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行油菜育种所取得的成就。器官、组织和单细胞培养不仅可用于繁殖和保存种质,而且已用来诱导体细胞变异,产生突变体。花药、小孢子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单倍体育种的进行,加速了作物育种进程。子房、胚珠和胚培养以及体细胞杂交可用于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不育性,有利于拓宽种质资源。通过分析提出了在今后的油菜育种中,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行油菜育种所取得的成就。器官、组织和单细胞培养不仅可用于繁殖和保存种质,而且已用来诱导体细胞变异,产生突变体。花药、小孢子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单倍体育种的进行,加速了作物育种进程。子房、胚珠和胚培养以及体细胞杂交可用于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不育性,有利于拓宽种质资源。通过分析提出了在今后的油菜育种中,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通过离体培养,能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利用未成熟胚或幼穗进行离体培养,从无性系后代中选择有价值的变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在再生植株的可遗传变异中,可能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因此,有必要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深入研究植株的变异原因,为无性变异株的遗传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种国产菱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居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三种国产菱属进行了细胞分类学的研究。菱属植物染色体变异有三个明显特征:个体上的体细胞多数目性,居群内具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存在整倍性和非整倍性变异,本文还对菱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和物种的形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病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传临 《世界农业》1992,(10):31-33
高等植物可以通过体细胞培养方法产生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在离体培养期间植物细胞发生了细胞学或遗传学变异,且这种变异可做为植物品种改良的新变异源,即体细胞克隆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已在许多植物中被发现,为植物的抗病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即抗病突变体的离体选择技术。目前常用的实验体  相似文献   

6.
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并研究其变异机理,进而培育新品种,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方法。近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7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作物种子,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对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从单一的形态观察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成就、研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双受精三核融合形成的三倍数组织,也有少数被子植物胚乳的倍体数目更高,有些研究者企图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将它培养成三倍体的植株,以便在育种上应用,这在无性繁殖的植物上是很有益处的。(因为三倍体植株果实的是无籽粒的,营养体也大。在林木育种上很有价值。三倍体还可以加倍成更高的倍体植株,供遗传育种方法研究之用。)1973年首先在 Putrajiva roxburghii上得到了胚乳植株。后来相继在柑桔、苹果、桃、水稻、马铃薯、大麦等植物上获得了由胚乳再生的植株。Sehgal 曾对大麦  相似文献   

8.
胡颖 《吉林农业》2013,(4):16-16
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蔬菜,但是受到育种年限的限制其育种周期比较长,白菜是异花授粉植物,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单倍体育种研究十分重要。常规育种中,一个杂合基因型的大白菜育种材料往往需要5~7代连续自交才能培育出可用作杂交种亲本的系统。游离小孢子培养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获得双单倍体系统的方法,可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优良纯系。一个杂合基因型的大白菜育种材料往往需要4~5代连续自交才培育出可用杂交种亲本的系统,而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只需1~2年就可以得到多种基因型的纯合体,因此,游离小孢子是创造稳定变异材料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航天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中、美、俄)之一,也是少数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的国家。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航天育种可以创造出新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一、我国航天育种的初步成果自1987年始至2001年初,我国已成功…  相似文献   

10.
科技博览     
《新农村》2000,(1)
我国培育出多倍染色体鱼虾我国科技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成功地培育出多倍染色体鱼虾,为提高海产品产量和质量闯出一条新路。鱼或虾在自然状态下的细胞上有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系,一条来自母系。专家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的多倍体鱼或虾具有特殊的生长优势。如三倍体贝类,其性腺成熟受到抑制,生长期延长,因而个体大、产量高。据介绍,在同面积的养殖水面和同样的养殖条件下,三倍体或四倍体对虾比普通对虾增产10%~15%,而三倍体海湾扇贝比普通海  相似文献   

11.
<正> 杂交育种从二代到四代,由于染色体重新组合,就会不断发生性状分离.要获得一个稳定的后代,并应用于生产,至少需要七、八年.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尽快培育优良新品种,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小麦孤雌育种的试验研究,以期探索育种的新途径,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优良新品种. 一、孤雌育种的实践意义植物的雌蕊在异常条件下,如果未能进行正常受精,没受精的卵细胞,经受刺激,能分裂成单倍体的胚.在胚发育的最初阶段,染色体经过加倍,生长成纯合的二倍体植物,这种现象即是孤雌生殖.如果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诱导杂种一代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育种技术对无籽刺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无籽刺梨多倍体植株。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二倍体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的预培养时间、处理时间及秋水仙素浓度对无籽刺梨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无籽刺梨茎段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1 d后,继而用含300 m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12 h,再进行分化培养的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变异率达25.6%;无籽刺梨多倍性植株同质化培养的最佳次数为6次。对变异植株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部分变异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为2n=4x=28,为四倍体。部分植株同时存在2n=2x=14和2n=4x=28两种倍性细胞,为嵌合体。  相似文献   

13.
植物染色体诱变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人工诱致染色体变异进行植物改良的技术。染色体变异在外源基因转移和利用、染色体倍性操作、反向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染色体基因组学、物理作图和染色体生物学研究。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和染色体鉴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化学、物理和遗传诱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不断创造和鉴定出更多具有不同用途的染色体变异,为植物改良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本文综述了植物染色体诱变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为有效开展染色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20-122
从花药培养和多倍体育种两方面对林木倍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花药培养的主要作用、现状、影响林木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和林木多倍体育种的发展现状、作用、途径及方法;提出了倍性育种在林木育种中遇到的问题,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倍性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与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起源于50年代初。1953年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标志着分子生物学新时代的来临。7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组DNA技术与细胞组织培养相结合 ,使得人们有可能在体外操作基因 ,并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再生出转基因株 ,从而开辟了用基因工程进行作物改良的新时代。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作物育种是目前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迄今 ,通过实验室阶段的转基因作物已达60多种 ,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棉花和大豆等经济作物 ;番茄和黄瓜等蔬菜作物 ;…  相似文献   

16.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珍珠大的茄子、0.5千克重的大辣椒……这些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出的航天蔬菜将通过杨凌农业技术专家的手,更快、更广泛地被关中菜农接受。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以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品种。传统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而生物技术育种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产、优质、抗虫等农业新品种。生物技术育种包括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一)细胞工程育种由于植物的细胞具有在发育上的全能性,即植物的细胞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粳稻离体细胞的耐冷性变异与遗传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笔者的试验结果,综述了粳稻体细胞耐冷性变异与遗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前景。粳稻体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耐冷性遗传变异。对这些变异可利用理化因素进行定向选择。笔者等利用这一技术,已培育出耐冷性极强的体细胞无性系应用于水稻育种。本文还阐明了体细胞耐冷变异的发生规律及其部分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花椰菜的组织快繁、单倍体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植物细胞工程在花椰菜遗传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细胞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