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玉米青枯病菌侵染根部和茎部使之腐烂,并引起叶片黄枯或青枯。地上部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有明显表观病变,乳熟末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阜新地区发病较重。1.感病植株的田间症状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4.
一、症状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一、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1)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从始见病叶至全株显症一般7天,短的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一、发病症状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  相似文献   

7.
玉米青枯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从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如遇大流行年份,其发病来势猛,灾害重。从开始发病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快的仅1~3天。一般年份发病率在10%~20%,去年我省中、南部发病率达20%~30%,个别地区达50%以上,减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8.
1.发生规律1.1症状特点该病表现为全株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病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典型症状表现为: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设计,以先玉335、大丰26、潞玉13为主处理,在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3个不同播期下,研究了品种与播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及青枯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玉335、大丰26在播期为5月3日及5 月10日时,丝黑穗病、青枯病的发病率较低或无发病症状;潞玉13在播期为5月10日丝黑穗病、青枯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现已查明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症状表现(一)真菌性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只有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玉米常突然成片萎蔫死  相似文献   

11.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17-18719
[目的]研究地膜覆盖栽培对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露地麦和适时麦的异同点。[方法]对晚播覆膜麦与相同栽培条件下的露地麦和适时麦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产量结构进行比较。[结果]一定晚播条件下的覆膜麦,单株性状次于适时麦,而单茎性状则优于适时麦;幼穗分化,不仅比同期播种的露地麦经历时间长,且在决定每穗小花数和穗粒数的穗分化主要时期,还长于适时麦;产量结构,优于晚播露地麦,而与适时麦相当。[结论]晚播覆膜麦比晚播露地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能获得适时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保山植烟区“三虫三病”发生规律动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植烟区2014~2016年主要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预测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结果表明:植烟区主要病害为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其发生高峰期分别为青枯病(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胫病(8月上旬)、病毒病(7月中下旬)、斜纹夜蛾(在8月中旬)、金龟子(6月中下旬)、烟蚜(4月中旬和6月上旬)。建议结合植烟区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沈试29玉米种子成熟过程的歧化酶及其同工酶、抗坏血酸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由乳熟期到蜡熟期活性降低,至完 熟期和枯熟期,其活性又农渐升高;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与此相反;怀血酸氧化酶活性在蜡熟期略有升主,至期和枯地又迅速降低。在玉米种子成熟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没有出现新谱带。  相似文献   

14.
长沙地区8月中.下旬播种的大白菜于9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根肿病.10月中旬至11月初盛发.其侵染来源主要为土壤带菌、寄主作物除大白菜外,尚有小白菜、红菜苔、排菜、包菜、花菜、萝卜、等,大白菜以苗期易感此病.一般稻田改菜田、连作田以及播种早、土壤pH值低,秋季高温多雨等均可加重发病.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锌吸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各部位含锌量表明,三叶期至拔节期是吸收速率最快的时期,吸收量最大时期出现在大喇叭口至轧熟期。从全生育期看,前期后期吸收锌的绝对量很少,中期和中后期多。夏玉米对锌的吸收主要受干物质积累进程制约。锌的分配重点前期是叶片,此后逐渐向茎转移,到中后期营养器官的锌向雌穗集中。  相似文献   

16.
宁乡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08~2010年宁乡县回龙铺镇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8至2010年白背飞虱灾情有逐年增强趋势;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成虫数量呈“翘尾型”,晚稻向背飞虱田间若虫数量呈“昂首型”,成虫呈现“首尾双峰型”;全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早稻灌浆期-乳熟期和晚稻拔节期-孕穗期以及蜡熟期.  相似文献   

17.
玉米播期对优质小麦与玉米带田产量与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小麦与玉米套种后如果玉米播种过早,便会出现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问题,因此本试验研究了玉米播期对带田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玉米播期推迟到4月20日至5月10日,既不影响玉米生产,还能提高优质小麦产量,提高总产值,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以‘花22’为材料,分别在拔节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进行刈割,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及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从拔节期至完熟期,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成中C18:3n3含量、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均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阶段性波动,其中从拔节期至灌浆后期,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灌浆后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完熟期检测出呕吐毒素含量为560.50 μg/kg,拔节期、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未检测出呕吐毒素。综上各生育期比较,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0.44%、4.71%),粗纤维含量最低(20.40%)。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与黑麦草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花22’的营养品质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拔节期、灌浆后期‘花22’的营养品质高于带穗玉米秸秆,完熟期的‘花22’的营养品质低于带穗玉米秸秆。在闽北种植的‘花22’完熟期不能作为青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抗倒伏能力甜荞品种茎秆木质素及其单体合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甜荞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茎秆木质素、总木质素单体及G型、S型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的变化,探讨甜荞茎秆木质素及其单体合成特征。【方法】选用酉荞2号(高抗倒伏、YQ2)、信农1号(中抗倒伏、XN1)和乌克兰大粒荞(易倒伏、UD)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别于分枝期、盛花期和乳熟期测定其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溴乙酰法)、总木质素单体及S型、G型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GC-MS法)。【结果】相同生育时期,与XN1和UD相比,YQ2茎秆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分枝期到乳熟期,茎秆抗折力先增大后减小,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倒伏指数的变化存在品种差异,分枝期到乳熟期,YQ2和UD倒伏指数先增大后减小,盛花期达到最大值,XN1倒伏指数逐渐增加,乳熟期达到最大值。茎秆木质素和木质素单体含量从分枝期到乳熟期逐渐增加,YQ2木质素和木质素单体含量高于XN1和UD;在相同生育时期,S型木质素单体含量均最高,G型木质素单体次之,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均最低;分枝期到乳熟期,S和G型木质素单体含量逐渐增加,H型木质素单体逐渐降低。随着生育时期,S/G(S型木质素单体含量/G型木质素单体含量)的比率逐渐降低,G型木质素单体占总木质素单体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甜荞茎秆木质素单体主要为S-G型。高抗倒伏品种木质素及其单体的合成特征表现为:各生育时期木质素、总木质素单体、G型、S型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高于中抗倒伏和易倒伏品种;分枝期大量积累S型木质素单体,分枝期到乳熟期主要积累G型木质素单体。  相似文献   

20.
影响冰淇淋融化特性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冰淇淋的抗融化性能是冰淇淋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主要从新型复合乳化稳定剂和配方中的营养素及加工条件等方面对冰淇淋融化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新型复合乳化稳定剂的比例在0 4%为最佳配比;冰淇淋的抗融化性能随脂肪含量(6%~14%)和非脂乳固体含量(6 5%~14%)的增加而提高;而冰淇淋的抗融化性能随糖的含量(8%~20%)的增加而降低;冰淇淋的膨化率在80%~100%范围内、均质条件为60~70℃、15~20Mpa、4℃温度下老化4h等工艺条件可明显增加其抗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