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染色体微分离微克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是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项桥梁技术,近年来在植物中的应用日渐活跃,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是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项桥梁技术 ,近年来在植物中的应用日渐活跃 .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植物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玉玲  王坤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21-8324
染色体分离技术是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桥梁技术,得以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就染色体分离技术的原理、主要流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该技术在植物中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农药残留物不同处理时间对蚕豆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农药残留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内能诱发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随之增加.结论是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微切割、微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染色体微切割、微克隆技术的原理及主要方法,并讨论了该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染色体显微分离与显微克隆、染色体连锁图谱、染色体原位杂交、染色体涂染、染色体的基固定位以及染色体的片段转移等几个方面,分别综述了染色体研究的斯方法和新进展,并展示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卢云中  肖明正  刘振东  王长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15-1215,1218
[目的]了解工业污染区繁缕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畸变和微核。[方法]以兰州某工业污染区采的繁缕种子为材料,经过室温萌发,卡诺氏固定液固定,盐酸解离,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常规压片,镜检,进行微核鉴别。[结果]处理样品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染色体畸变,主要表现为微核的产生。在所观察的34个染色体畸变细胞中微核数有5种类型(8、9、10、11、12),其中以微核数10和11的染色体畸变细胞为主。有染色体畸变的微核细胞小而圆,并且聚集成团出现,没有染色体畸变的正常细胞呈椭圆形,而且细胞较大。[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繁缕属植物的研究与环境污染的植物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染色体显微分离与显微克隆、染色体连锁图谱、染色体原位杂交、染色体涂染、染色体的基因定位以及染色体的片段转移等几个方面,分别综述了染色体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进展,并展示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涂染技术与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染色体涂染 ( Chrom som e painting) 是一项在分子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检测染色体重组和畸变的新技术, 包括染色体涂染 D N A 探针制备和荧光标记原位杂交两部分。制备染色体涂染 D N A 探针可通过流式细胞分类法, 克隆基因库或体细胞杂交株, 以及染色体显微切割和 P C R 扩增等途径, 现侧重综述近几年国际上用染色体显微切割和 P C R 扩增的方法制备探针进行家畜染色体涂染的实验技术和主要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技术进行家畜染色体涂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分辨力, 可用来检测家畜染色体畸变、性别鉴定、显微克隆等, 提高了对家畜染色体 D N A 研究和分析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逐年攀升,对科研经费管理要求日益增高的背景,论述了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应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谈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对直接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4个关键要素,即科研课题制、科研组织结构、科研档案和科研数据库进行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冯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80-1982
了解我国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s)目前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确定方向。对唐菖蒲的应用、目前的科研领域及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目前我国唐菖蒲的研究方向和结果。我国对唐菖蒲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研究方向和方法在国际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可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结合国际研究方向和方法,重点研究辐射诱变育种及唐菖蒲的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科研人员科研素养对其科研创新的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找出提升科研产出的途径。【方法】利用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78名科研人员作为样本,使用工具变量,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DEA-tobit模型对科研人员科研素养对创新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机理和路径研究并验证。【结果】科研素养,以及其包含科研修养、个人能力和科研基础都显著的影响科研创新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当加入年龄、科研平台、第一学历等控制变量之后,科研修养的影响发生了不合常理的变化;当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科研修养之后,发现个人能力、科研基础直接正向影响科研纯技术效率。【结论】研人员的科研素养中,科研基础、个人能力是直接影响,科研修养是间接影响,即科研素养对科研人员的纯技术效率影响是一个多路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三年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2008—2010年期间,国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发展现状,对重要文献加以分析和论述。从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形式五个方面对国内的研究进行对比,以期找出未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TOBIT模型的科研主体分析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科研主体对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方法】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对比分析,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每一个样本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分析,使用科研素养的相关变量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在178个单元中,只有4个决策单元达到综合效率最优。科研素养整体水平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以及科研素养中科研修养、个人能力、思维风格和科研基础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上,科研修养和个人能力在1%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而科研基础则在5%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但是思维风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科研主体对其创新产出的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科研主体的科研素养只对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科研素养中的科研修养、个人能力和科研基础对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我国宠物研究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2011—2020年知网收录的367篇核心及以上期刊、外文库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Excel、VOSviewer等软件对我国宠物相关领域论文发表研究数量、研究机构、研究期刊、研究主题以及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高质量文献呈周期性波动;以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主的中国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宠物犬、猫为主的疾病调查、诊断、治疗研究,对人兽共患病的调查及预防研究,对宠物营养需求的特性分析,对宠物行业如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等;从研究热点上看,宠物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从犬转变为猫,宠物医疗的研究热点从宠物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发展成更为细分的典型病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案研究,对宠物耐药基因的研究和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为该领域新的热点。综上所述,我国宠物相关领域研究应提高研究质量,丰富经济学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和行业新兴领域的研究,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优化人才输送机制,助力宠物行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IRF的农业科研投入、产出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1993-2011年间农业科研财政投入、科研成果产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及相互的脉冲响应规律,探讨了农业科研对农业经济贡献力不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研财政投入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农业科研财政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农业科研成果在滞后2-3期开始对农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在滞后3-4期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大;农业科研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波动的方差贡献率约为50%,科研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波动的方差贡献率约为46%。提高农业科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需形成农业科研财政投入稳定增长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稳定增长的有效机制,积极引导研需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梳理开放科学和开放学术交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近10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现状,比较研究异同,提出研究建议,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开放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查法,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近10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计量研究,归纳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主题,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主题内容的比较分析,提出未来中国开放科学的研究展望。[结果/结论]当前中国开放科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展研究视角、深化理论体系、加强实证研究,建议未来国内研究:(1)扩展研究视角,促进理论研究全面深入;(2)钻研方法技术,完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3)推动理论转化,加强开放科学实证研究;(4)强化理念宣传,呼吁更广泛主体参与开放科学进程。  相似文献   

20.
“放管服”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存量资金累积的情况不断加大,如何在经费管理工作中落实新政策要求、盘活科研事业单位的存量资金、促进科研工作稳定持续发展,是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科研事业单位存量资金形成的原因、盘活存量资金的意义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存量资金盘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科研事业单位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