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预报过程模拟成一个模糊控制系统,预报因子作为系统的输入。预报对象作为系统的输出。根据射阳县1980~1987年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资料,建立了模糊控制预报模型。经1980~1987年回报和1988~1991年预报,结果令人满意。且该模型能超前一个月作出趋势预报,故完全可以应用于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2.
棉花铃病发生关键因子及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生态棉区定点系统调查和定株观察表明,棉花铃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是8月份降雨量,当月雨量180mm以上,其中连续5天日平均雨量达到或超过10mm,铃病发生严重、并出现明显的烂铃高峰,其病铃一般占总烂铃60%以上。综合南北棉区4个试验点的1980~1993年历年棉铃发病率与当年7、8、9三个月降雨量、雨日、温湿度等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烂铃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模型,即Y=0.08971x+5.2797(x为8月份雨量),应用这一模型,根据当年8月份的天气预报及结合本地棉花长势,可以预报当年棉花铃病发生轻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棉花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2~1992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年度平均皮棉产量及其组分和纤维品质指标为资料,建立GM(1.1)动态模型,对棉花新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可达1479.36kg/hm2,产量组分中单株铃数、衣分呈上升趋势,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分别可达23.058个、42.051%和4.59g。在纤维品质指标中,主体长度和细度均呈上升趋势,单强、断裂长度和成熟系数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分别可达32.282mm、5778m/g、3.539g、21.326km和1.47g。、-0.312和0.558。2.2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分析纤维品质指标主体长度、单强、细度、断裂长度以及成熟系数的GM(1.1)模型及精度(表4)。由表4所得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经检验,模型精度除断裂长度为三级外,其它均达一、二级标准,预测值可靠。利用表4模型预测1995、2000年纤维品质指标,并以1991年为基数计算到2000年安徽省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平均年递增、递减百分率(表5)。表5结果表明,90年代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是:主体长度和细度升高,预计到20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1)病害烂铃在棉株上的水平、垂直和外扩三方向上的分布模型均呈y=axb(b<0),以棉株基部1~3台果枝和2.6个圆锥体围层上的烂铃为主,分别占烂铃总数的89.22%和97.84%。(2)棉铃虫蛀害烂铃在棉株上的水平方向分布模型:3~10台呆枝上呈y=ax2+bx+c(a<0),另2~3果节上虫蛀烂铃最多;11~18台果枝上为y=axb(b<0),第1~2果节上虫蛀烂铃最多。垂直方向分布模型为y=ax2+bx+c(a<0),第11台果枝上虫蛀烂铃最多;虫蛀烂铃以11~15台果枝上的另1~2天节上分布为核心,占虫蛀烂铃总数的54.76%。(3)上述结果对指导棉花烂铃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比较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棉花生产出现较大波动,这种非线性变化给预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本预测对以往灰色系统GM(1,1)模型进行了二点改进:(1)利用高斯主元素消去法解算未知参数,在计算方法上是一大改进,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和计算精度;(2)加入了迭代计算。通过建立误差方程式,给定收敛条件和趋近次数,使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预测2000年棉花面积将达到628万公顷,总产576.56万吨,标准误差分别为74.38公顷和±89.44万吨。考虑到90年代以来棉铃虫的危害,预测值加上标准差下限,就是未来较低水平下的棉花生产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如:C、K、C_A、I、I_δ、)测定,以及Iwao’线性回归、Taylor’sS ̄2一回归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烂铃空间格而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型,且聚集强度随烂铃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其大小约为2~5株棉花,平均约含2.84个烂铃个体,且个体群内的个体呈随机分布,经μ检验和方差分析,双对角线5点式、棋盘式和平行跳跃式等3种取样方法均适用于棉花烂铃田间调查,尤以双对角线5点式为佳,用双对角线5点式应样法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一般病情普查至少10个样方(每样方系5株棉花),系统测报和科研调查为20~30个样方。最后给出了棉花烂铃平均密度的零频率简易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早蕾数及喷缩节安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5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并与实际相吻合,5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是由病菌侵染危害引起的。夏秋多雨,棉田湿度大,通风透光较差时,适宜病菌侵染危害,病害发生重,烂铃便发生重。烂铃发生期为8月中旬~10月初,8月下旬~9月份是烂铃高峰期。烂铃发生的棉株部位,是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主要发生在下部1~5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  相似文献   

