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荷斯坦牛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技术,对新疆荷斯坦牛染色体核型研究表明,新疆荷斯坦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公牛核型为2n=60xy,母牛为2n=60xx,其中29对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性染色体为较大中着丝粒染色体,Y性染色体为较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还发现了非整倍体变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标本,对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其中2×28+1条常染色体中,t即2+28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7+1+1条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中,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一条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核型为:59,-2,-28,+t(2∶28),XY。  相似文献   

3.
采用RPMI l640全培养基对梭鲈(Sander luciopercaLinnaeus)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空气干燥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梭鲈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2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对和随体。梭鲈核型公式为2n=48,2m+10sm+12st+2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6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方法】采用骨髓法制备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标本片,染色后对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分析。【结果】卢氏绿壳蛋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78,该鸡种的核型中有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且微小染色体基本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公鸡染色体核型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同配型性染色体ZZ组成,母鸡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配型性染色体ZW组成。1、2号和Z、W均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4号和7号均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6、8、9、10号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前10对大染色体(包括Z、W染色体)的G带共可分为32个区,118条带。【结论】卢氏绿壳蛋鸡的染色体数目为:2n=78,公鸡核型78,ZZ;母鸡核型78,ZW。卢氏绿壳蛋鸡与其他品种鸡的G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与G-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和G-带。【方法】分离培养河南大尾寒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和G-带标本,分析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河南大尾寒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27对染色体中包括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3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结论】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气干燥和胰酶消化法,对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棘衣棘头虫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其中X染色体和1号、3号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5m+2sm+1t;性别决定模式为XX-XY;每对染色体都有特定的G-带带型.  相似文献   

7.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原肠胚时期受精卵为材料,采用低渗法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对脊尾白虾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对50尾脊尾白虾雌虾受精卵中100个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染色体数目为90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81%,由此确定脊尾白虾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90,即2n=90;通过对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臂长进行测量与分析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共计56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共计8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共计1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共计14条,核型组成公式为2n=56m+8sm+ 12st+ 14t,没有发现异性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海门白山羊染色体核型研究及C-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选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其与根尖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获得终变期分裂相的最佳制片方法。结果表明:二者核型公式均为K(2n)=2x=22=6m+2sm+8st+6t,其中第5、7、9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3、8、11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4、10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2M1+6M2+1L,染色体核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金定鸭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金定鸭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为78,染色体基本臂数为84(♂)或83(♀),1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号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Z染色体具有明显的短臂,属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常染色体和W性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Z为4号,W为7~8号。②金定鸭的G带带型,前10对大染色体可分为131条带。  相似文献   

