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喀什属于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规划和预案,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和应急抢险救助指挥系统,通过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移民搬迁,达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将自然灾害演变成人为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喀什属于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规划和预案,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和应急抢险救助指挥系统,通过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移民搬迁,达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将自然灾害演变成人为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雷电的危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也日渐成熟。但是,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防护却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农村居民防雷电知识的缺乏、农村民居防雷电设施的不足都是雷电灾害的潜在隐患。近年来,有关农村地区遭受雷电灾害造成人员、财产受损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减轻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雷电灾害是我国农村地区最常见的灾害之一,一旦出现雷击事故,轻则导致经济损失,重则引起伤亡。所以,现实中有必要针对雷电灾害成因,立足农村地区受灾现状,采取更为有效的防雷措施,减轻灾害对农村地区建筑及电力系统、群众安全的威胁。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为农村地区防雷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电灾害是开封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极其严重。基于此,本文结合开封市气象局农村防雷现状,对开封市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雷减灾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抚顺地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农村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80-181
针对普兰店地区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该地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业灾害救助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在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灾害救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构建此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任建华 《乡村科技》2019,(13):123-124
在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工作非常重要。因为雷电灾害的威力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农村地区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当前防雷技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地区的防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琳 《新农业》2023,(11):59-60
本文基于2000~2019年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数据资料,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该地区近20年来农村雷电灾害的雷击部位及伤亡情况,然后概述了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防雷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尽可能减少雷电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影响及危害,保障农村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延楠  刘永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81-16582
阐述了以工代赈的涵义,分析了以工代赈在灾区重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以工代赈的实施效果,促进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12.
范小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44-16646
通过对山区农村雷电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引起山区雷电灾害的原因,并针对农村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性措施,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山区农村的雷击事故以及推动今后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电防御措施在农村地区较为欠缺,农民防雷意识不强,是造成雷电灾害的重要原因,加强农村雷电宣传执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得出雷电宣传在农村的重要性。针对本地农村现有条件,提出多方位开展防雷宣传,以提升农民的雷电防护意识,降低农村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农村自然灾害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农村自然灾害的相关因素,并从危机意识、灾情透明度、村组织力量、应急权责、应急资金投入、恢复重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北洋政府全国防灾委员会的防灾思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  曾京京 《古今农业》2006,1(2):103-109
全国防灾委员会是北洋时期考察灾荒原因,研究防灾对策的中央防灾机构。委员会在兴修水利、贮粮积谷、移民垦荒、发展农村经济以及与民间义赈团体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主张,并做了大量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北洋时期防灾救荒以及农业、农村的发展。虽然由于财政匮乏、战事多发、吏治腐败等各种因素,制约了其防灾对策的社会和经济绩效,但其中一些防灾思想和对策对我们今天灾荒防治和“三农”问题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姜江  马建勇  许吟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08-5309,5437
考虑农业灾害脆弱性的地域差异,以我国宁夏地区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灾害脆弱性影响因子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联度,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宁夏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因子,并给出了开展宁夏地区农业灾害脆弱性与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第一产业发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大 众新的关注点。由于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发展,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十分有必要, 本文通过农村常见的气象灾害入手,分析当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农村气象 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黔东南地区灾荒是经常性和普遍性的,党和人民政府继续推行设仓积谷政策,积极开展救灾度荒,取得了明显成效。积谷政策的推行对赈灾救荒、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芬 《农学学报》2013,3(4):62-67
中国农业生产的丰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气候条件,频发的气象灾害每年给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是增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和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最佳途径。为此,对国内农村对气象信息应用的现状、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用户希望能够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希望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2)农村用户希望提供更加专业的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农业生产的天气信息;(3)农村用户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传播气象信息,解决偏远农村的气象信息传输问题,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4)农村用户渴望获得农村气象科技和防灾减灾知识。笔者还提出了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能力的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工程,提升农村气象服务的技术水平,扩大农村用户群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灾害种类繁多、次数频繁,逐渐形成了农牧并行的救灾措施、注重救灾措施的及时变通和宗教人士广泛参与救灾等特点。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古代救灾特点,为该区域救灾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