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尤其晋西北土地沙漠化已很严峻。分析了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动态变化,指出了沙漠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RS与GIS支持下的尉犁县沙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尉犁县沙漠化土地的遥感调查发现,2004年沙漠化土地面积达444.77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49%,其中,流动沙漠化土地占沙漠化土地的61.43%之多,是尉犁县沙漠化土地的主体,在空间分布上,除了尉犁县北部的库鲁克塔格山和团结乡以外,其余乡镇都有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从两期数据的分析情况来看,沙漠化态势与1999年对比,5年来尉犁县沙漠化土地在整体上基本稳定,沙漠化土地面积没有太大的扩展,但部分乡镇仍以沙漠化加重为主,区域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流域沙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青海湖地区土地沙漠化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4个等级。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趋势,针对环青海湖区沙漠化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研究了民丰县沙漠化土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分析并确立了该地区的沙漠化类型,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民丰县防治沙漠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封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65-1967,1970
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遥感分类分级的指标系统,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该区1990和2005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区近15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5年共和盆地共有各类沙漠化土地7419.6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84%,其中严重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17%、7.42%、17.65%、62.76%。与1990年相比,2005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45.55km2,年均减少9.7km2,年递减率为0.083%。从土地沙漠化的动态演变来看,沙漠化土地发展和逆转的面积和斑块数量相近,这表明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趋势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土地沙漠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土地盐渍化、沙漠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研究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为防治盐渍化、沙漠化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提取遥感影像特征信息,建立土地盐溃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结果]根据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以及区域地形地貌、人为活动,将哈密盆地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分别分为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以及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等类型,并分析其综合变化情况.[结论]通过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初步分析了哈密盆地盐渍化、沙漠化变化情况,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是一种全球的生态灾难,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公害,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14%的世界人口直接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全球每年有7万km2的土地成为沙漠化土地,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因此,土地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宁夏土地沙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宁夏土地沙漠化现状、形成因素、造成的危害,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婧  程伍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68-7869,7966
阐述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分布地区、类型以及土地沙漠化所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现状,提出植被自然恢复和重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制度保障、开展制度创新等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遥感信息判读为主要依据,拟定了土地沙漠化动态分类系统,在遥感影像上进行面积量算,获得了定边县从1980年到1993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状况,说明定边县沙漠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控制,对土地沙漠化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山西省土地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土地荒漠化治理任务艰巨。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突出的保水性能,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荒漠化治理中。针对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综述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改善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中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地资源特征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草地退化、沙化、保护草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协同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业协同商务能够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山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旅游业协同商务是山西旅游产业实现服务创新与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山西旅游业协同能力指标体系,建设山西旅游业协同商务平台,优化山西旅游协同商务环境等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集农业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农业科研活动协同、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于一体的山西农业科研网络化环境,改进农业科研的手段和方法,促进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目前,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信息主体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随着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必将全面提升山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山西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月琴 《农业考古》2021,(2):162-166
山西的采茶歌是江西、湖北一带的采茶歌随着万里茶道的延展而播撒、沿途开辟,经由晋商学习、传唱并对之进行改编而成的民歌,在内容上反映晋商采茶、贩茶和运茶的生活,更加贴近山西民风民俗。山西采茶歌充分展现了晋商在万里茶道上的生活场景,更能从中窥见晋商的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从另一侧面讲,山西采茶歌的演变和流传,反映了晋商通过万里茶道拓宽了茶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山西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玉米是山西半干旱农区高产生态型作物,在巩固中部和晋东南地区中晚熟和中早熟传统玉米主产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南部旱地春播晚熟玉米区和夏播中早熟玉米区以及北部盆地中熟玉米区和山地早熟玉米区,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80万~200万hm2,山西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构建以秸秆还田为主体的保护性土壤生态耕作体系,提高地力,大力推广新一代紧凑耐密型杂交种,以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为中心的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玉米大田产量可由现在的5 000 kg/hm2提高到6 000kg/hm2,总产将达到1 000万~1 200万t。以玉米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畜牧业,开拓以玉米化工醇为源头的玉米生物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值可达千亿元以上,玉米产业将是山西煤炭后主要的生物资源替代产业。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53.09,比照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的有关划分标准可以判断,目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合理解决荒漠化地区的农村能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的矛盾,实现多元化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铁木日乌德嘎查的现状及能源利用基本情况,从社会经济、技术、生产结构、人文和自然地理等角度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决定该嘎查采用当前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当前这种以玉米芯、秸秆、煤、电、柴油、汽油为主,液化石油气和太阳能为辅的生产已及生活用能结构不仅使当地居民饱受经济和健康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对当地荒漠化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揭示了实施总分馆制是山西省公共图书馆事业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山西省图书馆在总分馆制实施中的定位和作用,在分析总结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实施之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报道山西新记录的植物3种。其中裂瓜属为山西植物新记录属。本文还报道了3种《山西植物志》增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