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Cercospora sequoiae var.juniperi引起的杜松赤枯病在黑龙江省分布比较普遍。两季发病严重,能导致被害株死亡。6月中旬至7月上旬喷药。在双效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多菌灵三种农药中,以50%多菌灵,用量为70ml/a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7种杀菌剂和18种植物调节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落叶松枯梢病杀菌作用强,7种植物调节剂有抑菌作用,森保1号对苗木有抑制徒长和复壮作用,混合施用时,A-B-B,A-B-C组合药剂最佳。 相似文献
3.
随着白皮松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落针病、赤枯病的发生不断增加,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将造成资金的浪费。分别介绍了落针病、赤枯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技术以及这两种病同树发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防治桉树枝枯病的最佳药剂,该研究选用戊唑醇、40%腈菌唑、75%苯醚·咪鲜胺等6种药剂,对桉树枝枯病菌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桉树枝枯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43%氟菌·肟菌酯抑菌效果最好,40%腈菌唑毒性较好。田间试验表明,6种农药都可有效控制桉树枝枯病的发生,43%氟菌·肟菌酯的防效最大为68.37%,其次是45%戊唑·嘧菌酯,防效为63.36%,因此,43%氟菌·肟菌酯和45%戊唑·嘧菌酯可作为桉树枝枯病防治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油松赤枯病流行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观察表明,油松赤枯病病原菌孢子 5 月上、中旬开始飞散,5 月下旬侵染当年生油松针叶,病害初期症状出现在 6 月下旬,病情变化与气象因子、立地条件有一定相关性。病害轻重和分布与林木所处位置有关,病情从重至轻的顺序为:南> 北> 东> 西;山脚> 山中> 山脊;海拔低> 海拔高;纯林> 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古柏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ernariatenuis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杨树。该病潜育期为5—6天。对病菌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研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F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pH值为6;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谷氨酸为该菌纯培养的优良营养源。 相似文献
8.
毛竹轻度枯梢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福安市毛竹轻度枯梢病小区采用手工防治、化学防治、营林措施和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营林措施防治虽然成本最高,但防治效果最好,手工防治次之,化学防治较差。 相似文献
9.
在兴城地区选择白僵菌粉、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等几种无公害药剂对3~4龄赤松毛虫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药剂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达到86.9%以上,其中苏云金杆菌相对药效较快,白僵菌粉有更好的迟效性;大面积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种药剂的总体防治效果均较好,且对环境安全性好,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油松赤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松赤枯病在阿坝州油松(Pinus tabulueformis Carr.)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表明,该病是由枯斑拟盘多毛孢(Pestatiopsis funernea Desm)Stery为害所致,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pH6.0生长最好,相对湿度100%最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13.
杜松赤枯病是 4年生以上杜松幼树的主要病害 ,在我省为害严重。研究表明 ,此病是由Alternariasp .和Phomasp .共同侵染所致。Alternari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 ,Phom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越冬。两种病原菌均通过皮孔、气孔和伤口侵入树体。两种病原菌的孢子均在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 16℃左右时开始放散 ,孢子的放散和萌发与空气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雨季是孢子放散的高峰期。通过对 12种杀菌剂的室内药效测定 ,以及四种杀菌剂的室外防治试验 ,得出用 4 0 0~ 80 0倍液的多菌灵等连续防治 2~ 3年 ,可完全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低廉 ,功省效宏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铅笔柏梢枯病是苗圃中一种严重病害。近年来,发生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采用25%多菌灵或40%灭病威500倍,在苗木生长期间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每次每亩用药量200—250克,并在发病初期结合进行人工剪除病枝(苗),能够达到控制住病害的蔓延和扩展,保障苗木的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20.
柏木赤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木是我区的主要用材树种,占林木组成的60%以上。柏木赤枯病是柏木的主要病害,造成1~2年生柏木幼嫩枝叶枯死,严重影响当年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致使翌年高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一般降低51.5%,危害十分严重。关于该病的研究尚未见有详细的材料报道。为此,我们从1984~1988年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