11.
对秦川牛、岭南牛、西镇牛的染色体进行了 G带研究 ,结果表明 ,这 3个黄牛品种除 Y染色体以外的所有染色体对 ,其 G带带型基本一致。每对染色体都有其独有的带纹特征 ,可用于识别牛的每条染色体。Y染色体有中部 (或亚中部 )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根据 3个黄牛品种 G带带型的共同特点 ,对其染色体带型进行了描述、分区和命名 ,并绘制了牛 86个区 354条带的 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12.
从染色体的核型、数目和结构的多态性及带型等方面综述了中国黄牛染色体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热应激对内蒙古草原不同品种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的不同品种放牧肉牛进行了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蒙古牛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P0.05),而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蒙古牛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P0.05);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高于蒙古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试验牛之间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热应激状态下,蒙古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较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双拷贝抑制素pcISI基因疫苗纯度和剂量对肉牛黄体发育的影响,将150头同期发情的南阳黄牛随机分为8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用pcISI按2种纯度、4种剂量(0.75、1.50、2.25、3.00 mg/头)进行免疫处理,2个对照组分别用空质粒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初次免疫21 d后进行加强免疫。结果表明:无论用高纯度还是低纯度疫苗免疫,2.25 mg/头剂量处理对黄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且抗体水平与黄体发育密切相关,2.25 mg/头抑制素融合表达质粒组的黄体显著大于0.75 mg/头组(P<0.05),抗体阳性牛两侧黄体显著比抗体阴性牛的大(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冬季放牧蒙古母牛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采集同一地区冬季(11、12月和次年1月)放牧蒙古母牛(各20头)直肠粪便样品,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及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60份样品平均每样品测得90 075条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3 97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84.60%的OTU注释到门水平;29.56%的OTU注释到属水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冬季放牧蒙古牛肠道中优势物种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食物短缺,蒙古牛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增多;聚类分析发现,11月和12月蒙古牛肠道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与次年1月相比有明显差异;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免疫系统、环境适应性及细胞运动性相关通路丰度降低,氨基酸代谢通路丰度增加。综上,蒙古牛肠道菌群在适应食物短缺的冬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黑黄一、二代,西黄一、二代及本地黄牛5个小组,每组5头,共50头进行去势肥育及屠宰试验。结果:日增重以试验组西黄二代最高,达748.5 g,其排列为西黄二代>西黄一代>黑黄二代>黑黄一代>当地黄牛。西黄二代、西黄一代比黑黄二代、黑黄一代和本地黄牛饲料报酬高。在对照组(群众一般饲养水平下),西黄一代、黑黄一代明显优于西黄二代、黑黄二代和本地黄牛。在肥育及屠宰试验中,试验组杂种牛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本地黄牛,肉成分中干物质、蛋白质、灰分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17.
提取鲁西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用基因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扫描分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A124在鲁西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56头无亲缘关系的鲁西牛公牛在4个Y-STR微卫星位点均有遗传多态性;UMN0929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UMN0108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UMN0920和INRA124均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A124位点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5,0.41,0.17,0.17;0.14,0.28,0.28,0.14,0.16;0.38,0.62和0.73,0.27;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71,0.78,0.47,0.39。共发现了58种单倍型(Haplotype),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94。表明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124 4个微卫星位点在鲁西牛群体中有遗传多态性,在鲁西牛的起源、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的遗传变异。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这2个品种17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从Genbank下载了31头日本和牛、9头渤海黑牛、2头欧洲普通牛、2头瘤牛以及21个其他中外黄牛品种mtDNA D-loop区全序列,用lasergene和Mega 4.0.1软件对所得的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57个个体的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渤海黑牛、日本和牛、欧洲普通牛和瘤牛的mt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以水牛为外群,对23个中外黄牛品种的聚类分析显示它们聚为2类:欧洲型原牛和瘤牛型原牛。渤海黑牛含有这2类的遗传背景,受到过瘤牛血缘渐渗的影响。而日本和牛则来源于欧洲原牛。结论: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mtDNA D-loop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近;渤海黑牛含有普通牛和瘤牛的血统、受到过瘤牛血缘渐渗的影响;日本和牛属普通牛类型,欧洲原牛、朝鲜牛和我国北方的部分牛种对于日本和牛的形成可能都起到丰富种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柴达木黄牛的父系遗传结构组成、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父系遗传背景,通过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以8头大别山牛(瘤牛)公牛为试验对照,对106头柴达木黄牛公牛Y染色体ZFY-10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ZFY-10标记上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准确地检测普通牛Y1和Y2单倍型组及瘤牛Y3单倍型组;2)柴达木黄牛在ZFY-10标记上存在GT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依据该标记多态位点确定单倍型组,表明柴达木黄牛包含Y1和Y2两种普通牛单倍型组,所占频率分别为0.217和0.783。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Y2单倍型组的频率依次为1.000、0.933、0.907、0.650和0.522,而Y1单倍型组频率依次为0、0.067、0.093、0.350和0.478,表明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具有较高的Y1单倍型组比例;3)柴达木黄牛总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343 0±0.045 6。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0.133 3、0.172 8、0.478 9和0.521 7,表明都兰和茫崖2个群体相比其他3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父系遗传多样性。综上所述,Y染色体ZFY-10标记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确定和推断黄牛的父系支系组成和起源;柴达木黄牛含有Y1和Y2两个普通牛父系支系,具有2个普通牛父系起源,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品种内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遗传变异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20.
延边牛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头延边牛个体与GenBank中4头朝鲜牛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头黄牛个体mtDNAD-loop序列由8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100%,表明2个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在4头延边牛D-loop区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7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87%;在4头朝鲜牛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0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10%;延边牛和朝鲜牛mtDNAD-loop全序列突变类型均为转换、颠换和插入/缺失,其中以转换为主;序列分析显示朝鲜牛与延边牛的同源性很高,达98.90%~99.67%,表明朝鲜牛和延边牛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