9.
棉花烂铃的气象条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烂铃所形成的僵黄花数量,与吐絮期间的气象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据1960~1987年统计:僵黄花率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极显著(r=0.5021),与雨日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标准(r=0.4460*),与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为显著的负相关(r=-0.4106*)。复相关系数Ry·12的F值(F=4.1145)达0.05显著标准,复相关系数Ry·123的F值(F=2.673)达0.10显著标准。在防治烂铃对策中,以人工去早蕾的产量最高(1259.1kg/hm2),僵黄花率最低(10.65%)。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棉花铃病的主要种类为疫病(Phytophthora boehmriae)、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和红粉病(Cephalothecium roceum),其中以棉铃疫病为优势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中地膜田铃病重于露地。Bayes决策分析结果,次生病烂铃群体中67.4~89.1%的病铃来源于初生病铃,尤其是疫病铃。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烂铃在棉株不同果枝上的垂直分布,地膜田可划分为第1~4和第5~7果枝两个层次;露地田可分为第1~2和第3~6果枝两个层次。该项研究明确了初生病菌与次生病菌侵染之间的数量关系及防治上的主要对象和靶区,为铃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麦籽粒休眠Vp1-B1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p1基因是控制籽粒休眠性的重要基因之一,检测该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可以进一步理解籽粒休眠以及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控制机理.本文根据GenBank中小麦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以及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结果表明,本研究除了发现已报道的3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Vp1-B1a、Vp1-B1b和Vp1-B1c,另外检测到一种新的变异类型,暂命名为Vp1-B1x.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以及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B1x与Vp1-B1c基因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4个SNP,但是该等位类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分布较少,其与籽粒休眠水平及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相似文献   

13.
Cry1Ab/1Ac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了密码子的优化Bt杀虫蛋白基因Cry1Ab/1Ac,并以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为标记基因,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pBAC174,并用基因枪法将表达载体pBAC174导入受体材料幼胚愈伤组织。对轰击后的愈伤组织进行筛选、分化和植株再生,获得40个草甘膦抗性的玉米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Cry1Ab/1Ac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叶片蛋白粗提物用BT-Cry1Ab/1Ac金标免疫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Bt基因在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获得了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Cry1Ab/1Ac基因进行玉米抗虫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MCP对丰水梨果实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剂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丰水梨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常温贮藏还是冷库低温贮藏,在贮前进行1-MCP处理,都可以显著抑制丰水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的下降,防止果实腐烂;冷藏条件下还可显著抑制丰水梨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使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好于同期对照,延长果实的货架寿命,提高贮藏质量。不同剂量1-MCP处理对丰水梨果实的保鲜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S.V. Rabinovich 《Euphytica》1998,100(1-3):323-340
Investigations of the world wheat genepool conducted by Ukraine's National Centre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produced information on the geographic origins and genetic background of numerous wheat lines possessing the 1BL/1RS wheat-rye translocation, 1B(R) substitution and 1AL/1RS translocation. Wheat-rye translocations can determine high productivity, adaptive possibilities, and disease and insect resistance in wheat. Data on 330 cultivars and lines carrying wheat-rye translocations and/or substitutions were analyse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whea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continent and country of origin and year of release. This clarified how translocation sources of different genetic and geographic origins have been used in breeding programm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1(C-repeat-binding-factor)基因对我国优良豆科牧草--苜蓿的抗寒性的改良作用,试验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利用PCR方法分离了CBFI基因及其启动子,分别构建了CaMV 35S启动子和来源于拟南芥的CBFI启动子驱动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利用CBF1基因改良苜蓿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MCP对蟠桃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蟠桃(Prunus perisica L.)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营养成分、呼吸强度、果胶酶(Pectase)、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果实酸度的降低,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没有影响;降低呼吸强度,抑制呼吸跃变的发生;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处理前期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贮藏后期使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0.25μl/L1-MCP处理使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Pti基因不但在植物的抗病信号传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玉米中一个类Pti1基因——ZmPti1还参与了植物抗盐的信号传递。为了研究ZmPti1 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情况,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了以35S 为启动子表达ZmPti1-GFP 融合蛋白和GFP游离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pGreen0029-35S∷ZmPti1-GFP 和pGreen0029-35S∷GFP, 通过花浸蘸法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量表达。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ZmPti1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ZmPti1是一个可溶性蛋白,定位在细胞质内。  相似文献   

19.
1-MCP在库尔勒香梨贮藏过程中应用及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MCP(1-methylcyclopropene)不同浓度在常温和冷藏温度条件下对库尔勒香梨处理后分别对果实冷藏期间硬度、果胶甲酯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呼吸速率的影响,表明了1-MCP可以有效延缓香梨采后贮藏期间硬度、果胶甲酯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的速度,并有效抑制呼吸速率,为1-MCP在香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MCP和外源乙烯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MCP与乙烯利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和成熟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乙烯利处理后立即用1-MCP处理、乙烯利处理24 h后再用1-MCP处理,均能明显加速果实的软化进程和色泽变化.降低果品品质,缩短贮藏时间;而单独用1-MCP处理则能显著抑制果实的转黄和发病.保持果实中的TA和VC含量,显著延长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