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黄脊竹蝗孵化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竹蝗卵期生物学特性及气象等相关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相关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月的月平均气温是影响孵化期的主导因子,建立的预测式Y=113.03-6.42X1-0.039X2,可预测竹蝗的孵化期,该方法可靠,准确,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属直翅目蝗科,成虫、若虫为害毛竹、淡竹、刚竹等20余种禾本科植物。该虫一年一代,成虫聚集产卵,以卵块在土中越冬,初孵幼虫群集在嫩矮小竹及杂草上取食,至3龄时全部上大竹为害。大发生时,新竹被害一次即枯死,壮竹被害一次2-3年内不发新笋。我县桂花泉镇等地的毛竹林,1990年发生了黄脊竹蝗的猖獗危害,严重地区每平方米虫口密度达到996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该镇仙坪村九组进行了用敌敌畏防治的试验,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脊竹蝗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我国南方毛竹产区常遭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毛竹的生产。过去对此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曾有人作了不少研究,但对防治指标尚未进行研究,常有盲目进行防治的现象。我们自1987年起开展了这项工作。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不同眉径及不同龄级的毛竹叶片蓄积量(见表1、图1)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的黄脊竹蝗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脊竹蝗是广东省竹林的主要害虫,近年为害逐年加重。本研究从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着手,对卵孵化期及整齐度作了观察,对发生期的预测预报作了研究,对发生环境、判断发生地的方法作了补充;为减少环境污染,在发生地喷洒敌百虫粉剂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3.
14.
化学农药粉剂防治黄脊竹蝗跳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药粉剂防治黄脊竹蝗1—2龄跳蝻时,2‰溴氰菊酯粉剂每亩用量分别为2.0kg、3.0kg;3%林丹粉每亩用药量分别为1.0kg、2.0kg;混合剂型每亩用药量分别为2.0kg、3.0kg。在相同剂量条件下,以3%林丹粉的药效期最长。 相似文献
15.
黄脊竹蝗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 Tsa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黄脊竹蝗是竹林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它食谱广、取食量大、危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因而造成损失非常严重。黄脊竹蝗在所有分布地区均为1年1代,以卵在土表下1~2cm深的卵囊中越冬。在我国从南到北于4月中旬到6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5龄,平均每龄龄期约10d左右。传统方法对竹蝗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加大,农药防治竹蝗逐渐向无公害型转化。生物防治技术也应用到竹蝗的防治中来。从发酵人尿中提取活性成分,合成引诱剂对黄脊竹蝗的成虫进行引诱试验,为黄脊竹蝗的防治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脊竹蝗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脊竹蝗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2012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跳蝻,用药量均为600 mL/hm2,以及施放苦参.烟碱烟剂,用药量为15 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苦参碱类烟雾剂,用药量均为750 mL/hm2,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用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可在黄脊竹蝗相应虫态危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脊竹蝗应急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7年连续观察发现,黄脊竹蝗不断适应气候环境和立地条件的变化,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发生特点。文章介绍了查卵挖卵、扑打跳蝻,选用16%灭幼脲增效粉剂防治低龄跳蝻,选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药物防治高龄跳蝻和成虫等应急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研究南平市黄脊竹蝗空间分布和发生趋势,选取南平市2001—2021年黄脊竹蝗发生面积作为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Ma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平市黄脊竹蝗发生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平市的南部和北部,占总面积的89.8%。南平市黄脊竹蝗年均发生面积约1674 hm^(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延平区、武夷山市和顺昌县发生趋势下降不显著,建阳区和建瓯市发生趋势下降显著,邵武市发生趋势上升不显著,浦城县和松溪县发生趋势上升显著。黄脊竹蝗发生趋势在2007—2008年发生突变,突变前黄脊竹蝗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突变后黄脊竹蝗发生呈持续下降趋势,2008—2010年下降趋势不显著,2011—2021年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