期(7月、8月)之前,这同冰雹的形成特性和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进退有密切关系。通辽地区降雹高度集中在午后至傍晚,说明在午后至傍晚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时段里,湍流作用致使大气层结不稳定更易造成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1—2013年辽宁省56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汽、不稳定度、抬升机制、垂直风切变等对流条件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3年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多发生在渤海湾北部及辽宁北部,东南部为少发区;雷雨大风多出现在春末夏初,其中5—6月为高发期;雷雨大风天气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期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资料,对雾—霾天气的年、月、日分布特征和各等级雾—霾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口市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雾—霾天气以轻雾和轻微霾为主,雾占9.1%,年平均雾日为7 d,重度霾和中度霾很少,平均每年约为0.25、0.58 d。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4月,轻雾和霾主要出现在7月至次年1月,轻雾和霾在1月和8月出现双高峰值,轻雾在8月最多,霾在1月最多,春冬季霾明显比轻雾多。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2:00,14:00最少;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14:00次之,2:00最少。  相似文献   

12.
正确判断并记录各种天气现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既能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基础信息,又能为气象预报、决策服务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对一些能见度低、易混淆的天气现象如雾与霾,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则会对气候分析、气象预报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文介绍轻雾、雾、霾等复杂天气现象的判断方法,以提高观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琼海气象站2004—2013年日极值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日最高气温平均出现在14:13,夏半年在14:19,最低气温冬季出现在6:59,夏季在6:08。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26%在异常时间点出现,主要由冷锋、强冷空气、云、降水、风、雾、霾等因素引起;气温日较差小时,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存在随机性。分析异常时间点产生的原因,掌握其变化规律对提高气温预报准确率、精细化预报水平、服务工农业生产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68-269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季节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讨论了雾霾天气学定义、霾与雾的特征和区别、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乡市2000--2012年雾霾天气的特征,并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新乡市雾霾天气的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61—2010年抚顺市降水资料,分析近50年抚顺市逐年、四季和作物生长季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降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也有部分年份呈现出一定的震荡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数据和大气环境监测等资料,从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维持机制等方面,对2015年12月23—25日河南濮阳一次严重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中低空下沉气流的存在有助于近地层弱风条件和稳定层结的建立,中低层弱的冷暖平流的交替出现以及持续稳定的地面均压场分布,为此次严重雾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在持续较低气压和较小地面风速的大背景下,PM_(2.5)浓度稳定升高,以及入夜后气温降低而相对湿度增大的地面气象条件,是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边界层逆温的长时间存在是这次严重雾霾天气得以维持近60 h的重要原因,雾顶高度与逆温层顶的高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雾霾天气形成、发展、维持、消散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受地形阻挡作用,冷空气在东移南下过程中,分股扩散南下,造成华北平原气压梯度小;能见度下降和持续性污染与PM_(2.5)和PM_(10)浓度增长有关,较高的PM_(2.5)、PM_(10)值的同时出现和长时间维持是导致严重雾霾天气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抚顺市2002—2011年11月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的夜间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micaps系统资料,通过温度变化方程,对抚顺市过去10年11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过程在地面和850hPa2个层面,从温度的平流变化、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850hPa的平均冷平流强度低于1000hPa;在地面,除强冷平流外,一般情况下温度的平流变化与非绝热变化相比很小,常可忽略不计,夜间气温的下降大多数是由非绝热作用引起的;由于抚顺周围的特殊地形,当吹较强的西北风时容易形成乱流混合增温现象。这种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夜间的辐射降温,从而使夜间的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在850hPa,当温度露点差≤5℃时,可使850hPa的温度升高2℃以上。  相似文献   

18.
马骁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63-264,27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抚顺地区2013年3月12日暴雪的环流背景、地面形式以及相关物理量特征,并对预报失误原因等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3月出现在抚顺章党站的2次一般性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释用,结果表明:EC细网格预报的累积降水量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未来降水量的直接依据,应根据EC细网格预报出的其他物理量综合判断,即850 hPa层面以下存在比较大的比湿、较长的降水持续期间、低层925~700 hPa持续的上升运动、较强的850 hPa低空急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抚顺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对2006—2010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水源地水质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