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中央提出"六稳",第一位就是稳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一直是政府、高校、社会、家庭高度关注的焦点,高校就业工作一直处于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更是高校"一把手"工程。2020年874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加之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群体及就业存量与就业增量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2020年的"最难就业年"已经实至名归。高校就业工作一直在探索与人社合力,与用工行业合力,与家长合力、与毕业生合力是高校就业工作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高校走产教融合的外在表现。2020年,形成合力,抓实、抓细、抓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成为公共危机事件下就业工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业高校率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农业、农民、农村,因此,与"三农"联系最为紧要的广大基层已成为其就业的主渠道.农业高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率先打通人才通往基层的道路责无旁贷.分析了当前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农业高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提出建立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通过有形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以及人际关系推荐等多种途径就业,而以高校为主体的有形就业市场,即"校园招聘会"已成为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主渠道。高校应以营销品牌观念、开放合作观念以及科学与规范的手段,培养与运作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促进该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当前,部分农业高校毕业生存在职业生涯决策困难,体现在就业择业心态、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就业意向与实际去向差异性较大等。通过调研部分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双一流"建设高校S大学2018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实际就业去向情况。结果显示,毕业生部分就业意向的实现率较低,表现在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不清晰、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决策方法以及就业行动滞后等方面。基于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认知、决策及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促进校企合作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做出论述,希望能对广大高职院校教育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毕业生总量的增加,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加之农业高校毕业生原来就业渠道单一,社会联系面窄,竞争意识和勇气不足,就业压力更大。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农业高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层次和学科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既使学校"产品"适销对路,又努力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并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各重要环节的工作,实现农业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激烈严峻的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批"慢就业"族,这一新生代就业群体的出现,是大学生就业现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慢就业"现象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理性看待这一现象。高校要在优化就业创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对"慢就业"者进行分类、精准帮扶,搭建校内缓冲机制,联合政府、企业、家庭共同构建解困机制,帮助大学生尽早走出"慢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慢就业”现象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就业,短暂或者长期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并且随着疫情企业效益不好,就业压力加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慢就业。毕业即工作的择业观在改变,“慢就业族”正兴起。对于慢就业现象,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分析它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67-268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工作不断深入,大学门槛不断放低,更多的学生成功考入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生基数大大增长,导致了在大学生毕业时毕业生的人数也成倍增长,而每年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以接纳所有的毕业生,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本文以H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准备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景,以小见大,以便对就业指导工作,企业人才甄选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全方位就业支持和服务,切实维护就业大局稳定。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多地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开学即毕业,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而无论是"六稳"工作,还是"六保"任务,就业都被摆在首位,其中蕴含着我国丰富人力资源的高校毕业生的"开采"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95后"大学毕业生自2017年起逐渐成为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课题组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95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来源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结构框架及模式,提出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指导、创业资金资助、创业服务咨询"四位一体"运行机制,社会联动机制和创业评价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增长,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各种因素,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模型加以验证,分析结果不仅包括高校内各院系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而且包括高校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与官方网站上的就业数据统计相吻合。最后对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和就业促进给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管起到一定的决策辅助作用,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推拉理论分析了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中的适用性,并在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参与主体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政府-高校-劳动力市场、政府-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等四个三维驱动系统分析,得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除了毕业生自身提高就业能力外,要构建毕业生、高校、政府、劳动力市场四位一体的就业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并在就业质量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利益相关方满意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六维评价模型框架,重点论述了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六个维度,为进一步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并就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3257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就业地区流向总体趋于稳定;就业城市的选择仍以沿海发达城市为主,但对大城市的热度有所减弱;就业单位选择以企业为主;私企和民企接收毕业生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毕业生就业流向出现新特点的原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素养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在求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通向实现知识价值、避免"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重视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是时代发展、地情以及毕业生自身状况决定的;也是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失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结论表明,改变博弈过程的收益原则和增大失信成本,将有助于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