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饲养耕牛,除应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特别注意牛胃疾病的防治。 1 前胃弛缓病。此病多因饲养管理失调而引起。长期饲喂劣质干硬粗料、霉变饮料,过冷的草料,或长期饲喂柔软的精料,都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发病时,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病胃  相似文献   

2.
1牛羊胃病常见类型 1.1前胃弛缓.主要是由于运动不足;长期饲喂麦秸、亚麻秸等难以消化的饲草;饲养失调,不按时饲喂,饥饱无常;饮水不足,特别是农忙季节;过饱使役或使役后立即饲喂,久而久之,引起消化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正在养牛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多种疾病,其中牛的真胃疾病常常发生,常发的牛真胃疾病包括真胃阻塞、真胃炎、真胃变位及真胃溃疡等,本文就牛真胃常见的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治疗情况进行介绍,以期对养牛户有所帮助。1病因引起牛真胃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饲料、饲养或管理不当等,比如青绿饲料不足,秸秆饲料过多,稻草、麦秸过短等;长期过多地饲喂麸糠、  相似文献   

4.
<正>羊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饲喂易发酵产酸的精料或青贮料酸度过大而引起瘤胃乳酸蓄积,羊体吸收后引起酸中毒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的疾病,以前胃炎症为主。1病因饲养管理不严,采食过量谷物、精料和玉米青贮料等酸性饲料所引起。或长期过量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玉米或质量低劣的青贮饲料。此外,羊吃了发霉变质的玉米、豆类等食物时,也易发病。  相似文献   

5.
沈慧 《湖南农业》2005,(6):19-19
病因,大多是由于饲养管理太差或长期饲喂不清洁,杂质太多的饲料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发病原因家兔便秘是肠内容物停滞、干硬,造成粪便在肠内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青饲料过少;饲料品质不良,过于干粗或混有泥沙、兔毛等异物;长期饲喂干饲料,饮水不足;饲喂不定时定量,时饱时饥;环境突然改变,打乱了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母猪低温症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热量不平衡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高发,经产、怀孕或哺乳母猪多发。若延误治疗或措施不当,往往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8.
一、半身不遂症(拖尾病) 1.发病原因:长期饲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使体内脂肪含量积累过高或栖息场所潮湿而引起的疾病.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二龄蝎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4,(3):37-38
<正>1、背景技术肉牛养殖的目标主要是增重快,出栏后屠宰的肉质好。增重速度受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而采食量和饮水量受饲养管理方式影响。肉牛的饲养方式分为栓系单头饲喂、栓系通槽饲喂和不栓系群体通槽饲喂(群养)等几种。栓系单头独槽饲喂适合小规模(家庭式)饲养,并且此法的不足之处是采食无竞争性,不利于增重。栓系通槽饲喂能造成牛的错觉而竞争采食,有利于增重。但是栓系影响肉牛的活动,不能自由饮水、容易造成牛长期的紧张最终导致肉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 牛前胃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前胃病主要由于不良的饲养管理造成的,如长期饲喂麦秸、半干的红薯秧、豆角皮等粗纤维饲料,或过食大量精料、或饲喂品质不良的草料和有毒性料等。继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牛不仅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方法,同样也是防疫工作的基础。文章分析了牛病流行的基本现状,如安全措施不完善,饲喂过度引起的胃积食,饲养环境卫生较差等。提出了牛病的防治策略,如加强饲料管理,提供全价营养饲料,做好检疫工作,药物预防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发病原因1.原发性前胃驰缓①饲料过于单一长期饲喂粗纤维多、营养成分少的稻草、麦秸、豆秸等饲草,一旦变换饲料,即引起消化不良。②饲料变质过热的青饲料、冻结的块根、霉败  相似文献   

13.
<正>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保证充足的新鲜饮水。在热应激时期,由于气温偏高,所以奶牛的水分消耗量较大,若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食欲,消化减缓,影响产奶量并使奶牛体内的粘膜干燥,降低奶牛抵抗疾病能力。长期饮水不足还会使奶牛机体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死亡。水不但在奶牛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而且还有助于调节体温。 1.2 延长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高温季节中午,舍内  相似文献   

14.
一、病因:主要是长期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草料.如豆秸.红薯秧等。饲料骤变或突然改变饲养方法.也是常见的原因。另外.瘤胃膨胀、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肝片吸虫病等,也可继发前胃弛缓。  相似文献   

15.
牦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养殖者过多的饲喂精料或采食过量谷物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类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了大量乳酸并蓄积而引起的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的牛全身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本文介绍了一起牦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发病原因,以免发生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种公羊是提高养羊农户及规模化羊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决定了其精液品质,也决定了母羊群的受胎率及出生羔羊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原则对于种公羊,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定时、定人、定量饲喂,精心管理,科学利用,定量、定时运动,确保种公羊身体及羊舍清洁卫生,严格定期检疫羊  相似文献   

17.
前胃迟缓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由于缺乏青绿饲料,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主要症状为消化机能障碍,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严重的可引起瓣胃阻塞等其他疾病。多发生于长期舍饲的牛。  相似文献   

18.
天山马鹿为反刍动物,在饲养过剩程中,如果长期饲喂干草以及粉状饲料,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质量低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或因饲养不正规等,都能引起瓣胃阻塞,特别是吃了混有泥砂的饲料,更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9.
陈诺 《农村新技术》2022,(10):35-36
<正>马是一种单胃草食动物,好运动且对环境敏感。在马的饲养管理中,饲养员应该特别关注马的体质和精神状况,保证其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并根据马不同阶段进行饲养管理。一、种公马的饲养管理种公马每生成1毫升马的精液需要30克蛋白质,所以对配种次数较多的公马应饲喂动物性蛋白饲料(如牛奶、鸡蛋等)和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其配种期以精料为主,精料饲喂量应占日粮的50%~60%,蛋白质在13%~14%。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动物营养委员会(NRC)对于500千克的配种公马建议的日粮标准是饲草49.38%、精料44.99%、添加剂5.63%,其中粗蛋白占日粮的16.7%。  相似文献   

20.
奶牛真胃变位是由于日粮精粗比例不当、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及产犊等原因导致奶牛真胃弛缓所引起。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牧场,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牧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