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进行了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 “黑宝石李”又名黑李,“玫瑰红李”又名美国玫瑰皇后李。两品种果大(单果重100~200克)、质优、挂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二李品种,占领我国水果市场,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栽培技术要点于下: 1.园地选择。两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海拔100~1900米范围内,均能良好地生长。因其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3.
皇后黑李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质鲜食李,果实品质优良。成熟果实紫黑色,肉质细嫩爽脆,市场销售良好。通过采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包装材料和采前不同处理等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皇后黑李的贮藏保鲜效果,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皇后黑李是福建省农科院卢开椿教授1993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福安市隆丰水果场1998年引种获得成功,2003年参评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荣获证书。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品质优、耐贮运、市场前景好等优势,2004年列入福建省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本文对皇后黑李自花不育等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提出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皇后黑李是福建省农科院1993年11月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新品种,1998年在福安市隆丰水果场引种获得成功。其果实品质优良,耐贮运,货架期长,市场前景好。本文介绍了皇后黑李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结果及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黑琥珀李原产美国,由黑宝石×玫瑰皇后杂交选育而成,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试栽获得成功。近年来,黑琥珀李在古田县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许多果农不了解黑琥珀李的特性,栽培管理不当,造成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挫伤了果农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古田县黑琥珀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将黑琥珀李的特性和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名、优、稀果品需求量日益增加。黑琥珀李是黑宝石李与玫瑰皇后李的杂交后代,为早熟大果型李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1996年引入丽水。黑琥珀李平均单果重80-120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汁多味清甜,品质优,可食率达95%以上。该品种适应性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李桑白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李是对从国外引进的黑色李品种的总称,具体包括黑琥珀、安哥诺、安皇后、拉罗达、威克逊、玫瑰皇后、黑宝石等品种。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果业生产的发展,古田县黑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县黑李面积达6000多亩,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随着黑李进入盛果期,  相似文献   

9.
1闽东发展皇后黑李是理想的选择 1.1闽东发展李果的概况 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方李品种最适宜栽培的地区之一。尤其区内的福安市是我省芙蓉李之乡,种植规模曾发展到10万多亩,由于关蓉李成熟期集中在8月上中旬,保鲜加工没跟上,造成李果滞销、难销,价格低下,严重影响李果业的发展,生产上急需寻求不同成熟期的优质鲜食李品种进行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0.
免疫诱导剂处理的黑李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李品种黑宝石李为试材,用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处理黑李叶片,测定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灵1号处理后黑李叶片明显变大,叶面积增加,叶片变厚,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叶片横切面显示,诱导剂处理后叶片内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明显增厚。说明诱导剂处理后黑李叶片内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增厚可能是致叶片变厚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5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75个(上调1.5倍且P<0.05),下调蛋白82个(下调1.5倍且P<0.05)。GO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发现差异上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叶绿体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而差异下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被膜和光系统Ⅰ,共同参与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可能通过调节黑李叶片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表达,促进叶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澳得罗达李系美国选育品种,1996年引入贵阳地区试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及抗逆性,且早结、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在自然条件下,该品种全年新梢仅抽生2次,即春梢和夏梢,全生育期230 d左右,果实生育期108 d左右.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一套适宜在贵阳地区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理,在栽植第2年即挂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单产为27 150 kg/km2,市场前景好,适合在伊犁河谷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杏李园生态系统天敌亚群落中,草蛉类的数量占优势,同时在绣线菊蚜大发生的5~7月,草蛉类、蜘蛛类种群密度较高,瓢虫类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类,是绣线菊蚜的优势天敌种类,这三类共同控制了绣线菊蚜的数量.天敌与绣线菊蚜的同域效应高,对绣线菊蚜有较强的追随作用,抑制着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增长.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是美国杏李园内的瓢虫类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4.
以皇后黑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包装材料和采前喷洒药剂对皇后黑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及其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包装处理及采前喷洒赤霉素或志信钙硼钙均有助于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其中4℃贮藏可有效延缓果实硬度、TSS含量的下降,0℃可更有效延缓果实腐烂率及褐变的发生。在包装材料上,硅窗袋装果+乙烯吸收剂的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包装材料,且采前喷洒赤霉素2次或志信钙硼钙2次可以降低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  相似文献   

15.
以三华李品系中的白脆鸡麻李1为供试材料,利用分步优化法对影响SRAP-PCR反应的5个因子进行优化,确立了三华李的SRAP-PCR反应体系:模板DNA 15 ng,Mg2+浓度3.0 mmol·L-1,引物浓度0.25 μmol·L-1,dNTPs 0.3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 U,10×Buffer 2.5 μL,反应总体积为25 μL,其余部分用ddH2O补充。利用优化的体系对18份李属种质资源进行扩增,经6%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显示:条带清晰可靠、多态性好,可用于三华李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虽然李栽培量不大,但分布很广。李树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栽 培,黑龙江省也是其适栽区。黑龙江省主要有四个种:中国李、乌苏里李、美洲李、加拿大李。李在 我省地产果面积及产量中居第二位,主要产地有牡丹江辖区、鸡西辖区、七台河辖区、佳木斯部分地 区、绥棱县、尚志市、呼兰县、宾县、明水县、巴彦县等。目前,黑龙江省李主栽品种有7个,早熟品种 2个:长李15、 牡红甜李;中熟品种3个:龙园蜜李、矮甜李、牡丰李;晚熟品种2个:龙园秋李、绥李 3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它的生活史,年世代,习性及发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根据果园饲育和田间调查的结果,它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2—3代,九月底十月初以幼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在第二年春天当李花落花时羽化,成虫期平均长四周,因此使以后世代重叠。各代幼虫皆有入土化蛹的习性。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Photosynthesis is the base of fruit tree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decisive factorof their productivity. Meanwhile,it is a physiological process quit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condition changes. Studies on photosynthesis in plum are still very few at present (Shu,l995). Some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tree in plum variety have been studied(Yang, 1998 and 2000). But mature plum trees has not been researched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Shu, l995 ).The aim of thi…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李7个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初步得出:不同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其中以芙蓉李的花粉生活力最强,其它依次为桐子李、春华李、美人李、李、朱砂李、太平果李;不同蔗糖浓度对花粉发芽力有影响,以15%的发芽力为最强.鉴于李花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败育,自花结实率较低的现象,还做了不同品种间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李多数品种宜配植授粉品种,李的授粉树用芙蓉李、桐子李、美人李均可,其中以芙蓉李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