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行山地处华北平原西侧,是京津和华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同时又是华北平原地区旱涝灾害和京津水旱灾害的根源。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本地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效果,对于根治海河,减少京津及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1986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开始建设以来,山西省阳泉市林业工作者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适用于太行山绿化且比较经济适用的造林技术,现总结归纳与大家共同探讨。侧柏是干旱、石质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阳泉倍受青睐。这些年来侧柏在阳…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1994,(1):19-20
太行山抗旱造林系列化技术攻关研究取得新进展□林业部科技司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及京...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安危。 太行山森林植被历经四千余年不断破坏,覆盖率仅9.1%,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62%,全区年均水土流失量1.3亿吨。泥沙淤塞下游河道和水库,如新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是海河的主要发源地 ,海河下游是京、津地区和华北平原。本区域由于森林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水资源严重短缺。 1 986年开始实施的太行山绿化工程营造了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 ,就是为了根治水患 ,涵养水源 ,减轻干旱的威胁。但是由于营造的绝大部分是单层纯林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采用混交技术营造水源涵养林可以大幅度提高林地蓄积降水、调节水流等生态功能 ,应全面推广。1 太行山区水源涵养林存在的问题1 .1 林分结构单一太行山绿化一期工程从 1 986年实施以来 ,取得了显著成绩 ,水源…  相似文献   

5.
地处华北平原西侧的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恒、燕山脉,西濒汾河,方圆1200万公顷,这里山峦起伏,地势陡峭,是京、津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为了尽快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京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国家从1994年开始组织的专业核查,人工造林面积核实率两年均保持100%,造林合格率也达95%以上,太行山绿化实现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随着二期工程的全面实施,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地块越来越小,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搞好太行山绿化工作,本文针对山西省大同市太行山山区气候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少、土壤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新的一年里.我省林业工作的重点是完成好三项任务:一是下大力气抓好五大工程,确保7县绿化达标。全省要以国家确定的“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为重点,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全年完成荒山造林300万亩.其中飞播100万亩;植树1亿株;育苗30万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好中阳、岚县、交城等7县基本绿化达标。二是突出重点抓好山区以林果为主的综合开发。全省新发展经济林要达到200万亩,其中水果100万亩,力争经济林果品产量达到18亿公斤。要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以晋南为主的优质苹果基地;忻州、晋东南地区为主的优质梨基地;黄河沿岸、吕梁地区和晋南产麦区为主的红枣基地;吕梁山、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为主的核桃基地;晋北、晋西北为主的仁用杏基地的经济林发展总体规划。在布局上把重点放在山区、丘陵区.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雄踞于河北省西部,处在华北平原上风口,是华北平原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和天然屏障。党中央、国务院于1994年正式启动实施了太行山绿化一期工程,使太行山区的造林绿化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工程化的快速建设道路。2000-2010年,顺利实施了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并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净化水源、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纵贯我省西部的太行山脉,位于海河流域上游,是河北平原的生态屏障,是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雄安新区等地的主要水源地,生态地位重要。为增强太行山的生态功能,我省大力推进太行山造林绿化,成效显著。30多年来,我省增加太行山造林绿化面积1000多万亩,河北境内太行山区森林覆盖率由13.1%上升至30%。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启动数量多、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成效斐然。 河南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摆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家林业部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启动了平原绿化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世行国家造林项目、十大经济林基地工程,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规划的造林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改善我省生态环境、抗御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随着二期工程的全面实施,该地区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地块越来越小,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以“增景、增绿、增量、增收”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两网绿化、县城绿化、城郊环城绿化、通道绿化及荒山绿化、矿区绿化、村庄绿化、生态庄园建设、核桃经济林建设等10项工程,以推进省级林业生态县和核桃产业大县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尽快让太行山绿起来,是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大规模、大力度的绿化太行山活动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为总结经验,因势利导地把这一宏伟事业引向深入,笔者愿就加速太行山绿化的几个技术问题与同仁们商榷。1关于林种问题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类。林种的划分,界定了森林的主导利用方向,是实施一切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如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要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经营,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权属可以依法转让;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则要强…  相似文献   

14.
引入竞争机制是加快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有效途径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马双柱我省是全国生态防护林建设重点省份之一。全国十大重点防护林生态工程,我省范围内有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黄河中游防护林、防沙治沙、平原绿化等五项,其中,太行山绿化占全国工程规划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5.
太行八陉     
《森林与人类》2006,26(9):34-35
从地理地形上看,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河流长期的冲刷切割在太行山脉形成许多东西向横谷,成为穿越太行山的交通要道和商旅通衢。古时太行山即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之说,据《述记征》云:“连山中断日陉。”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16.
经济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林产业是太行山林区改革的主要方向。介绍了太行山林区重点开发的几种经济林树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三倍体毛白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黄河流域的社会、生态、经济和土地资源的全面考察和对三倍体毛白杨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绿化黄河、开发黄河三倍体毛白杨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在区域生态经济产业化中,制定了以北京原种中心统一集中制种,黄河险工分区育苗,就地造林,定向收购加工利用的产业化模式;在林种结构上以三倍体毛白杨用材林为主,银杏、冬枣经济林为辅,大堤内配置适量的金丝垂柳和刺槐防浪林带,组成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黄河区域生态经济林绿色长城,并带动黄河森林生态旅游和中国黄河历史文化经典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黄河流域的社会、生态、经济和土地资源的全面考察和对三倍体毛白杨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绿化黄河,开发黄河三倍体毛白杨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在区域生态经济产业化中,制定了以北京原种中心统一集中制种,黄河险工分区育苗,就地造林,定向收购加工利用的产业化模式;在林种结构上以三倍体毛白杨用材林为主,银杏,冬枣经济林为辅大堤内配置适量的金丝垂柳和刺槐防浪林带,组成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黄河区域生态经济林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区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加强这一地区的造林绿化不仅是解决水资源匮乏、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提高防洪保安能力的战略措施,也是我国绿化重点工程之一。太行山区绿化的主旨是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体系,既要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桑树抗逆性强,又能经济利用,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的主要兼用树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黎城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从科学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全面推进省级六大工程、整体加快干果经济林产业建设方面介绍了黎城县林业建设进程,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创新林业机制、提升工程效益,严格工程监理、确保造林质量,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绿化成果,强化检查监督、加快绿化步伐等6项林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